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悟。
在科技圈,企业的市值波动向来备受关注。而就在近日,小米遭遇 “滑铁卢”,单日市值缩水 800 亿。
SU7 事故引爆舆论,股价闻声大跌。
3 月 29 日 22 时 44 分,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时,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据爆料,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后驾驶员接管车辆,但仍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
此消息一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小米回应 SU7 高速上碰撞爆燃 #话题更是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
受该事件影响,小米集团港股午后开盘后大幅走低,截至当日收盘,股价下跌 5.59%,市值较上一交易日缩水 800 亿元。
面对此次事故,小米官方在 4 月 1 日做出回应,称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赶赴事故现场配合调查,并提交了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但涉事车主表示,还未收到小米公司就事故调查进展的反馈,对小米公司发言人的回应也持怀疑态度。
此外,有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出事的 SU7 标准版未配备电芯倒置技术,可能在电池安全方面存在差距。
而电芯倒置技术能在极端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障乘员舱安全。这一爆料,无疑加剧了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担忧,对小米的品牌形象和股价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次市值缩水 800 亿,对小米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考验。从短期来看,小米需要尽快妥善处理 SU7 事故,给公众和投资者一个满意的交代,重塑品牌形象,挽回投资者信心。
从长期来看,小米需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持续发力。在汽车业务方面,要加大对智能驾驶和电池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您的一键三连,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谢谢阅读,我们再会
我手中的金箍棒,上能通天,下能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