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缓存设计思路

        一个可用的二级缓存系统,它结合了本地缓存、Redis和MySQL。该缓存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减少主数据源(MySQL)的负载和加快频繁访问数据的数据检索来提高性能。

主要的结构是

本地缓存(内存中):

使用本地缓存(内存中)将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应用程序的JVM中。Java为此提供了各种库,例如Caffeine或Guava Cache。当数据已经存在于内存中时,本地缓存有助于快速检索数据,而无需外部调用Redis或MySQL。

Redis缓存(分布式缓存):

Redis将充当位于本地缓存和MySQL数据库之间的分布式缓存。它将有助于存储频繁访问但不存在于本地缓存中的数据。Redis是一个内存中的键值存储,具有出色的性能和持久性。为此,设置Redis服务器或使用托管服务(例如Redis Labs、AWS ElastiCache)。

MySQL数据库:

当数据在缓存中不可用时,MySQL将作为主要数据源和后备选项。很少访问或不太可能更改的数据可以存储在此处。

缓存同步策略:

为了使缓存数据与MySQL数据库保持一致,实现了一种处理缓存无效和更新的策略。

每当数据被更新或插入MySQL数据库时,本地缓存和Redis缓存中的相应数据都应该无效,以避免提供过时的数据。

对于读取量大的应用程序,可以考虑使用直写缓存方法。这意味着对数据库的任何更新或插入也会同时更新缓存。

缓存收回策略:

为本地缓存和Redis缓存执行适当的缓存驱逐策略,以有效管理内存消耗。

对于本地缓存,当缓存达到一定的大小限制时,可以使用基于大小的逐出策略(例如,LRU-最近使用最少)来删除使用最少的数据。

对于Redis,可以为密钥设置TTL(生存时间),使其在一定的非活动时间后自动过期并删除数据。

缓存查找流:

当从应用程序请求数据时,查找流程如下:

首先检查本地缓存。如果存在数据,请直接返回。

如果在本地缓存中找不到,请检查Redis。如果Redis中存在数据,则从中获取数据,更新本地缓存,并将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

如果在两个缓存中都找不到,请从MySQL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更新本地缓存和Redis,并将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

监控和度量:

设置监视和日志记录以跟踪缓存命中、未命中和整体系统性能。这将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瓶颈并微调缓存策略。

通过实现这个二级缓存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减少MySQL数据库的负载,并更快地从本地和Redis缓存中提供数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