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基础概念

分布式基础概念《P3》

1.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风格,就像是把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 开发为一套小服务, 每个小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 并使用轻量级机制通信, 通常是HTTP API. 这些服务围绕业务能力来构建, 并通过完全自动化部署机制来独立部署. 这些服务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书写, 以及不同数据存储技术, 并保持最低限度的集中式管理.

简而言之: 拒绝大型单体应用,基于业务边界进行服务微化拆分,各个服务独立部署运行!
(一个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其他服务的运行)

微服务

2.集群&分布式&节点

集群是个物理形态, 分布式是个工作方式.
只要是一堆机器, 就可以叫集群, 他们是不是一起协作干活, 这个谁也不知道.
分布式是指将不同的业务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集群指的是将几台服务器集中在一起,实现同一业务.

京东是一个分布式系统,
众多业务运行在不同的机器,所有业务构成一个大型的业务集群.每个小的业务,比如用户系统,访问压力大的时候一台服务器是不够的.我们就应该将用户系统部署到多个服务器,也就是每一个业务系统也可以做集群化.
分布式中的每一个节点, 都可以做集群. 而集群并不一定就是分布式的.
节点: 集群中的一个服务器.

3.远程调用

在分布式系统中, 各服务可能处于不同主机, 但是服务之间不可避免地需要互相调用, 我们称为远程调用.
SpringCloud中使用HTTP+JSON的方式完成远程调用.
远程调用

4.负载均衡

分布式系统中, A服务需要调用B服务,B服务在多台机器中都存在, A调用任意一个服务器均可完成功能.
为了使每一个服务器都不要太忙或者太闲, 我们可以负载均衡的调用每一个服务器, 提升网站的健壮性.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

  1. 轮询: 为第一个请求选择健康池中的第一个后端服务器,然后按顺序依次往后面选择, 直到最后一个, 然后再次循环.
  2. 最小连接: 优先选择连接数最少, 也就是压力最小的后端服务器, 在会话较长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3. 散列: 根据请求源的IP的散列(hash)来选择要转发的服务器, 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特定用户能连接到相同的服务器. 如果你的应用需要处理状态而要求用户能连接到和上次相同的服务器, 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负载均衡

5.服务注册/发现&注册中心

A服务调用B服务, A服务并不知道B服务当前有哪几台服务器是正常的, 哪几台已经下线.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注册中心. 如果某些服务下线, 我们其他人可以实时的感知到其他服务的状态, 从而避免调用不可用的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配置中心

每个服务最终都有大量的配置, 并且每个服务都可能部署在多台机器上, 我们经常需要变更配置, 我们可以让每个服务在配置中心获取自己的配置.

7.服务熔断&服务降级

1)服务熔断

设置服务的超时, 当被调用的服务经常失败达到某个阈值, 我们可以开启断路保护机制, 后来的需求不再调用这个服务. 本地直接返回默认的数据.

2)服务降级

在运维期间, 当系统处于高峰期, 系统资源紧张,我们可以让非核心业务降级运行。降级:某些服务不处理,或者简单处理【抛异常、返回NULL、调用Mock数据、调用Fallback处理逻辑】。

8、API网关

在微服务架构中,API Gateway作为作为整体架构重要组件,它抽象了微服务中都需要的公共功能,同时提供了客户端负载均衡,服务自动熔断,灰度发布,统一认证,限流流控,日志统计等丰富的功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API管理难题。
API网关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是一本著名的计算机科学教材,主要讲解了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第五版的内容较之前版本有所更新,更贴近当今的分布式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分布式系统是由多个独立计算机节点构成的系统,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与传统的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容错性和灵活性。本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介绍了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思想与方法。 第五版的内容涵盖了分布式计算基础分布式一致性、分布式对象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方面。其中,作者对一致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介绍了各种一致性模型和算法,如Paxos算法、Raft算法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分布式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故障恢复、安全和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 与之前版本相比,第五版在内容上更加全面且前沿。对于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实践练习,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通过阅读《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第五版,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掌握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践经验。它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也可以作为分布式系统领域的参考书籍。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深入学习的经典教材,读者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对分布式系统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 回答2: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是一本经典的分布式系统教材,第五版发行于2011年。本书作者是George Coulouris、Jean Dollimore和Tim Kindberg。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主要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原理、设计和实现等方面的知识。该书首先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如进程通信、一致性、容错和可靠性等,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接着,书中详细讲解了常见的分布式系统模型与技术,例如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对等体架构、消息传递和远程过程调用等。这些模型和技术都是分布式系统开发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在设计部分,书中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原则、模式和方法。作者结合了丰富的实例,从不同角度讲解了如何设计出高效可靠的分布式系统。此外,分布式系统的性能和安全问题也被充分讨论。 最后,书中还涵盖了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和云计算等,这些技术在当今的分布式系统中越来越重要。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第五版具有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特点,适合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分布式系统相关课程的教材。该书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并且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开发中应用这些知识。 ### 回答3: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是一本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教授George Coulouris等人合著的经典教材,目前最新版本是第五版。 该教材主要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和设计原理。分布式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系统,其运行在不同位置的计算机上,相互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 第五版的《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全面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架构、通信、一致性、容错、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了分布式计算模型、分布式对象和组件、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内容。 这本教材的设计目标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提供相关技术和概念的全面解释,同时提供实际案例和示例代码,帮助读者掌握实际应用和开发分布式系统所需的工具和技术。 在当前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分布式系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计算模型和架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学习和掌握分布式系统的概念与设计原理,对于系统架构师、软件工程师、研发人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第五版,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掌握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提升自己在分布式系统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 总之,《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第五版是一本重要且有价值的分布式系统教材,它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应用分布式系统的重要资料和指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KK的号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