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与误区29

 对第三阶段学习策略成功者的调查和分析
  
   第三阶段完成就可以达到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开始在英文环境工
作和学习没有太大困难,看英文电影能理解大部分。尽管对复杂的英文理解有
困难或还有些 听不懂的部分,说的英文大多是大白话,但如果听说的反应迅
速,已经可以定义为流利的英文了。第三阶段的跨越是最具挑战的,情况很复
杂(第四阶段反而简单) 而且每个人成功跨越该阶段的具体实现手段都不同,
不能要求大家都用同一具体方法。所以大家也发现我们在第三阶段并没有给
大家明确指定一个具体的技术手段让 大家执行。但凡高效率取得成功的人,
尽管具体策略不同,但都是某种手段符合了正确的学习原理。我和一些老师在
对许多成功者,包括有身边朋友,同事和学生进 行调查和分析后,能够发现很
多共同点。对努力失败或收效不大的同学进行分析诊断,也总结出一些共同的
经验教训跟大家分享。还是有一条,对少数纯靠长时间刻 苦学习,苦练取得进
步的同学不做介绍。
  
  1, 爱唱歌的Julia
  
   Julia目前英文水平交流十分流利,发音纯正,口语水平在中国人中少有的
好,并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现从事高级商务英语教学。Julia性格外向开朗,讲
话速度快而且说个不停。短短的十分钟就讲了自己的很多故事。
  
   Julia:我大学刚毕业时,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还是哑巴英语,可能上学时不
够努力吧。后来怎么突破交流的?我觉得跟我喜欢英文歌曲有关。我一直喜欢
听 和唱英文歌,也喜欢收集英文唱片,而且什么英文歌都听,对英文歌曲和歌
星如数家珍。我妈说我最适合的职业应该是去歌厅做DJ。想学唱就要知道歌
词,于是开 始收集一些英文歌的歌词学唱,网上也可以下载。听懂了,唱多
了,听力就提高了许多。当然,英文歌词都比较简单,而且听多了发现都是一
个调调,都是什么你爱 我呀我爱你的,比较好懂。后来唱得越来越离谱,连
rap都学唱一下,把嘴皮子也练溜了。初步实现听说能力后,开始看英文电影。
电影里的句子比歌词可复杂多 了。当碰到不懂的句子时,以前听英文歌的习
惯又起作用了。我会把英文字幕打开,暂停住画面去看字幕,这时我以前上学
时的基础就起作用了,所以基本上看懂这 句英文没太多问题。有时真的是一
句句看过去的,后来发现需要暂停的情况越来越少,很快复杂的听力就没问题
了。然后我去了外企工作,需要跟同时讲英文,不到 一年也就自然讲得非常好
了。现在当外语老师了,我经常和学生说的是:你们别着急,当听力过关后,真
的不到一年就可以说的非常流利了。当然我也经常教他们唱 英文歌。
  
  分析:Julia的交流能力突破,首先是因为她喜欢听唱英文歌。
  
  -因为喜欢,所以感觉轻松,没有压力和焦虑(Affective Filter)。
  
  -从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材料入手,难度程度应该普遍在可理解的
(comprehensible)范围,而且靠歌词的文字帮助理解。
  
  -歌词的形式Genre都比较相似,材料范围窄,是典型的Narrow Input。

-听和唱的结合,有模仿的训练,使自己比较轻松地过了基础关。
  
  -对歌曲发音和旋律的模仿让自己音调的听辨能力得到了训练,也从一个
侧面帮助了语音的纠正。
  
  -后来进一步提高是靠看电影,但这时是在取得一定听力突破基础上才可
能使用的,否则难度跨越太大。在听电影时,对英文字幕的阅读起到了提高
“理解性”的帮助,否则光是“多听”,提高会比较慢。
  
   -“说”是放到最后学的,是在听力能力实现的基础上,在有必要应用时迅速
实现。从“说”原理讲,并不主要从当时所具备说的环境中“学”到,而是将已经“
学”到的内容进行有必要的“输出”的过程实现的。比在早期阶段就着急练说,
实现的速度又快,又不容易养成坏毛病,同时焦虑还最少。
  
  Julia在四六级基础上,交流能力突破时间总共一年多,平均每天一小时左
右,自我感觉比较轻松。
  
  2,IT女强人Brenda
  
    大海龟Brenda曾是美国Mars中国公司的IT部门经理(就是那个管显示
器叫“桌上那个长得象电视的”那位),负责管理总公司全亚洲各分公司的数据
系 统。有文科和理科不同的学历和Oracle证书。英语流利程度非常高,但难
度只到第四阶段初期,看英文电视没困难,但总还偶尔有些听不懂的句子和词
汇。看 英文小说速度很快,不认识的单词还有些,但不影响整体阅读理解,所
以一般不查字典。有8年的美国留学和工作经历,主要交流能力的突破是在国
外生活的第二三 年中,突破的经历很值得大家借鉴。
  
  Brenda:其实我并不是喜欢学习的,学了这么多学位是生活所迫,原来学
文科,到了国外难找 工作,很多中国同学都被迫学计算机了。原来在国内英语
是六级,但刚到国外时听不懂也不会说,上课时真是很困难,但好在中国同学
会读书,所以大家都靠笔头考 试过关,平时上课大家都不怎么懂。开始到国外
时以为过一段自然就提高了,后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的。一直混到有个学期
的有门课的老师总是在第二天考头一天 课上的讲的内容,真急死我了,没办
法,只好在征得老师同意后进行录音,下课回去听。一堂课的内容回去总要一
句句听,每句还重复几遍,实在听不懂就翻翻教材 帮助理解。后来发现听的内
容其实有的能看懂,就是听的时候反应不过来,于是开始自言自语,看到周围

任何东西都念叨一遍英文,比如房间里的地毯,炉子,冰箱 等等,争取不再先
想中文直接想英文。后来发现逐渐听英文的时候反应越来越快,不用每句听几
遍了。一学期下来,对这个老师的课开始能听懂了,但跟外国同学在 一起说英
文还不行。后来有个学期和一个韩国同学分到了一个学习小组,结果那个学期
听说的进步非常快。自己感觉是因为这个韩国同学英文比我好,但说的英文比
当地美国人简单,所以比较好懂,而且我说的简单英语他也比较接受。原来跟
美国同学在一起时,听懂他们的讨论很困难,而且他们听我说的烂英文也没有
耐心,所 以提高很慢。最后还有个阶段的提高是靠学专业课。整个计算机课程
包括DBA的考试,教材全是英文。我原来是学文科的,根本不知道计算机课中
的英文在中文中 应该是哪个词,所以学习中发现想英文反而比想中文方便。
后来就习惯想英文了。两三年下来,发现比周围许多中国移民甚至同学的英文
流利很多,想必某些手段还 是比较奏效的。最后英文交流能力很强,比我在国
外多年的同学要好,但因为没背过GRE词汇,所以单词量也就在12000左右,
听读时总有个别单词不会。说 英文的得时候不用这些词一般外国人也不会发
觉。因为出现几率小,所以对日常工作影响小,也就一直懒得去突破。比如自
己会Balcony,但不会 Terrace,有一次听到了不懂,问了一句,人家解释是
Balcony也就过去了,后来记得这件事,但还是把Terrace这词忘了,知道再
次遇到同样 情况。自己知道很不对,再用几十小时背6000个词也就完了,但
一直抽不出时间。在工作很忙时,要坚持几十小时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除非
形势所迫,非背不 可。
  
  分析:身处国外自然英文环境,但该环境但要注意的是如何使该环境变得
有效。
  
  -听力练习是集中听某一个老师的上课录音,习惯同一个人的讲法和思路,
比较容易跟上进度 (Narrow Input);
  
  -靠课本上相近的文字内容Top-down,用阅读帮助提高听力的可理解性
  
  -看到实物用英文自言自语的联想方式建立部分英文思维,最后用再用不
知道或不必要知道中文内容的课程强迫自己尽量用英文思考;
  
  -比较走运的是能够与“主动降低自己英文难度” (A Sympathetic
Speaker)的韩国同学进行交流练习,实现听说的实际应用。
  
   Brenda的英文交流能力在众多的归国留学人员中是突出的流利。当她刚
到英文环境时,困难也是很大,很多同学因为对这种高难度的英文不适应,就
这么混 了多年,英文还很差(二语悉得研究把原文上课的讲述Discourse语言
列为难度最高,最不容易实现理解的语言环境之一)。Brenda英文学习很被
动,交流提高的几个关键步骤是比较偶然实现的,但刚好比较符合语言悉得的
一些基本条件,所以效果不错。如果再主动一些,突破第四阶段也并不难。

3, Lucky Z
  
   Z的英语水平肯定在第四阶段后期,学习英语到了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
了。Z的交流能力非常强,听力几乎达到滴水不漏,发音标准,阅读速度很快,
看一本英文小 说几小时以内就完了,不需要字典也没什么生词。偶尔遇到生
词时发现英语是母语的人也差不多不认识。Z是一美国公司的高管,在今年上
海举行的一个中国投资国 际论坛作为Key Note Speaker主讲,论坛结束后
来问Z如何能讲如此流利英语的人倒超过问业务的人。Z的经历比较独特,有
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Z:很多人都问过我如何能把外语学得这么好,当听说我出国工作和学习
过时,都说:“噢,难怪英文流利,出过国嘛。”但每当我说其实我的英文在出国
前就说 成这样而我在国外的中国同学至今英文都不那么流利时,很多人都一
脸茫然,等我解释完只有部分人听得明白,后来我也就笑笑懒得解释了。
  
    我学外语的方式比较单纯,因为受当时条件限制没有太多的选择。我是六
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小时候学外语的条件太差了,几乎只有申葆青老师的英语
广播讲座,那 是大人的课,我当时听不明白。后来中国有了第一个电视英语节
目Follow Me,老爸花了全部积蓄买了个小黑白电视,主要为了我和哥哥学外
语,当年我9岁。Follow Me现在看起来好无聊,但当时看是非常有趣的,所以
一直跟着看。几个月后开始跟不上了,终究是大人的节目,但为了对的起老爸
的投资,跟不上也瞎跟,反正是 语言学习,再复杂的段落也总有能明白的成
分,就这么连蒙带猜糊涂地跟了一遍,最后其实就学了些 Can I help you?
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for London? 这种简单的话。但英文发音却
是跟得很准了,而且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很高,养成了听不全懂也努力猜的习
惯。后来就是上初中的那点英文(那时大部分小学没英语 课,中学从字母开始
学)。但因为有这点基础,所以在班上老受老师夸奖,对英语兴趣很高,因为那
是让自己能受表扬的事儿,但其实在学校没学到太多新东西。
  
    到了高中时期,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开始显现,我们那个时代首先表现的就

是对西方的一些东西感到新奇,摇摆舞,喇叭裤,长头发,邓丽君等等,但这都
是被学校和 社会禁止的。嘿,越禁止我们情绪越高。当年我还因留长头发被校
长在课间操时,当着全校同学揪到前面示众(后来长大后发现当年被示众的同
学都是事业比较成功 的同学)。当时左脚发沉的邓力群搞了个什么反对精神
污染运动,于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在此情绪下,对政府的管制更反感,对官方的
宣传也就一概不听不信,于是我 就开始听“美国之音”了,认为凡是既然政府
在胡说,那美国人说的一定都是真的(当时那个年代还真有些道理)。但美国之
音的中文节目被政府的干扰台干扰得根 本听不到,一气之下我就开始听英文
台。开始基本是听不懂的,但硬着头皮愣听,以显示自己是愤青。后来发现每
到半点有个慢速英语新闻叫Special English,还真能听懂一些,于是兴趣来
了,每天早上听30分钟。听了一段时间,句子比较连贯和清晰了,但听不懂的
单词很多,所以尽管听“清楚”了, 整个句子意思并不太能完全懂。后来发现很
多词总是重复出现,于是开始查字典找这些词。根据听到的声音猜测大致应该
如何拼写,还真能查到不少。后来越查越 快,我那本字典都翻到非常熟练了,
几乎很每次翻大致就在那几页上,对英文的拼写规律也越来越熟悉。但终究翻
字典耽误时间,所以只是在多次听到同一个词时或 实在重要到影响大致理解
才去查。半年下来,听力感觉就有了,每天还真就用了半小时,既没有复习,也
没有动笔。半年多后,开始尝试听整点播放的快速英语。一 开始很不适应,但
发现如果先听一遍慢速的,再听快速的会好些,因为内容差不多,对内容已经

先有些了解,听个大概还是可以的。另外广播员是同一个人(至今还 记得播音
员的名字是Alan,声音浑厚而有磁性),语气语调相同好适应。开始听慢速时,
还试图在脑子里转成中文去理解,听快速时根本不可能,后来慢慢习惯 听英
文时不再想中文了。比如当时报道美国航天飞机失事,那几天对航天飞机的印
象就非常清楚地是The US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反而不去想中文
了。当时Alan每次报道完在说This is the Voice Of America时,每次都变
个说法,不是强调Voice, 就是拉长Of, 或把America变调,非常有趣,每到这
一句我都跟着模仿,到后来发展到很多句都模仿一下。我还和另一个有同样兴
趣的同学周二晚上一起听英文发布的美国 流行歌曲排行榜(他现在是GE的高
管,没出国留学,但英文相当好)。到高二时,我已经可以流利地用英语交流
了,学校的外语课也不上了,有时还替老师讲课 (当时我们的老师是北大学俄
文的,让他那么大岁数改教英文真够他累的)。有一次,德国电视台来我们学
校采访,学校赶快把教室外墙粉刷一新,食堂把同学的午 饭做得都跟小炒式
的,就为了给人家拍电视。我和当时学校英语小组的几个同学利用机会把这些
弄虚作假的行为都跟那些外国记者全说明了,听得他们直咂嘴。校长 正好走
过,看我们聊得很热闹,还挺高兴地在边上笑,他可听不懂我们说啥,所以我

们也笑。现在想起来还是想笑,等哪天回学校一定要告诉他我们当时在笑什
么。
  
    高三文理分班,很多人都劝我报外语学院,我的反应是:外语自己就能学
会了,还用上学去学?还是学理科以后好找工作。高考那点英文当然很容易
了,全凭语感, 答题非常快,啥语法分析也不用,答案都知道。后来居然不是
满分,一直不服。有道题是 I dreamed ___you.介词填空,我选的是
about,发现标准答案是 of。可我一直认为自己没错,因为听美国之音放的一
个Billy Ocean上榜歌曲题目就叫I Can Dream about You, about应该没
错吧。
  
   上大学了,被获准外语免修,大一就考级,四级考了85分,第二个月考六
级,考了86分(当时全校第一了),学校怀疑此成绩有假还找我谈话,说四级考
85的 六级应该在60左右。我的回答是如果现在考八级,我还会是80分左右,
高不了也不会低。后来他们发现我会说英文才作罢。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并不
喜欢学理 科,于是总跑图书馆看文科的书,当然也看英文小说,把学校图书馆
仅有的几本英文小说借了个遍。一个理工科学校,居然有些很好的书,比如
Steven King的恐怖小说,James Clavell的大班,幕府将军等。后来又流行
Sydney Sheraton,又跑到王府井外文书店二楼“内部书店”去买影印的原
著,所以阅读能力有了明显进步,但就是单词量不高,有太多不认识的单词,
虽然不太影 响大致理解,但离不开字典。可是发现就算查过了,也背不下来,
下次看到觉得眼熟但就想不起。这样混了几年没长进,很是懊恼。直到大学毕
业想出国了,有一天 听了俞敏洪老师的单词课才恍然大悟,原来背单词很容
易,所以几个月的时间,单词就突破15000了,再看书就容易多了。由于听力
突出的好,当时听 TOEFL没一句听不懂的,而且俞老师曾制作过一个卡掉8
秒答题时间的磁带,我发现自己居然不需要这8秒钟也可以答满分。当时俞老
师盛情邀请我去东方大学 (新东方的前身)教听力课,我的回答是:对不起,我
要出国。于是作罢。现在想真是人生机遇擦肩过,但俞老师已经改变了我很
多,已经知足了。托福考 完,637分,当时算高的了。听力是满分,这在当时是
罕见的。后来有个在中央电视台的朋友还请我去做英文播音,我还是那句话:
对不起,俺要出国。当时这样 想:我英文是还可以,但出国的人几年后都会比
我好,自己不出去,等他们回来我就没优势了(谁知出国后才发现不是这样)。
另外我一直向往的自由世界还没见 到,势不甘心。咳,终究还是被美国之音毒
害了。

美国签证被“锯”,在中关村混了几年,从没有机会说外语,偶尔去北图看
个英文录象。后来终于出去了,是移民加拿大。一过海关就出怪事,人家问我
是否是在美 国长大?我说不是啊。问我是否在美国呆过?我说没有啊,头一
次出国。再看我护照很干净,瞪了我一眼让进了。我还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
知道中国人在国外英文 讲成这样的太少。朋友来接我,一见到我就嘱咐我不
要心急,外语要很久才适应,工作要至少半年后才找得到,先安心呆着吧。他
自己在Celestica做流水 线装配,等我适应了可以介绍我去。我没听他的,一
到就开始找工作了,一周内找了到了四份,都是白领职位,没觉得难啊?最后
选了在Aztec计算机公司工 作。一上班又出怪事,发现中午吃饭时自己是坐在
老外一桌,另一桌是中国同事。可他们都来了几年了,我才来,没人歧视我
呀?干吗要分桌?一问才知道,我们的 谈话他们听不懂。这就怪了,我刚来
呀?他们都在这里工作很久了,英文难道不比我好?仔细一问还真是的,我们
闲聊的电影,笑话,音乐等话题,这些中国同事真 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但工
作时的一般交流他们没问题,过了很久我才明白为什么,因为听不懂所以听不
懂嘛。后来出门做计算机网络销售工作,到了一些公司介绍 产品,他们听说我
是中国刚来的,都不相信,因为英文讲得不象。有好事者还打电话回我们公司
去核实,证实我确实刚从中国来后还跟我老板开玩笑说:Z的英文一 定是在中
国经过特种训练的,你们小心不要雇来了个中国间谍。于是中国间谍的外号在
我公司传开了。在公司大家发现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是逗我说英文,因为流利
而且发音准确,但说得有些怪怪,现在想想有点象侯宝林说相声讲的那段人力
车夫瘪着嘴说国语的那个效果:“西四牌楼,你为什么要到那里去?5角钱太
少,我实 在不能答应你的请求啊!”公司的一个销售Jason没事就来教我说脏
话和讲黄笑话,他的目的还是逗我说话。半年之后,没人再逗我了,因为我讲
话习惯跟他们 一样了。我终于体会到了只有自己水平高时,在国外才能提高
更快,周围中国同事几年过去结果英文还那样,工作能应付,但提高很慢。对
了,我出国前中国都没什 么老外,我也从没机会说英语,但一到国外就可以说
得很流畅,所以我不认为需要多练说,自己会用英文思考自然会说。还有件事
当时我感到奇怪,就是看电视电影 脱口秀都没问题,可有个电视剧叫
“Frasier”的,很难懂,于是感到很沮丧。后来问周围外国同事,他们很多居然
说:“You know what Z? I do not understand it either.”这才释怀,才明
白英文的难度层次太多,这些High Brow English不是所有人都懂,老外自
己并不觉得奇怪,而中文却没有明显的这一现象。
  因为自己特殊的英文交流能力,曾帮过一家中国来 的.com公司做路演和
融资谈判。其实他们有翻译,但谈到关键时应付不了,所以要我来救场。在一
次与华尔街来的投资者的成功谈判后,这个.com在纽约上 市了。老板没忘了

我的功劳,分给我一些股票和期权,几个月后市值达25万美圆。很多人都说我
居然如此快实现了移民的美国梦,全靠这口英语。谁知世事无常, 还没等我可
以股票把变现时(有时间限制不能马上卖),就那个“泡沫”了,股票成了废纸,
一夜回到了旧社会。及时调整战略去上学,等东山再起。
  
    02年毕业后回国发展,终于赶上好时机了。碰到老外,有人居然说我是加
拿大口音,听了很得意但也撮火,努力改了一阵,现在好了。但又发现一个怪
事:有时跟 加拿大来的朋友交流,开始双方的口音都很美国,过了一会儿就都
加拿大了,有时大家意识到了也笑笑。感觉这跟东北人说普通话差不多,可以
说得很好,但自己人 在一起一会儿就串味儿了。
  
   一直觉得自己英语学习的过程并不痛苦。但曾经试图把自己的方法教给别
人,却发现很多人试了并不见效。比如听广播查字典,现在美国之音都有CD
盘了,不象我 当时用短波接收“吱吱拉拉”尽是噪音。但发现因为是录音的旧
新闻,大家反而没兴趣听,不象我当初很想听懂美国人在说什么。另外听音查
字典的技巧也不是所有 人都感觉容易的,有的人是听不准,有的人是听准了
但不知如何拼写。另外字典查到的是中文解释,但自己是如何不再想中文而变
成想英文的,一时还很不容易解 释,所以我也就不再向人推荐自己的学习方
法了。后来我用类似的方式学习法语,才100小时就挺有成效的,估计再有
200小时交流就差不多了。
  
  分析:Z的成功固然有其独特的机遇,而且从他的健谈和杂乱的办公桌可以
判断是个比较Audio Learner 学型的人。但取得明显学习效果几个步骤的过
程非常符合语言悉得的原理,所以跟大家重点分享此案例。
  
  -开始用有一定影视情节的Follow Me顺利完成了第一二阶段,又妙在跟完
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尽管遇到困难但没放弃,凑合跟完会比重新换教材效果好
很多,而且不太计较有不懂的部分;
  
  -因为是在关键期以下开始训练语音,所以发音解决了,这倒是成了先天优
势了;
  
  -强烈的兴趣和欲望造成其对听英文广播在心理上的接受和没有焦虑
(Desire and Affective Filter);
  
  -用字典查单个词以提高整体理解性(Bottom-up),不是靠一味无效的多

听。实时和滚动的新闻从整体上比较容易知道大致内容(Top-down)而进一
步提高可理解性,养成了猜测句子意思的好习惯;
  
  -并没有复习,动笔抄写和写纸条背诵,避免了进入费时无效的Rote
Learning;
  
   -先用比较适合的级别(Special English)起步,成功控制可理解性的难度
(Comprehensive Input i+1)。后来提高到快速英语,尽管难度跳跃太大,
最理想是应该能有中间难度,但因为听力内容与慢速时的内容相似,而且同样
在滚动中重复,所以还是有比较 高的可理解性。快速还强迫自己逐渐放弃头
脑中的中文翻译。
  
  -上大学已经在第三阶段里了,免修外语而没回到课堂教学,反而节省了时
间。这阶段靠阅读提高了整体能力,但出现几率低而数量大的单词,再靠自然
听或阅读学习就很难掌握了。巧在又听了老俞的单词课,所以很快突破了。
  
   -出国后,以第四阶段开始的能力在国外复杂的自然语言环境中,很快完
成了第四阶段。因为自己的语言能力高,所以周围的外国人才可能甚至主动用
高级语言去 交流,否则外国同事在工作中怕耽误事,一般主动采用较简单的
语言,反而没机会和他们进行高难度的对话,这也是他的同事进步不大的原因
之一。当然,最后的上 学一定还有帮助,进步最大的应该会是在阅读和写作方
面。
  
  Z的比较轻松的外语学习经历并不神奇,只能说是比较幸运没有走弯路。他
的 方法大家不能够完全照般,但很多地方可以参考。总结他的学习时间:
Follow Me一年半,每天1小时,凑合过了第一二阶段。听美国之音一年半,每
天半小时到1小时,大学时期读一些英文小说和最后老俞的单词课,没经历过
课堂教学的痛 苦当然也没有受到结构化教学的负面影响,自己顺利过了第三
阶段,到此时还没有过英文交流的练习和说英文的机会。到国外自然能交流,
半年左右基本完成第四阶 段,并靠上学完成最后的阅读和写作的提高。Z在国
外上学时参加过两周的商务英语写作班,后来他用英文写作的一些商务案例,
现在是国外几家商学院的教材。

关于Z的英语历程还有件很让人深思的地方:
  
  -如果当年Follow Me节目的后期难度再低一些,比较适合他的级别和进
度,或者影片形式更加容易理解,想必他那后来混着跟下来的每天一个小时的
一年学习会更加有效。
  
   -他在高中毕业时实现流利交流能力后,大学并没有上过英语课,就看了
些小说。阅读练习是在听力实现之后,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但顺序正确,不但
听力实现起 比开始就带着阅读一起来得快,而且在实现听力能力后,阅读的
情况会跟没有听力的人很不同。这时的阅读英文时脑子里是有声音的,效果绝
对不一样。所以在新闻 广播中不出现的那些听力内容,即使没听过,后来也没
有发现障碍。
  
  -毕业后到中关村搞电脑销售,并没有继续学习外语。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外
国人,也没有什么英文电影,所以他很多年也没有学习和练习,但并没有明显
退步和“忘记”英语。出国时都30岁了,却可以立即使用英语,其中一个主要原
因是当时学习英语时并没有使用“记忆”的方式。
  
  -问Z现在英语还有什么问题时,他这样说:听和读没问题了,说的时候一些
错误总难免。但有时状态好时几乎没错误,有时疲倦时错误常出。这一点十分
正常,与语言学家的调查和实验结果相符。
  
   -Z发现在和不同人交流时,自己说英语的水平居然会不同。有时跟英文水
平高的人一起交流时自己发挥超常,有时却是相反,但一般规律是和英国人交
流时发挥 比较差,和比较咄咄逼人的人交流也会比较差。这一体会在高手中
很普遍。另外写作时第一遍写完有不少语法错误,要再看一遍改过,这也很符
合克拉申的监察原 理。
  
  -作为非母语学习,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达到母语水平比如用英文写诗歌
和小说的,除非有人帮忙改写。另外作为非母语的语言学习,最高境界也就是
听力达几乎10分满分,说永远会落后,最高达9分。(想不起哪里有这个10制
的语言能力评测系统了)
  
   -在与很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同学交流后发现,大家有个共同的感觉,
即基本的英语交流应该自己先解决,而在国外解决的主要是和国外生活工作
紧密结合的一 些语言内容以及当地人的一些特殊语言习惯和用法。其中有个
主要内容就是类比analogy和暗喻metaphor的使用。(比 如:
“Comprehensible Input”is the Holy Grail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If you think “learning grammar” is the way, you are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等等)这些语言方式和用法在中文中也很普遍,中文还有成
语。这部分语言应该在高级阶段再进行学习,而在国外的实际情景交流和应用
中进步会比较明显。另外语 言中有很强文化特点的成分在国外比较容易体会
和学会应用。当然这些都已经是第四阶段的内容了,我们后面再讨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