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七层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
控制层面:上三层
- 应用层:人机交互的接口
- 表示层:编码—>二进制
- 会话层:针对传输的每一种数据建立一条连接
-
数据层面:下四层
- 传输层:区分流量、定义数据传输方式(TCP、UDP)
- 网络层:通过IP地址进行逻辑寻址
- 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 物理层:传输比特流;定义了物理特性;
二、TCP/IP五层模型:
(1)物理层:
传输比特流;规定物理特性;
集线器—HUB:
1.安全问题:在同一集线器下使用的设备,如果A设备要发包给B设备,其他设备也能收到A发出的包;
2.延时问题:加入A设备给B设备发数据包,因为集线器,A要给所有设备发包,其他设备也会收到这样的无效数据,如果A发的数据包过多,其他设备就会有延时;
3.地址问题:发数据包的时候需要用到 MAC地址;
4.冲突问题:
(1)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2)冲突域:连接在同一根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集合;
中继器:
中继器(RP repeater)又称转发器,主要功能是将信号整形并放大再转发出去,以消除信号经过一长段电缆后,因噪声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失真和衰减,使信号的波形和强度达到所需要的要求,进而扩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