运行阶段及面向对象技巧

本文探讨了面向对象编程的设计思想与实现原则,强调了抽象和封装的重要性,指出继承并非核心。在C++中,应谨慎使用继承和虚函数,推荐利用C++11的新特性如`final`关键字、委托构造、成员变量初始化和类型别名来优化代码。总结中提醒读者要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面向对象设计。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运行阶段跟前面的编码、预处理和编译阶段不同,它是动态的、实时的,内外部环境非常复杂,CPU、内存、磁盘、信号、网络套接字……各种资源交织在一起,可谓千变万化。解决这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编程技术了,更多的是要依靠各种调试、分析、日志工具,比如 GDB、Valgrind、Systemtap 等。

设计思想

首先要说的是,虽然很多语言都内建语法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但它本质上是一种设计思想、方法,与语言细节无关,要点是抽象(Abstraction)和封装(Encapsulation)。

即使是像 C 这样“纯”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也能够应用面向对象的思想,以 struct 实现抽象和封装,得到良好的程序结构。

“继承”的本意是重用代码,表述类型的从属关系(Is-A),但它却不能与现实完全对应,所以用起来就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

比如那个著名的长方形的例子。Rectangle 表示长方形,Square 继承Rectangle,表示正方形。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个关系在数学中是正确的,但表示为代码却不太正确。长方形可以用成员函数单独变更长宽,但正方形却不行,长和宽必须同时变更。还有那个同样著名的鸟类的例子。

基类 Bird 有个 Fly 方法,所有的鸟类都应该继承它。但企鹅、鸵鸟这样的鸟类却不会飞,实现它们就必须改写 Fly 方法。各种编程语言为此都加上了一些“补丁”,像 C++ 就有“多态”“虚函数”“重载”,虽然解决了“继承”的问题,但也使代码复杂化了,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面向对象”的本意。

实现原则

面向对象编程”的关键点是“抽象”和“封装”,而“继承”“多态”并不是核心,只能算是附加品。在设计类的时候尽量少用继承和虚函数。

特别的,如果完全没有继承关系,就可以让对象不必承受“父辈的重担”(父类成员、虚表等额外开销),轻装前行,更小更快。没有隐含的重用代码也会降低耦合度,让类更独立,更容易理解。

还有,把“继承”切割出去之后,可以避免去记忆、实施那一大堆难懂的相关规则,比如 public/protected/private 继承方式的区别、多重继承、纯虚接口类、虚析构函数,还可以绕过动态转型、对象切片、函数重载等很多危险的陷阱,减少冗余代码,提高代码的健壮性。

如果非要用继承不可,那么我觉得一定要控制继承的层次,用 UML 画个类体系的示意图来辅助检查。如果继承深度超过三层,就说明有点“过度设计”了,需要考虑用组合关系替代继承关系,或者改用模板和泛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设计类接口的时候,让类尽量简单、“短小精悍”,只负责单一的功能。

编码准则

C++11 新增了一个特殊的标识符“final”(注意,它不是关键字),把它用于类定义,就可以显式地禁用继承,防止其他人有意或者无意地产生派生类。

class DemoClass final    // 禁止任何人继承我
{ ... };

在必须使用继承的场合,建议你只使用 public 继承,避免使用 virtual、protected,因为它们会让父类与子类的关系变得难以捉摸,带来很多麻烦。当到达继承体系底层时,也要及时使用“final”,终止继承关系。

class Interface        // 接口类定义,没有final,可以被继承
{ ... };           

class Implement final : // 实现类,final禁止再被继承
      public Interface    // 只用public继承
{ ... };

C++ 里类的四大函数,分别是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拷贝赋值函数。C++11 因为引入了右值(Rvalue)和转移(Move),又多出了两大函数:转移构造函数和转移赋值函数。所以,在现代 C++ 里,一个类总是会有六大基本函数:三个构造、两个赋值、一个析构。

好在 C++ 编译器会自动为我们生成这些函数的默认实现,省去我们重复编写的时间和精力。建议,对于比较重要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应该用“= default”的形式,明确地告诉编译器(和代码阅读者):“应该实现这个函数,但我不想自己写。”这样编译器就得到了明确的指示,可以做更好的优化。

class DemoClass final 
{
public:
    DemoClass() = default;  // 明确告诉编译器,使用默认实现
   ~DemoClass() = default;  // 明确告诉编译器,使用默认实现
};

这种“= default”是 C++11 新增的专门用于六大基本函数的用法,相似的,还有一种“= delete”的形式。它表示明确地禁用某个函数形式,而且不限于构造 / 析构,可以用于任何函数(成员函数、自由函数)。

比如说,如果你想要禁止对象拷贝,就可以用这种语法显式地把拷贝构造和拷贝赋值“delete”掉,让外界无法调用。

class DemoClass final 
{
public:
    DemoClass(const DemoClass&) = delete;              // 禁止拷贝构造
    DemoClass& operator=(const DemoClass&) = delete;  // 禁止拷贝赋值
};

因为 C++ 有隐式构造和隐式转型的规则,如果类里有单参数的构造函数,或者是转型操作符函数,为了防止意外的类型转换,保证安全,就要使用“explicit”将这些函数标记为“显式”。

class DemoClass final 
{
public:
    explicit DemoClass(const string_type& str)  // 显式单参构造函数
    { ... }

    explicit operator bool()                  // 显式转型为bool
    { ... }
};

常用技巧

C++11 里还有很多能够让类更优雅的新特性。

第一个是“委托构造”(delegating constructor)

如果你的类有多个不同形式的构造函数,为了初始化成员肯定会有大量的重复代码。为了避免重复,常见的做法是把公共的部分提取出来,放到一个 init() 函数里,然后构造函数再去调用。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效率和可读性较差,毕竟 init() 不是真正的构造函数。

在 C++11 里,你就可以使用“委托构造”的新特性,一个构造函数直接调用另一个构造函数,把构造工作“委托”出去,既简单又高效。

class DemoDelegating final
{
private:
    int a;                              // 成员变量
public:
    DemoDelegating(int x) : a(x)        // 基本的构造函数
    {}  

    DemoDelegating() :                 // 无参数的构造函数
        DemoDelegating(0)               // 给出默认值,委托给第一个构造函数
    {}  

    DemoDelegating(const string& s) : // 字符串参数构造函数
        DemoDelegating(stoi(s))        // 转换成整数,再委托给第一个构造函数
    {}  
};

第二个是“成员变量初始化”(In-class member initializer)

如果你的类有很多成员变量,那么在写构造函数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必须写出一长串的名字来逐个初始化,不仅不美观,更危险的是,容易“手抖”,遗漏成员,造成未初始化的隐患。而在 C++11 里,你可以在类里声明变量的同时给它赋值,实现初始化,这样不但简单清晰,也消除了隐患。

class DemoInit final                  // 有很多成员变量的类
{
private:
    int                 a = 0;        // 整数成员,赋值初始化
    string              s = "hello";  // 字符串成员,赋值初始化
    vector<int>         v{1, 2, 3};   // 容器成员,使用花括号的初始化列表
public:
    DemoInit() = default;             // 默认构造函数
   ~DemoInit() = default;             // 默认析构函数
public:
    DemoInit(int x) : a(x) {}         // 可以单独初始化成员,其他用默认值
};

第三个是“类型别名”(Type Alias)

C++11 扩展了关键字 using 的用法,增加了 typedef 的能力,可以定义类型别名。它的格式与 typedef 正好相反,别名在左边,原名在右边,是标准的赋值形式,所以易写易读。

using uint_t = unsigned int;        // using别名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_t;      // 等价的typedef

在写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很多外部类型,比如标准库里的 string、vector,还有其他的第三方库和自定义类型。这些名字通常都很长(特别是带上名字空间、模板参数),书写起来很不方便,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类里面用 using 给它们起别名,不仅简化了名字,同时还能增强可读性。

class DemoClass final
{
public:
    using this_type         = DemoClass;          // 给自己也起个别名
    using kafka_conf_type   = KafkaConfig;        // 外部类起别名

public:
    using string_type   = std::string;            // 字符串类型别名
    using uint32_type   = uint32_t;              // 整数类型别名

    using set_type      = std::set<int>;          // 集合类型别名
    using vector_type   = std::vector<std::string>;// 容器类型别名

private:
    string_type     m_name  = "tom";              // 使用类型别名声明变量
    uint32_type     m_age   = 23;                  // 使用类型别名声明变量
    set_type        m_books;                      // 使用类型别名声明变量

private:
    kafka_conf_type m_conf;                       // 使用类型别名声明变量
};

类型别名不仅能够让代码规范整齐,而且因为引入了这个“语法层面的宏定义”,将来在维护时还可以随意改换成其他的类型。比如,把字符串改成 string_view(C++17 里的字符串只读视图),把集合类型改成 unordered_set,只要变动别名定义就行了,原代码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总结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设计思想,要点是“抽象”和“封装”,“继承”“多态”是衍生出的特性,不完全符合现实世界。

在 C++ 里应当少用继承和虚函数,降低对象的成本,绕过那些难懂易错的陷阱。

使用特殊标识符“final”可以禁止类被继承,简化类的层次关系。

类有六大基本函数,对于重要的构造 / 析构函数,可以使用“= default”来显式要求编译器使用默认实现。

“委托构造”和“成员变量初始化”特性可以让创建对象的工作更加轻松。

使用 using 或 typedef 可以为类型起别名,既能够简化代码,还能够适应将来的变化。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讲的也只能算是我自己的经验、体会。到底要怎么用,你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完全照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