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建基础构架
先用八边圆柱体建出古楼的柱子以及房檐, 其中的细节操作所用到的知识点就是线的连接,
熟悉掌握线的连接以及物体的放大和缩小,可以更好的对模型构建的理解
二.构建房檐
-
创建基本形状
- 在建模软件中,使用基本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或曲线工具创建房檐的基本形状。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平面开始,然后通过拉伸、旋转、扭曲等操作来形成房檐的轮廓。
- 根据参考资料,调整房檐的尺寸、比例和坡度,使其与实际的古楼房檐相符合。
-
细化模型
- 使用多边形建模工具或细分曲面工具对房檐进行细化和调整。可以添加更多的细节,如檐口的曲线、滴水的形状、瓦片的纹理等。
- 对于复杂的装饰元素,可以使用雕刻工具或布尔运算来创建。例如,可以使用雕刻工具在房檐上雕刻出花卉、动物等图案,或者使用布尔运算将一个装饰件与房檐进行合并。
-
添加材质和纹理
- 为房檐模型添加材质和纹理,以增强其真实感。可以选择适合古楼风格的材质,如木材、瓦片、石材等,并调整材质的颜色、光泽度、反射率等参数。
- 使用纹理贴图可以为模型添加更多的细节,如瓦片的纹理、木材的纹理等。可以通过拍摄真实的材料照片或在网上搜索纹理资源来获取纹理贴图。
三.门的制作
-
分析门的结构
- 将古楼门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如门框、门扇、门闩、装饰等。确定各个部分的大致形状和比例关系。
- 确定建模方法
- 根据门的复杂程度和个人建模习惯,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常见的建模方法有多边形建模、NURBS 建模、雕刻建模等。
-
建立门框
- 使用建模软件中的基本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创建门框的大致形状。根据参考资料调整门框的尺寸、比例和角度。
- 使用编辑多边形工具或其他建模工具,对门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调整,添加细节如门框的厚度、边缘的倒角等。
-
制作门扇
- 同样使用基本几何体创建门扇的形状。注意门扇的尺寸要与门框相匹配。
- 为门扇添加细节,如门板的纹理、装饰图案等。可以使用雕刻工具或贴图来实现。
四.整体的调整
逐层添加楼层,确保每层的高度和宽度符合参考资料,使用布尔运算或多边形编辑工具,创建门窗和其他开口,对整体进行调整,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
五.渲染
- 设置灯光
- 添加主光源、辅助光源和环境光,模拟自然光照效果。
- 调整灯光的强度、颜色和阴影类型,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 渲染设置
- 选择合适的渲染器(如 V-Ray、Arnold 等),进行渲染设置。
- 调整渲染参数,如分辨率、采样率等,获得高质量的渲染效果。
六、环境建模
- 添加周围环境
- 如图中的金黄色树木和凉亭,使用相同的建模方法创建周围环境。
- 确保环境元素的风格与古楼相匹配。
七、后期处理
- 合成和调整
- 将渲染好的图像导入到后期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中进行合成和调整。
- 调整色彩、对比度和亮度,添加背景和特效。
古楼主要体现出:
- 精湛的建筑技艺:
- 结构精巧:古楼在结构设计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平。例如,中国古代的木构架结构在古楼建筑中应用广泛,通过梁、柱、枋等构件的巧妙组合,形成了稳定且富有弹性的框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像应县木塔,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和地震考验仍屹立不倒,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对木结构的精湛掌握。
- 细节精致:古楼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在斗拱、飞檐、栏杆、门窗等部位都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不仅具有支撑屋顶的实际功能,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其形状各异、工艺复杂,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飞檐则形如飞鸟展翅,既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度,又有利于排水和采光;门窗的雕花、栏杆的纹饰等也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图案精美、寓意深刻。
- 深厚的文化内涵:
- 哲学思想:古楼的布局和设计往往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比如,讲究对称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 “中庸”“中正” 思想,给人以庄重、稳定的感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体现了 “天人合一” 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历史文化:古楼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座古楼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故事,可能与某个历史事件、人物或文化传统相关联。例如,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文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精神成为了岳阳楼的文化内涵之一;黄鹤楼则与崔颢、李白等文人墨客的诗词创作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
- 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古楼具有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江南地区的古楼多为白墙黑瓦、小巧玲珑,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北方地区的古楼则更加雄浑大气、庄重厚实,反映了北方文化的豪迈奔放。而且,古楼的建筑材料、装饰风格等也会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闽南地区的古楼常使用红砖、白石等材料,具有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