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Jmeter测试软件使用

简介

一、Jmeret的简介以及安装后需要的配置

JMeter是Apache组织使用Java开发的一款测试工具:
1.可以用于对服务器、网络或对象模拟巨大的负载。
2.通过创建带有断言的脚本来验证程序是否能有预期的结果。

需要的配置:
1.修改中文字符适配:打开JMeter的bin目录找到jmeter.porperties的文件,将其文件内的
samplersult.default.encoding=ISO-8859-1的值修改为UTF-8

JMeter的特点和注意点

一、Jmeter的目录

bin:目录里面存放了jmeter的启动,还有配置和命令,另外自己写的脚本另存为也会在这里。
docs:官方接口文档,二次开发需要了解一部分接口。
extras:第三方集成的构建文件,以后做集成会用到。
lib:存放jmetet核心库的jar包的,以及自己二次开发的jar包。
lib/ext:官方提供的第三方插件。
lincenses:存放许可证书的位置。
printable_docs:离线帮助文档也就是用户手册。
LICENSE:Jmeter许可说明。
NOTICE:Jmeter简单信息说明。
README.md:Jmeter官方的基本介绍。

重点在说一下bin目录的内容:
jmeter.properties:是Jmeter的核心配置文件,各种配置都在这里完成,同时这些也是Jmerer的全局静态变量。
log4j.conf:Jmeter日志配置管理。
jmeret.log:Jmeter运行日志记录,输出信息、警告、错误等都会在这里记录。
jmeter.bat:window下的jmeter启动文件,附带cmd窗口。
jmeterrw.cmd:window下的jmeter启动文件,不带cmd窗口。
shutdown.cmd:window下的Jmetr的关闭文件。
stoptest.cmd:window下的Jmeter停止测试文件。
jmeter-server.bat:window下使用分布式测试时,Jmerer服务器模式的启动文件。
jmeter-server:mac或者linux下分布式压测启动文件。

二、Jmerer的优缺点

优点:
1.开源且免费。
2.因为是由Java实现的所以他,支持跨平台
3.支持多协议
4.小巧,软件不大还容易安装
5.功能强大

缺点:
1.不支持IP地址欺骗。
2.无法验证JS程序,也无法验证UI界面,如果想要那就需要配合Selenium来完成Web2.0的测试。

三、接口测试的分类

内部测试:系统提供给各个子模块之间的接口,或者被测系统提供给内部系统的接口。

外部测试:
1.被测系统调用外部的接口。
2.系统对外部提供的接口。

接口测试的重点:
        检查接口参数传递是否正确,接口功能的正确性,接口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接口异常情况的容错处理(合理的错误提示),还有权限控制、分页、调用测试的限制。

四、目前接口框架的设计

1.基于SOAP架构,轻量级的基于 XML的规范。此外还基于WebService协议,特点:接口地址?wsdl结尾。(基本出现与二次开发的老项目)

2.基于RPC的架构,是远程调用的架构,常见的是基于Dubbo协议或thrift协议,还有SpringClound微服务。RPC还支持更并发的服务调用。

3.基于RestFul架构,基于JSON规范,基于Http协议,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是基于此架构开发的。

五、JMeter使用注意点有哪些

 http的默认端口是80,https的默认端口是443.

在取样器的http请求内的下列多选框中:
        自动重回定向:是在经历一系列跳转后重定向到最终的地址。
        跟随重定向:是在经历跳转时就会将所有经历的跳转每一步的路径都记录下来。
        使用keepAive:代表保持链接活跃。
        对POST使用multipart/form-data:当使用post时切换这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用于文件上传。

鉴权码常见获取方式:
        通过接口获取:appid或者secret等。
        登录之后自动获取:账号密码获取。

如果需要有全局变量的话,需要再配置原件中,使用用户定义变量即可。(多个线程之间互相各不影响)

软件使用

一、常用组件

1.测试计划:起点,是所有组件的容器。
2.线程组:代表一定数量的用户。
3.取样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最小单元。
4.逻辑控制器:结合取样器实现一些复杂的逻辑。
5.前置处理器:在请求触发之前的操作。
6.后置处理器:在请求触发之后的操作。
7.断言:用于判断请求是否成功。
8.定时器:负责在请求之间的延迟间隔,固定,高斯,随机。
9.配置元件:是一些配置信息。
10.监听器:负责收集由请求产生的数据。

执行顺序:
测试计划->线程组->配置文件->前置处理器->定时器->取样器->后置处理器->断言->监听器

必须组件为:测试计划、线程组、取样器。
辅助组件为:非必须组件都是。
辅助组件作用于父组件,同级组件,以及同级组件下的所有子组件

二、JMeter接口测试

1.拿到API接口文档,也有可能需要你使用Fiddle进行抓包,就应该去熟悉接口业务,接口地址,健全方式,出参,入参,错误码。
2.编写接口测试用例
测试思路:
正例:正常输入参数,查血接口成功返回。
反例:
        鉴权:空(没有设置好权限),鉴权出错,权限过期,鉴权的次数限制等。
        参数:参数是否为可空,参数是否类型正确,长度范围错误,错误码的覆盖等。
        其他:黑名单、分页。
3.使用接口测试工具执行测试
4.JMeter+Ant+Git+JenKins实现持续集成输出接口测试报告,一般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软件可以不一样)。

三、JMertet参数化的使用

参数有多种填写方式,如使用http请求的时候。
1.可以直接将参数在路径上和url拼接到后面。

2.还可以直接在下方的参数中,以键值对的形式填写进表格里。

3.在文件上传方式一、 文件名需要些全称带后缀,且还要与jmx脚本在同一目录。

4.MIME类型填写文件传输关键字,如:multipart/form-data

5.方式二、若勾上了multipart/form-data的选项不填写MIME还是会报错,改空位必填项,要是想勾上不填写需要在高级中将客户端实现换为java实现,然后将文件名改为文件的绝对路径即可。

四、JMeter正则表达式提取器

1. JMeter正则表达式提取器

注意:它可以作用与任意类型结果值。

在查看结果集中,可以选择正则测试来将结果数据进行提取。(格式为两边边界值之间写(.*?))

正则表达式提取器在后置处理器里面,其中他有选项为:
Main sample and sub-samples:作用于主请求和子请求。
Main sample only:只作用于主请求。(默认,因为接口测试一般只有一个请求)
Sub-sampls only:只作用于子请求。
JMeter Variable Name to use:作用于Jmeter的变量名。

这个图中
引用名称:就是你在结果树中查询结果时,这个提取器查到的KEY。
表达式:就是你在结果集中选择正则测试,在下方测试栏中的正则表达式。
模版:就是你要获取的第几个结果,填写0为随机获取,-1为全部获取。
匹配数字:正则提取器拿到的结果看作为一个数字,匹配数字为0时为随机,为1时代表获取第一个元素,为负数(-1,-2等)时代表返回所有数据。
缺省值:未取到值的时候的默认值。

引用正则表达式:

在需要上述正则内容为变量时可以使用${引用名称}来调用

常用的正则表达式:

2. JSON提取器

注意:只可以作用域JSON的结果值。

Names of created variables : 创建的变量名称

JSONPath Expression:JSON路径表达式

Match No:匹配哪一个,可为空即默认第一个

Default Value:未取到值的时候的默认值

写法与正则基本一致,其中JSON路径表达式不一样。

使用JSON表达式实现接口关联:
1.从根目录开始找(绝对路径):$.变量名或者key
2.从任意目录开始找(相对路径):$.变量名或者key
有数组的时候,还需要通过下标访问到。

3.获取结果集中乱码怎么办?

(1)  在bin目录行的,jmeter.properties的全局配置文件中sampleresult.default.encoding的值修改为utf-8即可。
(2)  在请求最后的内容编码内写入utf-8的中文编码。(如下图)

五、JMeter常用函数助手的使用

Random:随机数,填入最大和最小的范围后随机获取中间值。
常用用途:可以通过随机数字来缺人不同值,还可以联系正则获取后来保证全局值相等不变。
RandomString:随机获取字符串,填入随机池在其中随机获取
setproperty:用于将变量作为全局变量,可供其他线程使用。
property:用于获取setproperty创建的全局变量。

六、JMeter的断言

在添加一个相应断言后以下选项
测试字段有
响应文本:返回json数据,和写入的预期进行对比。(默认)
响应代码:响应状态码,如  200/404/500
响应信息:响应结果的信息,如:OK
响应头:就是我们响应结果的响应头内容
请求头:与响应头同理。
URL:我们的接口路径。
文档(文本):将返回的json的数据以文本的形式去判断。(就是转换成字符串再断言)
忽略状态:如果有多个断言,若断言都处于忽略状态时,前面的断言即使失败了,后面的断言成功则会断言成功。前一个断言失败会在结果中额外展示出来。

模式匹配规则
字符串:响应内容包含需要匹配的字符串,大小写敏感,不支持正则。(默认)
包括:响应内容包含需要匹配的字符串,大小写敏感,支持正则。
匹配:响应内容完全等于需要匹配的字符串,大小写敏感,支持正则。
相等:响应内容完全等于需要匹配的字符串,大小写敏感,不支持正则。
否:结果取反。

测试模式
就是需要匹配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需要一个状态断言(断言状态码)和一个业务断言(断言结果)

七、获取请求内附带的Cookie

新建一个http请求(取样器->http请求)后,再新建一个cookie管理器(配置原件->HTTP cookie管理器)。

1.内部选项为:

Clear cookies each iteration?(也可能是中文):这是是否每次都清除cookie。
Use Threed Group configuration to contrel  cookie clearing:使用线程组配置项清除cookie。
Cookie Policy:cookie管理策略。默认标准模式就行也就是stanard
自定义cookie
名:就是cookie的key。
值:就是cookie的value。
域:就是所需接口所在的域名下。
路径:是接口所在的路径一般都是根目录 /,若路径不对可以考虑抓包后看接口路径。

2.获取cookie的方式

第一种:可以直接写入配置原件内的http cookie管理器,他可以自动抓起接口内的cookie。

第二种:可以使用正则提取器的操作来将接口得到的cookie转换为变量,之后将需要用到cookie的接口的url中写入对应的变量键值对。

若没有cookie,那将会显示no cookies标识。

八、Jmeter排错调试方式

1.通过查看结果树里面的请求信息和响应信息。

2.使用调试取样器。

3.(以fiddle为代理服务器)Jmeter结合fiddle实现调试,在没有接口文档时,是需要进行抓包进行接口测试的。

步骤:在http请求中找到高级->代理服务器一栏->写入需要的服务器以及fiddle的所需端口。

要切记,此时接口若来源于fiddle的时候需要开启代理服务模式写入需要抓的服务器(本机127.0.0.1)的ip和fiddle所需的端口(默认 8888 当然也可以自己改),用完后记得删除掉jmeter的代理服务器记录。

4.(以jmeter本身为代理服务器)

步骤:在测试计划中选择——>非测试原件——>HTTP代理服务器。

端口:默认端口为8888,可随意修改(不予其他软件等冲突即可)。
目标控制器:一般会选择一个全新的线程组,里面要有一个HTTPcookie管理器。  录制的位置
启动类型:页面较大可以下拉在下面的type的类型中默认为,HttpClient4方式若启动时报错,可切换为java
之后再本机的控制面板中找到Internet设置->手动代理设置代理服务器的地址(为jmeter安装的机器的地址)->端口为jmeter设置的端口。完毕后开启即可。
(注意开启期间整个电脑处于断网状态)

九、CSV参数化

在线程组内->添加配置元件->CSV数据文件设置,选项为:

文件名:就是CSV文件的绝对路径。
文件编码:就是你解析时的格式。(一般UTF8)
变量名称:就是csv里面的表头。
忽略首行:是在文件中如果数据携带表头需要开启忽略。
分隔符:变量名称的分割符号。(一般就是逗号)
是否允许带引号:我的理解是csv的内容是否可以带引号。
文件结束是否再次循环:是如果循环次数比数据多还要不要把剩下的次数用掉(也就是从第一条继续直到次数结束)
文件结束是否停止线程:就是数据读取完毕就停止,不看循环次数。
线程共享模式:一般用于多线程跨线程。

之后在求中参数的值和断言的内容也需要换成CSV中对应的变量,需要${变量名}来书写。
注意!
1.若无法检测csv文件内的中文,可以先将csv文件本身的编码修改为utf8然后在进行读取。

2.如果遇到需要请求头的接口,那就必须要添加请求头,否则会获取到不完全的数据,在该接口线程组中添加配置原件为http请求头管理器并在里面写入所需的请求头。

十、用户参数

在http请求下可以选择前置处理器内的用户参数功能。

在页面中添加变量就是接口请求的变量,添加用户就是模拟多个人。可以通过修改线程数量来达到不同人请求的目的,若线程数量大于用户数量将会从头开始继续循环致线程结束。

取值:在http请求列表中参数名的值将写入${用户参数对应的变量名}

十、Bean Shell组件和语言规则

Bean Shell是一种完全符合java语法规则的脚本语言,也有自己的语法规则。
Bean Shell是一种松散类型的脚本语言

一、jmeter有哪些Bean Shell:
取样器的Bean Shell、前置处理器的Bean Shell、后置处理器的Bean Shell、断言的Bean Shell、定时器的Bean Shell、监听器的Bean Shell

二、Bean Shell的内置对象

1. log对象

log.日志级别("用于记录详细程度");
会以对应级的错误打印到日志。
日志级别由高到低分为:
error:发生了错误事件,但是不影响程序运行。
warn:警告级别的日志,表示程序可能会出现了问题。
info:信息级别的日志,表示程序运行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常用)
debu:调试级别的日志,表示程序的一些详细信息。

2. 打印给控制台

System.out.print("需要打印的内容");
想打印给控制台可以使用System.out.print("需要打印的内容"); 
注意的是需要通过cmd控制台启动就可以在cmd控制台打印

3.vars对象

vars.get("变量名");
JMeterVariables-vars变量是jmeret的变量,但是只可以在当前线程组使用vars对象

vars.put("键","值");
可以自定义变量,而且各个Bean Shell之间是互通的,可以在其他Bean Shell中获取到其自定义的值。

vars.getObject(String key);获取对象

vars.putObject();赋值对象

4.props对象

props.get("变量名");
获取jmeter的全局静态变量,以及jmeter.properties全局变量配置文件内启用的全局变量。
他是可以跨线程获取的。

props.put("键","值");
通过props存储的静态变量是不会出现在,jmeter.properties文件中的

5.prev对象

概念:他是调用了上一个请求的内容

prev.getRequestHeaders();获取上一个请求内的请求头
prev.getResponseHeaders();获取上一个请求内的响应头
prev.getResponseDateAsString();返回上一个请求的响应文本
prev.getResponseCode();返回上一个请求的响应码
prev.getResponseMessage();返回上一个请求的返回的msg值
prev.getSampleLabel();获取上一个请求取样器的取样器名称
prev.getUrl();返回上一个请求的url对象(实验没成功)
prev.getUrlAsString();返回上一个请求的url字符串(实验没成功)

6.ctx对象

概念:他是引用了当前线程的上下文

ctx.getProperties();获取jmeter的所有全局变量(常用)
ctx.getPreviousResult();获取SampleResult的对象,可以直接付给变量使用

三、同样适配java语言

1.可执行和编写java语言

在bean shell内写入java方法即可直接执行。

2.可以直接导入外部的java类文件来调用其方法

source():该方法可以获取到其绝对路径内的文件数据

试例:写一个单独类名为Scratch内容有个计算合的方法,在jmeter内调用后传入参数使用。(最后为试例图片)

此外还可以通过beanshell调用,class文件,jar包等其他用法。

十一、JMeter直连数据库的操作

方法一:

步骤:
创建一个线程组——>配置元件——>JDBC Connection Configuraction

还需要一个取样器:取样器——>JDBC Request。

JDBC Connection Configuraction页面中:

Variable Name for created pool:因为之后会获取到一个数据库变量,这是变量名。
下方Database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数据库连接配置)中
Database URL:此处填写数据库链接(可如图)其中的lainxi1是数据库名。
JDBC Driver class:这里需要选择你的数据库驱动。
Username:数据库用户名。
Password:数据库密码。

JDBC  Request页面中

Variable Name Bound to Pool:就是名
Variable Name of Pool declared in JDBC Connection Configuraction:
(JDBC连接配置中声明的池的变量名)
SQL Query栏中根据SQL类型进行设置,可选择查询、更新(修改、删除)、回滚、自动提交等
Query Type(查询类型):查询列表选择Select Statement,增删改可以选择Update Statement或者Callable Statement
Parameter values
 :设置参数值,多个值之间逗号隔开,按顺序放到语句中的占位符。也可写入变量名。如:${name}
Parameter types设置参数的值类型,以逗号隔开,按顺序为上一行的参数指定类型。
(如果没有指定类型回报出参数值和参数类型不等)


Variable Names:以逗号分隔变量名对应结果集的表头,用于保存Select语句,Prepared Select语句或CallableStatement返回的值。
(如果变量名少于输出参数,则在线程上下文中应存储与提供的变量名一样多的结果。如果变量名称多于输出参数,则多余变量名将被忽略)。
Result Variable Name如果指定,将创建一个包含行映射列的Object变量。每个映射都包含列名称作为键,并包含列数据作为值。
(就是将结果集变成集合,然后赋予一个变量)
Query timeout(s) :设置查询超时时间(秒),空值表示0(不限制)。默认为0
Limit ResultSet:限制结果集的条数。
Handle ResultSet :定义如何处理执行SQL语句返回的ResultSet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从35个方面对Jmeter从原理到实际演示,一册在手,天下我有 1.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1.1.RT -Response time 请求响应时间 从客户端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时间 一般包括网络响应时间+server的响应时间。 用户接受准则: 例如2-5-10原则,即按照正常用户体验,如果用户能够在2秒内得到响应,会感觉速度很快,如果2-5秒得到响应,用户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不多,在5-10秒之内得到响应时,用户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慢,但是可以接受,超过10秒后还没有响应,用户就会感觉不能够接受。 不同行业不同业务可接受的响应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情况,对于在线实时交易: 互联网企业:500毫秒以下,例如淘宝业务10毫秒左右。 金融企业:1秒以下为佳,部分复杂业务3秒以下。 保险企业:3秒以下为佳。 制造业:5秒以下为佳。 1.2.系统处理能力 系统处理能力是指系统在利用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系统处理能力通过系统每秒钟能够处理的交易数量来评价,交易有两种理解: 一是业务人员角度的一笔业务过程; 二是系统角度的一次交易申请和响应过程。 前者称为业务交易过程,后者称为事务。两种交易指标都可以评价应用系统的处理能力。一般的建议与系统交易日志保持一致,以便于统计业务量或者交易量。系统处理能力指标是技术测试活动中重要指标。 1.1.1.简称 一般情况下,用以下几个指标来度量: HPS(Hits Per Second) :每秒点击次数,单位是次/秒。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系统每秒处理事务数,单位是笔/秒。吞吐量。 不可分割的。要么完全成功,要么完全失败。 QPS(Query per Second):系统每秒处理查询次数,单位是次/秒。 对于互联网业务中,如果某些业务有且仅有一个请求连接,那么TPS=QPS=HPS, 一般情况下用TPS来衡量整个业务流程,用QPS来衡量接口查询次数,用HPS来表示对服务器点击请求。 每秒钟处理完的事务次数,一般TPS是对整个系统来讲的。一个应用系统1s能完成多少事务处理,一个事务在分布式处理中,可能会对应多个请求,对于衡量单个接口服务的处理能力,用QPS比较多。 1.1.2.标准 无论TPS、QPS、HPS,此指标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标,越大越好,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 金融行业:1000TPS~9000TPS,不包括互联网化的活动 保险行业:100TPS~1000TPS,不包括互联网化的活动 制造行业:10TPS~50TPS 互联网电子商务:10000TPS~100000TPS,例如天猫5万TPS 互联网中型网站:100TPS~500TPS 互联网小型网站: 50TPS~100TPS 1.3.并发用户数量 常见的错误理解: 使用系统的全部用户数量(注册用户) 使用系统的全部在线用户数量 正确理解 并发用户数指在同一时刻内,打开系统并进行业务操作的用户数量,并发用户数对于长连接(数据库连接时长连接,web请求时短连接)系统来说最大并发用户数即是系统的并发接入能力。对于短连接系统而言最大并发用户数并不等于系统的并发接入能力,而是与系统架构、系统处理能力等各种情况相关 http:请求只能由客户端发出,服务端被动响应。 1.1.3. 简称 Virtual User: VU 1.1.4.标准 一般情况下,性能测试是将系统处理能力容量测出来,而不是测试并发用户数,除了服务器长连接可能影响并发用户数外,系统处理能力不完全受并发用户数影响,可以用最小的用户数将系统处理能力容量测试出来,也可以用更多的用户将系统处理能力容量测试出来。 并发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多少为好? 中小企业:5000用户 1.4.错误率 1.1.5. 定义及解释 错误率指系统在负载情况下,失败交易的概率。错误率=(失败交易数/交易总数)*100%。稳定性较好的系统,其错误率应该由超时引起,即为超时率。 1.1.6.标准 不同系统对错误率的要求不同,但一般不超出千分之六,即成功率不低于99.4% 1.5.CPU 定义及解释 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 Load: 系统正在干活的多少的度量,队列长度。系统平均负载。 CPU指标主要指的CPU利用率,包括用户态(user)、系统态(sys)、等待态(wait)、空闲态(idle)。CPU 利用率要低于业界警戒值范围之内,即小于或者等于75%;CPU sys%小于或者等于30%, CPU wait%小于或者等于5%。单核CPU也需遵循上述指标要求。 7*24不允许宕机 1.6. Memory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现代的操作系统为了最大利用内存,在内存中存放了缓存,因此内存利用率100%并不代表内存有瓶颈,衡量系统内有有瓶颈主要靠SWAP(与虚拟内存交换)交换空间利用率,一般情况下,SWAP交换空间利用率要低于70%,太多的交换将会引起系统性能低下。 Swap解释: 当物理内存接近崩溃时,将物理内存中最近一段时间最少频率使用到的页框移出物理内存,放进该存储空间,这段存储空间我们称之为交换空间(Swap) 1.7.磁盘吞吐量 Disk Throughput. 磁盘吞吐量是指在无磁盘故障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磁盘的数据量。 磁盘指标主要有每秒读写多少兆,磁盘繁忙率,磁盘队列数,平均服务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空间利用率。其中磁盘繁忙率是直接反映磁盘是否有瓶颈的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磁盘繁忙率要低于70%。 1.8.网络吞吐量 Network Throughput 10Mbit带宽,每秒传输的字节数1.25MBytes 网络吞吐量是指在无网络故障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网络的数据数量。单位为Byte/s。网络吞吐量指标用于衡量系统对于网络设备或链路传输能力的需求。当网络吞吐量指标接近网络设备或链路最大传输能力时,则需要考虑升级网络设备。 网络吞吐量指标主要有每秒有多少兆流量进出,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设备或链路最大传输能力的70%。 2.性能测试基本流程 性能测试需求: 1)最终用户体验,例如2-5-10原则,即按照正常用户体验,如果用户能够在2秒内得到响应,会感觉速度很快,如果2-5秒得到响应,用户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不多,在5-10秒之内得到响应时,用户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慢,但是可以接受,超过10秒后还没有响应,用户就会感觉不能够接受。 2)技术需求, cpu,内存,网络吞吐量,磁盘吞吐量 3)标准要求: 竞品分析- 响应时间 互联网企业:500毫秒以下,例如淘宝业务10毫秒左右。 金融企业:1秒以下为佳,部分复杂业务3秒以下。 保险企业:3秒以下为佳。 制造业:5秒以下为佳。 TPS 金融行业:1000TPS~9000TPS,不包括互联网化的活动 保险行业:100TPS~1000TPS,不包括互联网化的活动 制造行业:10TPS~50TPS 互联网电子商务:10000TPS~100000TPS,例如天猫5万TPS 互联网中型网站:100TPS~500TPS 互联网小型网站: 50TPS~100TPS 性能测试计划 测试环境,测试需求,测试方法,测试时间表,测试组织架构,测试风险,输入输出文档 性能测试步骤: 性能测试执行 3.性能测试工具 4.Jmeter简介 4.1.Jmeter的基本概念 Apache JMeter是Apache组织开发的基于Java的压力测试工具。用于对软件做压力测试,它最初被设计用于Web应用测试,但后来扩展到其他测试领域。 它可以用于测试静态和动态资源,例如静态文件、Java 小服务程序、CGI 脚本、Java 对象、数据库、FTP 服务器, 等等。JMeter 可以用于对服务器、网络或对象模拟巨大的负载,来自不同压力类别下测试它们的强度和分析整体性能。另外,JMeter能够对应用程序做功能/回归测试,通过创建带有断言的脚本来验证你的程序返回了你期望的结果。为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JMeter允许使用正则表达式创建断言 4.2.我们为什么使用Jmeter 开源免费还很好用,基于Java编写,可集成到其他系统可拓展各个功能插件 支持接口测试,压力(负载和压力)测试等多种功能,支持录制回放,入门简单 相较于自己编写框架活其他开源工具,有较为完善的UI界面,便于接口调试 多平台支持,可在Linux,Windows,Mac上运行 5.Jmeter安装配置及目录结构 5.1.Windows下Jmeter下载安装 登录 http://jmeter.apache.org/download_jmeter.cgi ,根据自己平台,下载对应文件 安装JDK,配置环境变量(具体步骤不做介绍) 将下载Jmeter文件解压,打开/bin/jmeter.bat 5.2.Jmeter的目录结构 /bin 目录(常用文件介绍) examples:目录下包含Jmeter使用实例 ApacheJMeter.jar:JMeter源码包 jmeter.bat:windows下启动文件 jmeter.sh:Linux下启动文件 jmeter.log:Jmeter运行日志文件 jmeter.properties:Jmeter配置文件 jmeter-server.bat:windows下启动负载生成器服务文件 jmeter-server:Linux下启动负载生成器文件 /docs目录——Jmeter帮助文档 /extras目录——提供了对Ant的支持文件,可也用于持续集成 /lib目录——存放Jmeter依赖的jar包,同时安装插件也放于此目录 /licenses目录——软件许可文件,不用管 /printable_docs目录——Jmeter用户手册 6.Jmeter简单入门 6.1.修改语言 6.2.创建测试计划 6.3.添加线程组 6.4.添加sampler设置http请求 6.5.添加结果树 6.6.查看结果 7.测试计划 独立运行每个线程组: 再每一组运行结束后启动下一个 Run tearDown Thread Groups after shutdown of main threads:   主线程关闭运行后拆除线程组, 8.线程组 Delay Thread creation until needed                延迟创建线程,直到该线程开始采样,即之后的任何线程组延迟和加速时间为线程本身。这样可以支持更多的线程,但不会有太多是同时处于活动状态。  持续时间(秒):测试计划持续多长时间,会覆盖结束时间。  启动延迟(秒):测试计划延迟多长时间启动,会覆盖启动时间。 9.Sampler --HTTP请求 请求方式 请求路径 请求ip 请求协议 请求编码 重定向之前的和之后的请求都会在结果树中显示出来 自动重定向,只会显示重定向之后的地址。 10.结果收集 10.1.查看结果树 10.2.表格查看结果 偏离表示服务器响应时间变化、离散程度测量值的大小,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数据的分布。 10.3.聚合报告 10.4.Summary Report 11.Jmeter参数化 11.1.用户定义的变量 使用配置原件中用户定义的变量可以进行参数化 11.2.用户参数 使用前置管理器设置用户参数 11.3.使用csv配置原件 配置元件(Config E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