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硬盘
- 物理组成
硬盘由很多硬盘片组成,每个硬盘片上都由一个磁头组成,进行该硬盘盘片的读写工作,当磁头固定不动,磁盘盘片旋转一周所走的轨迹就是磁道。 - Filesystem
主引导扇区(Master Boot Recorder,MBR):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最最重要的位置,它记录了所有硬盘的分隔信息以及启动时可进行启动管理程序的写入等等。它的限制就在于它不够大,不足以储存所有的信息,仅能够提供最多4个分区的记忆,这就是主分区(P)和扩展分区(E)数量之和最多只能有4个的原因。
块(Block):文件在磁盘中会被存储为一个固定大小的块中,即Block,其大小一般为2的次方。另外,由于磁盘的扇区物理量一般是0.5K(512BYTES),所以Block通常设定为0.5k的整数倍。如ext2预设Block为4 k,当一个文件为1k时,剩下3k会被浪费。 - superblock
进行磁盘分区时,每个磁盘分区就是一个文件系统(filesystem),而每个文件系统起始位置的Block就称为superblock。 - inode:
系统分区
这个是硬盘结果决定的,逻辑分区理论上还可以分32个
- 格式化
格式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清除数据(当然的确能把数据清空),而是为了写入文件系统。
问题:格式化干了什么?
答案:(1)把文件系统分为一个个块(每个块为4k);(2)分区列表,即inode表
- 设备文件名
- 分区表示
逻辑分区只能从5开始,
- 分配的建议
下面图加以理解
- 为什么要分区
1. 系统的安全性
因为每个分区的数据是分开的,不会相会影响,比如你重新装系统,C盘的重装只会影响C盘,并不会影响其他D,E盘等。
2. 系统的效能考虑
读取数据时更容易查找。
查看硬盘或目录的容量
- df -[ikm] 显示当前磁盘空间的指令。
i:使用i-nodes显示结果
k:使用kBytes显示结果
m:使用Mbytes显示结果 - du -[abckms] 目录名称
默认是列出当前所在目录的文件容量。
a: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值
b:列出的值以bytes输出
c:最后求和total
k:列出的值以KB输出
m:MB
s:只列出求和的值
硬盘的挂载
- 挂载命令mount [-t 文件系统] [-o设备选项] 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
选项: -t文件系统,加入文件系统类型来指定挂载的类型,可以使ext3,ext4、iso9600(光盘)等
-o特殊选项 指定挂载的额外选项。如下图:
例1:mount 查看系统中已经挂载好的设备
例2:mount -a 依赖配置文件/etc/fstab(这个文件是开机自动挂载的文件)的内容自动挂载。
例3:
记得改回来,要不然影响系统启动
- 挂载光盘步骤
其中光盘设备名为/dev/sr0(建议用这个)或为/dev/cdrom(软链接),挂载完成后进入 /mnt/cdrom进去看看就有光盘了,其实以上光盘光盘的iso9660可以省略,因为系统知道/dev/sr0为光盘、
光盘用完以后一定的卸载,如下
- U盘的挂载
一般来说U盘是sdb1
1. vfat说的就是fat32文件系统
2. 若想Linux支持NTFS,得重新编译内核再加上NTFS的驱动。
3. 安装其他的软件ntfs-3g。但就是这样还是只读的,不可写,没有,实际上是用网络传输的。
关于挂载,更详细见Linux下使用U盘
- 开机流程和主引导分区(MBR)
首先BIOS就是在开机的时候计算机系统会主动执行的第一个程序了。
- BIOS的作用:BIOS会分析计算机里有哪些存储的设备,具体说,以硬盘为例,BIOS会依据使用者的设定去去的开机的硬盘, 并到该硬盘读取第一个扇区MBR的位置,此时BIOS的工作就完成了。
- 总计下整个开机流程到操作系统之前癿动作
(1)BIOS:开机主机执行的第一个程序
(2)MBR:内含Boot Loader
(3)开机管理程序(Boot Loader):一个可以读取内核文件来执行的软件。
(4)核心:开始启动操作系统了
由以上可知道,**BIOS和MBR都是硬件本身会支持的功能。**Boot loader则是操作系统安装在MBR上面癿一套软件。下面看图,这部分比较长知识。就直接贴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