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流体操控:微泵、微阀和混合器

 

微流控设备中流体控制方法从原理上可分划分为两类:

(1). 借助于微观领域显著的物理现象,如表面张力和毛细作用,这一类方法称为被动式流体操控

(2). 依靠于外加动力,如外接流体泵,进行流体控制,这一类方法称为主动式操控;目前常见的流体泵驱动类型包括 电动、磁流体动力 和 电渗流等,此外,依靠离心力驱动流体运动的方法也属于主动式操控。

可以说,泵是流动系统的中枢,在实验室内构建以微流控芯片为核心的检测平台常常会使用外接流体泵装置,其优点在于对流体的控制精确且稳定,可以执行复杂的程序化动作。然而,在开发便捷式移动设备的研究中外接流体泵无疑会大大削弱芯片的便捷性能,而且由管路延伸造成的死体积将对待测样品造成巨大浪费。

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微泵的集成可直接客服上述缺点。

目前文献已报道相当多的在芯片上实现微泵集成的案例,根据泵的动力来源不同,流体泵可以分为:

(1). 被动式微泵

      被动式微泵依据原理是液体的毛细作用。

(2). 主动式微泵

      主动式微泵的泵动原理更加多样化,包括电渗流、电化学(电解)、气蠕动、声波、静电力和磁力等。

      这些驱动方式各有特点,如电渗流驱动的流体速度恒定,通过改变电极极性可以便捷地逆转流体方向。由于不含有进行往复机械运动的组件,电渗流泵更易于集成在微流控芯片中;

      电化学微泵依靠电解水产生的气泡驱动流体前进;

      气动泵则是通过控制压力造成通道一侧薄膜形变来调控下层流体流动;

 

泵为流动系统提供了所需的动力,阀则负责控制流体的通断和流动方向;

按照微阀开合的原理可以将 微阀分为:

(1). 被动式微阀

      被动式微阀指的是不依靠机械力开合的阀门,其典型例子包括舌状阀、隔膜阀及扩散阀;

(2). 主动式微阀

       主动式微阀则需要依靠机械力进行开合,其原理有压电作用、热力气动、静电作用和电磁作用。目前由PDMS材料制作的气动软薄膜微阀是在微流控设备中应用最多的微阀;

 

在微流体领域,层流和通道的微小尺度使得溶液只能通过扩散方式进行混合,混合速度往往非常缓慢。这一现象不利于流体之间的混合,却为形成微流控通道内的浓度梯度提供思路。

促进流体混合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制造对流和缩短扩散距离。例如,通过在通道内部设计几何突起结构可以有效增加流体中的乱流,从而促进溶液混合。此外,也可以通过施加外部动力的方法增加湍流成分。

 

 

参考文献:

[1]. 微流控芯片细胞分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本公众号后续将持续分享 基于单细胞微流控PCR相关的前沿文章;主要分:

(1). 基于液滴技术的单细胞微流控PCR技术

(2). 基于微泵微阀技术相关的单细胞微流控PCR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