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基于OBE与TBL融合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索——以人教版“摩擦力”为例
黄家杰;刘卫;焦政翰;唐伟; 1-6
同课异构助力优化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路径
赵雄飞;童朝阳; 7-9《湖南中学物理》投稿:cn7kantougao@163.com
五味课堂:“双减”政策下物理课堂教学转型的路径——以“声音的三个特征”教学为例
庄中木;朱新培;刘信生; 10-14
高中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陈野; 15-17+68
发掘“全民抗疫”中的情境素材 促进物理核心素养达成
汪钰轩;周凤雏;杨瑞华; 18-21+9
角色扮演法在高中物理学史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例
冷明珠; 22-25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
杨文静;赵汝木; 26-30
物理教学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以“动能动能定理”为例
赵浩然; 31-34
理趣课堂的建构:体验融趣 探究寓理 理趣为用——以“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为例
杨诗童;王佳宁;孙锦如;王强; 35-38+57
深入理解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邱洁;辛建军; 39-40
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宇宙航行”为例
厉梅;王江涛;崔彬;杨玉平; 41-44
基于科学建模的“静电的防止与利用”教学设计
黄金活;邢红军; 45-48+64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齐利;侯恕; 49-52+14
实验教学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以“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例
田鑫;任亚杰;李洋; 53-57
实验研究
自制水波实验教学仪器
马顺存;刘建军; 58-60
学科融合
从2022年福建中考物理试题看跨学科融合
余丹娜;林鸿辉;陈志华; 61-64
如何创设指向物理大概念的情境问题——以体育运动素材为例
李子根;彭晓春; 65-68
从物理视角赏析足球运动的魅力
苏茂青;张凯凯;曹海霞; 69-72
考试评价
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启示——以2022年湖南5市州中考试题为例
王海轮; 73-77
复习考试
把握试题特点 明确备考方向——2023年湖南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与2024届复习备考策略
覃孔敏; 78-79+14
新高考“能量和动量”部分试题赏析和备考建议
马旺国; 80-83
积诚泮群疑 实践激众媮——兼谈2022年重庆高考物理卷第16题的习题实验化
刘洋; 84-87
恒星的演化:2023年高考湖南卷第4题的溯源与解读
段石峰; 88-89+87
不唯书 只唯实——高考题中隐藏的肥皂膜截面真实形状
叶卫国; 90-91
解题研究
双平衡位置的互换解滑动摩擦力作用下的振动问题——以第35届全国物理竞赛复赛一题为例
周启勇; 92-93+34
基于图像法巧解动量守恒问题
黄庆元;丁宗星; 94-96+83
匀质柔绳竖直运动的几个问题
周敏; 9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