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数据库(一)

数据库(一)

1、事务
概念:事务指的是满足ACID特性的一组操作,可以通过Commit提交一个事务,也可以使用Rollback进行回滚。
ACID特性:
(1)原子性:事务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事务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回滚可以用回滚日志来实现,回滚日志记录着事务所执行的修改操作,在回滚时反向执行这些修改操作即可。
(2)一致性:数据库在事务执行前后都保持一致性状态。在一致性状态下,所有事务对一个数据的读取结果都是相同的。
(3)隔离性: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最终提交以前,对其它事务是不可见的。
(4)持久性:一旦事务提交,则其所做的修改将会永远保存到数据库中。即使系统发生崩溃,事务执行的结果也不能丢失。
使用重做日志来保证持久性。
事务的ACID特性概念简单,但不是很好理解,主要是因为这几个特性不是一种平级关系:
只有满足一致性,事务的执行结果才是正确的。
在无并发的情况下,事务串行执行,隔离性一定能够满足。此时只要满足原子性,就一定能满足一致性。
在并发的情况下,多个事务并行执行,事务不仅要满足原子性,还需要满足隔离性,才能满足一致性。事务满足持久性是为了能应对数据库崩溃的情况。
2、并发一致性问题
丢失数据
丢失数据:T1和T2两个事务都对一个数据进行修改,T1先修改,T2随后修改,T2的修改覆盖了T1的修改。简记为同时修改
读脏数据
读脏数据:T1对一个数据做了修改,T2读取这一个数据。若T1执行ROLLBACK操作,则T2读取的结果和第一次的结果不一样。简记为读取失败的修改。最简答的场景是修改完成后,紧接着查询检验结果。
不可重复读
不可重复读:T2读取一个数据,T1对该数据做了修改。如果T2再次读取这个数据,此时读取的结果和第一次读取的结果不同。简记为读时修改,重复读取的结果不一样。
幻影读
幻影读:T1读取某个范围的数据,T2在这个范围内插入新的数据,T1再次读取这个范围的数据,此时读取的结果和第一次读取的结果不同。简记为读时插入,重复读取的结果不一样。
解决方案
在并发环境下,事务的隔离性很难保证,因此会出现很多并发一致性问题。产生并发不一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事务的隔离性。解决方法是通过并发控制来保证隔离性。并发控制可以通过封锁来实现,但是封锁操作需要用户自己控制,相当复杂。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事务的隔离级别,让用户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处理并发一致性问题。
3、封锁
封锁粒度
MySQL中提供了两种封锁粒度:行级锁以及标级锁。
应尽量只锁定需要修改的那部分数据,而不是所有的资源。锁定的数据量越少,发生锁争的可能就越小,系统的并发程度就越高。但是加锁主要消耗资源,锁的各种操作都会增加系统开销。因此封锁粒度越小,系统开销就越大。为此,我们在选择封锁粒度时,需在锁开销和并发程度之间做一个权衡。
封锁类型
(1)读写锁
排它锁,简写为x锁,又称写锁。
共享锁,间写为s锁,又称读锁。
有以下两个规定:
一个事务对数据对象A加了x锁,就可以对A进行读取和更新。加锁期间其它事务不能对A加任何锁。
一个事务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可以对A进行读取操作,但是不能进行更新操作。加锁期间其它事务能对A加S锁,但是不能加X锁。
(2)意向锁
使用意向锁,可以更容易地支持多粒度封锁,使得行锁和表锁能够共存。
在存在行级锁和表级锁的情况下,事务T想要对表A加X锁,就需要先检测是否有其它事务对表A或者表A中的任意一行加了锁,那么就需要对表A的每一行都检测一次,这是非常耗时的。
意向锁在原来的X/S锁之上引入了IX/IS,IX/IS都是表级别的锁,用来表示一个事务稍后会对表中的某个数据行上加X锁或S锁。整理可得以下两个规定:
一个事务在获得某个数据行对象的S锁之前,必须先获得表的IS锁或者更强的锁;
一个事务在获得某个数据行对象的X锁之前,必须先获得表的IX锁。
封锁协议
三级封锁协议
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要修改数据A时必须加X锁,直到T结束才释放锁。防止同时修改,可解决丢失修改问题,因不能同时有两个事务对同一个数据进行修改,那么事务的修改就不会被覆盖。
二级封锁协议:在一级的基础上,要求读取数据A时必须加S锁,读取完马上释放,读取完马上释放S锁。防止修改时读取,可解决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问题,因为一个事务在对数据A进行修改,根据1级封锁协议,会加X锁,那么就不能再加S锁了,也就是不会读入数据。
三级封锁协议:在二级的基础上,要求读取数据A时必须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了才能释放S锁。防止读取时修改,可解决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问题,还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的问题,因为读A时,其它事务不能对A加X锁,从而避免了在读的期间数据发生改变。
两段锁协议
两段锁协议是指每个事务的执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生长阶段和衰退阶段。
两段封锁法可以这样来实现:
事务开始后就处于加锁阶段,一直到执行ROLLBACK和COMMIT之前都是加锁阶段。
ROLLBACK和COMMIT使事务进入解锁阶段,即在ROLLBACK和COMMIT模块中DBMS释放所有封锁。
4、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函数依赖
记A—>B表示A函数决定B,也可以说B函数依赖于A。
若{A1,A2,…An}是关系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该集合函数决定了关系的其它所有属性并且是最小的,那么该集合就称为键码。
对于A—>B,如果能找到A的真子集A‘,使得A‘—>B,那么A—>B就是部分函数依赖,否则就是完全函数依赖。
对于A—>B,B—>C,则A—>C是一个传递函数依赖。
异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符合范式的关系,会产生很多异常,主要有以下四种异常:
冗余数据:例如学生-2出现了两次。
修改异常:修改了一个记录中的信息,但是另一个记录中相同的信息却没有被修改。
删除异常:删除一个信息,那么也会丢失其他信息。例如删除了课程-1需要删除第一行和第三行,那么学生-1的信息就会丢失。
插入异常:例如想要插入一个学生的信息,如果这个学生还没选课,那么就无法插入。
范式
范式理论是为了解决以上提到四种异常。高级别范式的依赖于低级别的范式,1NF是最低级别的范式。
第一范式(1NF)
属性不可分。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
第二范式(2NF)
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可以通过分解来满足2NF。
分解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学生课程关系中,{Sno,Cname}为键码,有如下函数依赖:
Sno->Sname,Sdept
Sdept->Mname
Sno,Cname->Grade
函数依赖状况分析:
Grade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它没有任何冗余数据,每个学生的每门课都有特定的成绩。
Sname,Sdept和Mname都部分依赖于键码,当一个学生选修了多门课时,这些数据就会出现多次,造成大量冗余数据。
分解后:
关系-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巴斯-科德范式(BCNF)
在3NF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能对主键子集依赖。
巴斯-科德范式是第三范式的一个子集,即满足巴斯-科德范式必须满足第三范式。通常情况下,巴斯-科德范式被认为没有新的设计规范加入,只是对第二范式与第三范式中设计规范要求更强,因而被认为是修正第三范式,也就是说,它事实上是对第三范式的修正,使数据冗余度更小。这也是BCNF不被称为第四范式的原因。某些书上,根据范式要求的递增性将其称之为第四范式是不规范,也是更让人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而真生的第四范式,则是在设计规范中添加了对多值及依赖的要求。

  • 3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