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1. /dev/sda 设备之所以是a,不是由插槽决定的,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定的,而很多主板的插槽顺序就是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因此才会把第一个插槽上的硬盘命名为/dev/sda 。
  2. sda3 中的3表示编号为3的分区,而不能判断sda设备上已经存在了3个分区 。
  3. hd

1 挂载硬盘

  1. 磁盘分区
fdisk /dev/sdb
  1. 格式化
#格式化分区为 xfs 文件格式
mkfs.xfs /dev/sdb1
#格式化分区为 swap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b1
  1. 挂载
mkdir /newFS
#挂载硬盘
mount /dev/sdb1 /newFS
#挂载交换分区
swapon /dev/sdb1
  1. 查看
df -h
du -sh /newFS

挂载所有在/etc/fstab中定义的文件系统

mount -a

卸载指定的硬盘

umount /dev/sdb

在/etc/fstab中定义添加将/dev/sdb1分区挂载到/newFS目录

/dev/sdb1	/newFS	xfs		defaults	0	0

lsblk (巧记:老是不离开)

df -lh 查看系统整体磁盘使用情况

[root@feng201 ~]# df -l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1.9G     0  1.9G   0% /dev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tmpfs                    1.9G   12M  1.9G   1% /run
tmpfs                    1.9G     0  1.9G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36G  7.8G   28G  22% /
/dev/sda1                297M  133M  165M  45% /boot
tmpfs                    378M     0  378M   0% /run/user/0
/dev/sdb1                991M  2.6M  922M   1% /mnt

df 查看指定目录的磁盘占用情况

du -h /目录

du -hc --max-depth=1 /目录
ls -l /etc/ | grep "^-" | wc -l

ls -l /etc/ | grep "^d" | wc -l

ls -lR /etc/ | grep "^d" | wc -l

创建一个RAID10
[root@michael ~]# mdadm -Cv /dev/md0 -a yes -n 4 -l 10 /dev/sda /dev/sdb /dev/sdc /dev/sdd
[root@michael ~]# mkfs.ext4 /dev/md0
[root@michael ~]# mkdir /RAID
[root@michael ~]# mount /dev/md0 /RAID
[root@michael ~]# df -h
[root@michael ~]# adadm -D /dev/md0
[root@michael ~]# echo "/dev/md0 /RAID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2 Logical Volume Manager

  • 挂载逻辑卷
    1)让新添加的硬盘支持LVM技术
    [root@michael ~]# pvcreate /dev/sdb /dev/sdc
    2)将两块硬盘加入到storage卷组中
    [root@michael ~]# vgcreate storage /dev/sdb /dev/sdc
    3)查看卷组的状态
    [root@michael ~]# vgdisplay
    4)切割出一个约150MB的逻辑卷设备
    [root@michael ~]# lvcreate -n vo -l 37 storage
    [root@michael ~]# lvcreate -n vo -L 150M storage
    5)
    [root@michael ~]# lvdisplay
    6)格式化,挂载(/dev/卷组名称/逻辑卷名称)
    [root@michael ~]# mkfs.ext4 /dev/storage/vo
    [root@michael ~]# mount /dev/sorage/vo /myLvm
    7)查看挂载状态,并写入到配置文件使其永久生效
    [root@michael ~]# df -h
    [root@michael ~]# echo "/dev/storage/vo /myLvm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 扩容逻辑卷
    1)
    umount /myLvm
    扩展至300MB
    检查磁盘完整性,并重置硬盘容量
    重新挂载硬盘设备并查看挂载状态

  • 缩小逻辑卷

  • 删除逻辑卷

3 /etc/fstab文件

/etc/fstab文件的作用

磁盘被手动挂载之后都必须把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这个文件中,否则下次开机启动时仍然需要重新挂载。系统开机时会主动读取/etc/fstab这个文件中的内容,根据文件里面的配置挂载磁盘。

挂载的限制

1、根目录是必须挂载的,而且一定要先于其他mount point被挂载。因为mount是所有目录的跟目录,其他木有都是由根目录 /衍生出来的。
2、挂载点必须是已经存在的目录。
3、挂载点的指定可以任意,但必须遵守必要的系统目录架构原则
4、所有挂载点在同一时间只能被挂载一次
5、所有分区在同一时间只能挂在一次
6、若进行卸载,必须将工作目录退出挂载点(及其子目录)之外。

/etc/fstab文件中的参数

[root@hadoop100 ~]# cat /etc/fstab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Fri Jan 28 05:48:36 2022
#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
UUID=4c90caf6-44e4-48fd-9ad3-8b815ad069ad /                       ext4    defaults        1 1
UUID=f46d7ed3-e3a4-4111-bd87-fb4a754d2139 /boot                   ext4    defaults        1 2
UUID=a6f57ca4-f414-43ee-a102-39e970fe4741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cdrom                    /media/cdrom                    iso9660    defaults        0 0

看到/etc/fstab一共有六列:

第一列 Device
磁盘设备文件或者该设备的Label或者UUID
1)查看分区的label和uuid
Label就是分区的标签,在最初安装系统是填写的挂载点就是标签的名字。可以通过查看一个分区的superblock中的信息找到UUID和Label name。
例如我们要查看/dev/sda1这个设备的uuid和label name
[root@wpg u02]# dumpe2fs -h /dev/sda1
dumpe2fs 1.35 (28-Feb-2004)
Filesystem volume name: /boot //这个就是Label name
Last mounted on:
Filesystem UUID: 3b10fe13-def4-41b6-baae-9b4ef3b3616c //UUID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has_journal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needs_recovery sparse_super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Filesystem state: clean
简单点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命令来查看

[root@wpg u02]# blkid /dev/sda1
/dev/sda1: LABEL=“/boot” UUID=“3b10fe13-def4-41b6-baae-9b4ef3b3616c” SEC_TYPE=“ext3” TYPE=“ext2”
2)使用设备名和label及uuid作为标识的不同
使用设备名称(/dev/sda)来挂载分区时是被固定死的,一旦磁盘的插槽顺序发生了变化,就会出现名称不对应的问题。因为这个名称是会改变的。
不过使用label挂载就不用担心插槽顺序方面的问题。不过要随时注意你的Label name。
至于UUID,每个分区被格式化以后都会有一个UUID作为唯一的标识号。使用uuid挂载的话就不用担心会发生错乱的问题了。

第二列 Mount point
设备的挂载点,就是你要挂载到哪个目录下。
第三列 filesystem
磁盘文件系统的格式,包括ext2、ext3、reiserfs、nfs、vfat等
第四列 parameters
文件系统的参数
Async/sync 设置是否为同步方式运行,默认为async
auto/noauto 当下载mount -a 的命令时,此文件系统是否被主动挂载。默认为auto
rw/ro 是否以以只读或者读写模式挂载
exec/noexec 限制此文件系统内是否能够进行"执行"的操作
user/nouser 是否允许用户使用mount命令挂载
suid/nosuid 是否允许SUID的存在
Usrquota 启动文件系统支持磁盘配额模式
Grpquota 启动文件系统对群组磁盘配额模式的支持
Defaults 同事具有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等默认参数的设置

第四列:能否被dump备份命令作用
dump是一个用来作为备份的命令。通常这个参数的值为0或者1
0 代表不要做dump备份
1 代表要每天进行dump的操作
2 代表不定日期的进行dump操作

第六列 是否检验扇区
开机的过程中,系统默认会以fsck检验我们系统是否为完整(clean)。
0 不要检验
1 最早检验(一般根目录会选择)
2 1级别检验完成之后进行检验

  • 3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