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知识问答】
问:实现准同期并列的基本要求和条件是什么?有哪几种实现方式?
答:(1)基本要求和原则。
1)并列操作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不应超过允许值(如1.2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投入系统后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2)同期并列必须满足下列四个条件: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必须相同;发电机和电网的电压接近相等;发电机和电网的频率接近相等;发电机电压和电网电压的相位接近相等。
(3)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使合闸后冲击电流最小能马上进入同步,对系统的扰动小,特作以下规定。
1)“相序”条件。该条件通常应在发电机同期并列前已经满足,当发电机新安装或大修后其电压或同期回路变动过后,必须先通过电压回路核相,核对、检查、确认与系统的相序一致,连接同期装置的电压相别、极性正确。所以发电机进行准同期操作主要是控制和监视后三个条件。
2)“频率”条件。应使待并发电机的频率(转速)近似等于系统频率,一般频率差不应超过士0.2%~0.5%额定频率(50Hz)。
3)电压条件。应使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的电压近似相等,一般电压差不应超过5%~10%额定电压。
4)相位条件。当上述频率、电压两个条件通过调节已符合要求时,准同期装置捕捉并列用断路器合闸瞬间时发电机与系统相位相同,考虑到断路器有一固有的合闸时间,应在断路器两侧电压相角重合前,提前一段时间给断路器发出合闸脉冲,以便使合闸瞬间断路器两侧电压的相角差恰好等于零。
5)其他。发电机准同期并列操作时,禁止操作其他同期回路。为避免同步表过热,同步表连续运行时间不宜过长。
由于准同期并列能通过调节待并发电机的频率、电压和相角使上述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所以合间后冲击电流很小,能很快拉人同步,对系统的扰动也最小。因此,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准同期并列应用最为广泛。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一般都采用准同期并列操作。
(4)准同期实现方式有下列三种。
1)手动准同期:发电机的频率调整、电压调整及合间操作都由运行人员手动进行,但在控制回路中装设了非同期合闸的闭锁装置(同期鉴定继电器),用以防止运行人员误发合闸脉冲造成非同期合闸。
2)半自动准同期:发电机电压及频率的调整由手动进行,同期装置能自动地检验周期条件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发出合闸脉冲。
3)自动准同期:主要由合闸、调频、调压、电源等部分组成。完成发电机并列前的自动调压、自动调频,在频率差和电压差均满足准同期并列的前提下,选择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相位重合前的一个恒定导前时间发出合闸脉冲。上述条件不满足时,则闭锁合闸脉冲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