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潜力】深入浅出:如何构建高性能,高并发,高可用的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件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应对和管理复杂性的历史。软件复杂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前者主要涉及业务建模和抽象设计,后者则侧重于实现高性能、高并发和高可用(通常简称“三高”)的系统。

对于面向消费者的C端业务而言,技术复杂性往往是主要的关注点,因为这类系统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确保快速响应和高吞吐量。而对于面向企业或管理者的B端或M端业务,则更多的是业务逻辑的复杂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技术复杂性则退居其次,但仍需保证一定的技术标准以支持业务运作。

本文将从后端研发的角度出发,基于博主多年在B端和C端系统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构建三高系统的方法论和实践技巧,并希望通过分享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共同进步。

请添加图片描述

高性能

理解三高系统(高性能、高并发、高可用)的核心在于高性能,因为高性能能够带来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高的吞吐量,从而更好地应对高并发流量。此外,高性能还可以降低系统的响应时间,减少超时等影响系统可用性的情况发生。因此,三高系统的建设可以从优化系统性能入手。

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

为了有效地优化系统性能,首先需要识别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通常来说,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计算(Computation)

  • 系统内部的计算逻辑过于复杂,可能导致处理时间延长。
  • 不合理的内存管理,如频繁的Full GC(垃圾回收)操作,会占用大量CPU资源。

通信(Communication)

  • 对外部系统的依赖如果响应时间较长,会影响到整体系统的性能。
  • 网络延迟也可能成为瓶颈,特别是在分布式系统中。

存储(Storage)

  • 大库大表的存在会增加查询时间,尤其是在没有合适索引的情况下。
  • 慢SQL查询会阻塞数据库连接,降低吞吐量。
  • Elasticsearch(ES)集群中的数据节点、索引和分片设置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针对读写维度的性能优化

针对上述因素,我们可以从读写两个维度来优化系统的性能:

读优化

  • 缓存使用:通过引入缓存机制,可以显著减少对数据库的直接访问频率,从而提高读取性能。例如,对于读多写少的系统,可以在更新数据库之后删除相应的缓存项,下次读取时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 数据库查询优化:合理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减少不必要的JOIN操作。
  • 数据分片:通过数据分片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既可以提高读取速度,又能避免单点故障。

写优化

  • 异步处理:对于写多读少的系统,可以采用异步更新数据库的方式,即先更新缓存中的数据,然后再通过异步任务更新数据库,这样可以减轻写入压力。
  • 批量操作:对于大量数据的写入操作,尽量使用批量插入或更新,而不是逐条处理。
  • 事务管理:优化事务处理逻辑,减少不必要的锁定时间和范围。

实践案例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

  • 计算层面:简化业务逻辑,避免不必要的复杂计算;优化内存使用,减少GC操作。
  • 通信层面:优化上下游系统的交互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远程调用;使用高效的序列化方式,如protobuf。
  • 存储层面:合理设计数据库表结构,使用合适的索引;对于ES集群,合理设置分片数量和大小,避免过多分片导致的性能下降。

这样我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系统的性能表现,从而更好地支持高并发和高可用的需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高并发

高并发系统通常指的是能够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系统。高并发场景下的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请求,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实现高并发系统的方法可以从单机性能优化和集群扩展两个方面着手。在单机性能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集群的扩展来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具体可以通过水平扩展、纵向扩展和垂直扩展三种方式来实现。

单机性能优化

单机性能优化是指在不增加硬件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软件栈和系统配置来提高单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高性能系统的构建往往从单机优化开始,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开销、优化通信机制和存储方式来提高处理速度,进而提升单机的并发处理能力。

集群扩展

当单机的性能达到极限后,就需要通过集群扩展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集群扩展主要包括水平扩展、纵向扩展和垂直扩展三种方式。

水平扩展

水平扩展指的是通过增加更多的机器来分担负载,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这种方式适用于无状态的服务,即服务不保存用户会话或其他长期状态信息。通过水平扩展,可以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分散单个服务器的压力。

实践方法:

  • 负载均衡:使用负载均衡器(如Nginx、HAProxy)将请求分发到多个后端服务器。
  • 分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上,每个节点只处理一部分数据,从而提高查询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 集群部署:在多个地理位置上部署服务实例,以应对不同地区的流量高峰。

纵向扩展

纵向扩展指的是通过增加单台服务器的资源(如CPU、内存、磁盘)来提高其处理能力。这种方式适用于有状态的服务或需要更高计算能力的场景。

实践方法:

  • 微服务架构:将大型单体应用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专注于单一职责,并可独立部署和扩展。
  • 领域驱动设计(DDD):根据业务领域划分服务,实现业务逻辑的模块化和解耦。
  • 服务网格:使用服务网格技术(如Istio)来管理服务间的通信,提供服务发现、负载均衡、安全传输等功能。

垂直扩展

垂直扩展指的是通过改变系统架构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如分库分表、单元化建设等。这种方式侧重于存储层的优化,通过数据分片和分布式部署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实践方法:

  • 分库分表: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库和表中,减少单个数据库的压力。
  • 单元化建设:将系统的流量和数据分布到不同的地理区域,每个区域独立处理该区域内的请求,减少跨区域通信的延迟。
  • 数据隔离:根据业务类型或访问频率对数据进行隔离存储,提高访问效率。

单机性能优化是基础,集群扩展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系统能力的关键。不同的扩展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扩展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高可用

保证系统的可用性是系统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系统的可用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连续性。为了实现高可用性,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冗余机制,以确保系统即使在部分组件失效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以下是从应用层、存储层和部署层三个维度来探讨如何建设高可用系统的方法。

应用层

应用层的高可用性建设主要涉及通过多种技术和策略来增强系统的健壮性和恢复能力。

  • 限流:通过限制请求的速率来保护系统免受过载的影响。
  • 熔断降级:当依赖的下游服务出现问题时,通过熔断机制暂时停止调用,以避免连锁反应。
  • 超时设置:为服务调用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影响整体性能。
  • 重试机制:在网络不稳定或短暂故障时,通过重试机制提高服务的成功率。
  • 隔离技术:将不同功能或服务进行隔离,避免一个服务的问题影响到整个系统。
  • 兼容性:确保系统在升级或变更时能够兼容旧版本的数据或流量。
实践
  • 限流:可以使用开源工具如RateLimiter来实现限流功能。
  • 熔断降级:通过Hystrix等中间件实现自动熔断和降级。
  • 超时设置:根据服务的实际响应时间来设定合理的超时值。
  • 重试机制:配置合理的重试次数,并结合指数退避策略减少重试风暴。
  • 隔离技术:采用微服务架构中的CQRS模式进行读写分离。
  • 兼容性:在发布新版本前进行充分的兼容性测试。

存储层

存储层的高可用性建设主要依靠复制和分片技术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访问效率。

  • 复制:通过主从复制或多主复制来实现数据的冗余,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 分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减轻单个节点的压力。
  • 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数据,并制定快速恢复策略。
实践
  • 复制:MySQL的主从复制、Redis的哨兵模式、Elasticsearch的副本机制等。
  • 分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如hash)分配到不同的分片上,如Redis Cluster、MongoDB的sharding。
  • 备份与恢复:使用自动化工具定期备份数据,并确保能够快速恢复到任意时间点。

部署层

部署层的高可用性建设主要通过多机房、多地域部署来实现容灾。

  • 多机房部署:在同一城市内部署多个机房,实现同城双活或多活。
  • 多地域部署: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多个数据中心,实现异地多活。
  • 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设备或服务(如AWS ELB、Nginx)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
  • 冗余设计:在各个层级部署冗余资源,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整体服务。
实践
  • 多机房部署:使用DNS轮询或智能调度将请求分发到不同机房。
  • 多地域部署:在不同地区部署相同的服务实例,通过全局负载均衡实现跨地域调度。
  • 负载均衡:配置健康检查机制,确保故障节点及时被隔离。
  • 冗余设计:在数据库、缓存等关键组件上部署冗余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高可用性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应用层、存储层和部署层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考虑。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业务特点和技术栈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此外,持续监控和运维也是保证系统高可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并及时响应异常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这些经验和实践能够为大家在构建高性能、高并发和高可用系统时提供参考,并期待与大家的交流与探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