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海底光缆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内部光纤,使之免受使用期间额外的应力和机械损伤,并在需要时(中继系统)为水下设备供电。
海底光缆所处环境恶劣,除了受到海水的压力外,还长期受到水流冲刷、礁石磨损、海底生物侵蚀等危害,而且极易受渔网、船锚钩挂及敷设、打捞维修过程等机械作用的损伤。考虑到海底光缆生产、安装和修复的困难及昂贵的成本,海底光缆应具有长寿命和高可靠性。
2. 设计要求
海底光缆须具有极强的光、电、力学及环境性能,在设计与制造上须满足以下要求:
-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敷设、打捞时的张力和布缆船上的布放装置引起的挤压力,能够确保海底光缆被安全布放到预定的深度;
- 能够经受安装深度的海底环境条件,包括静水压力、温度、磨损等,具有长期的耐腐蚀性能;
- 海缆受到机械应力作用时应该具有较低的应变,以确保光纤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 在水压作用下具有径向抗压能力及纵向防海水渗透能力,而且能够从水中打捞回收,保证敷设在海底的光缆具有可维修性;
- 原材料的选择应能保证海缆的长寿命。
以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为例,其可靠性要求较高,通常在25年的寿命期内水下设备维修次数不应超过3次,因而要求海底光缆不会因自身原因发生故障。
3. 参考文献
姬可理,魏巍,张文轩等. 海底光缆:设计、制造与测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