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杂志汉字文化杂志社汉字文化编辑部2022年第11期目录

汉字文化杂志汉字文化杂志社汉字文化编辑部2022年第11期目录
语言文字大论坛
    汉字形体的演变与发展探究

    马晓锐; 1-3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礼记·学记》中“喻”的用法及其现实教学应用研究

    袁雨帆;郝英婕; 4-6
    浅论古人的姓、氏、名、字、号、爵、谥

    黎若楠;张丹玲;李锶宛; 7-9
    试论书手对汉代简帛文字混同产生的影响

    曾思梦; 10-11+14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所录“古文”研究

    宋睿;田华;沈文雅; 12-14
    半喻式形容词的结构与喻素的语义特点

    张轶菲; 15-18
    浅析消除语句歧义的方法

    王旖; 19-21
    是误用还是重新构词

    朱夏蔚; 22-24
    论南北方言差异

    高清青; 25-26
    潍坊方言中合音词“张”和“酿”的用法比较

    汲子樱; 27-28
    酒泉方言中的动量词“卡”

    范琳琳; 29-31
    温州方言“走”的多功能用法

    郑朱涵;黄楠楠; 32-34+48
大学语文建设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当代使命

    刘相宇; 35-37
    语文学科与五育融合的意义、要素与运用

    熊琪扬; 38-40
    新文科视野下本科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刍议——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范秀君; 41-42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分析

    马君; 43-45
    高校线上教学的调查研究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

    张新鸽; 46-48
    汉语语言学的个性化时代需求

    戎建廷;任晓霏; 49-50
    基于“概念语法隐喻”认知理据看其对二语习得能力的构建

    白雅; 51-52
    河北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李文杰;李东伟; 53-55
    《史记》“太史公曰”文学研究

    徐家文; 56-57
    曹植体物赋艺术特色论

    李家洁; 58-60
    李贺诗歌意象探析

    李兴; 61-63
    《诗经》婚恋诗中女性类型分析

    孙思琦;李莉; 64-65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探析

    王淳婷; 66-68
    浅析《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色

    姜波; 69-70
    来华留学生仓颉造字文化主题研学活动探索

    李寒冰; 71-73
    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应对措施

    张立颖; 74-75
    传媒视域下德国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研究

    吕冬婷; 76-78
    新媒体视阈下的中日汉字交流历时研究——以“颜”为例

    韩心怡;汪然; 79-80
    对日汉字词的教学建议

    王雪晨; 81-83
    汉字的文化因素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影响研究

    陈小帆; 84-85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启示

    王俊丹; 86-87
汉字与历史文化
    “菜”字的词义演变探微

    林心怡; 88-90
汉语文教学
    元认知策略在古诗词情境教学中的应用与培养

    司马文欣; 91-92
    可视化语义图示工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倩倩;田良臣; 93-95
    浅谈闽南方言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吴悠;赵峰; 96-98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路径探析

    林倩余; 99-101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赵雪闽; 102-103
    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化传播研究

    李其军; 104-105+108
    IBMYP中学项目融合语言与文学学习指导编写理念与实践

    王肖玥;李晔;张维志; 106-108
    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以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

    裴晶晶; 109-111
    汉字字形规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光;于海杰;于雅男; 112-113+120
    论线上教学环境下本族教师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

    王安琪; 114-115
讨论与争鸣
    高级水平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泛义动词“弄”习得研究

    张忆南; 116-120
评析
    祥林嫂“失语”原因探析——从重复叙事谈起

    席昳旻;许晓瑜; 121-123
    汪曾祺《受戒》中的“空白”

    尤心怡;仲影丽; 124-125
    刘震云新世纪小说的反讽艺术

    班宇佳; 126-127
    汤成难《摩天轮》主题意蕴探究

    戴洵; 128-130
    浅析汪曾祺《戴车匠》的叙事艺术

    于琼; 131-133
语言比较研究
    中国汉字文化对日语汉字造词的影响及其汉译策略

    杨本明;汤尔昊; 134-136
    “生生之谓译”视角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杨益晨;李凤萍; 137-139
    英汉对比视角下王佐良的散文翻译研究——以《论读书》为例

    何方林;唐丽君; 140-141
    英译汉词序调整的方法探究

    周雪峰; 142-143
    汉英人称与物称主语使用对比——以《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毕飞宇卷》为例

    陈玲玲; 144-146
    “三维”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土家族《摆手歌》英译本为例

    吴慧慧; 147-149+155
    诗歌《黑女人》汉译中译者主体性对比探究

    杜会会; 150-152
    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分析——以美剧《致命女人》第一季字幕翻译为例

    丛田田; 153-155
    原型范畴理论对“mouth”一词多义的解释

    胡颖; 156-158
计算语言
    基于VR技术的二语习得教学研究——以词汇教学为例

    顾思苇; 159-160
美育与文化
    从孔子名称看中国文化

    卢欢; 161-163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效性研究

    张楠; 164-167
    在传统文化启示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王若楠; 168-169
    试析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融入路径

    王亚稚;张立邦; 170-171
    助力高校教学工作与传统文化融合路径探析

    郭锴; 172-174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创作类型及美学特征

    王梦;杨守县; 175-176+179
    高校艺术文化资源对中小学美育建设的实践探究——以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

    徐润洁;张静仪;贾立壮; 177-179
    “两江四湖”景桥的命名方式及文化内涵

    赵海霞; 180-182
    传统龙文化在当下艺术形式中的审美品味

    苗深远; 183-184
文道纵横
    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现代审视

    戴程; 185-187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及其路径探析

    殷开林;王一钦; 188-190
    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及其传承路径研究

    周颖;沈杰; 191-192+195
    探析文化结构视角下家文化与当代优良家风建设

    徐闻; 193-195
    优秀传统家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李双凤; 196-198
彩页
    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骆建华作品

    骆建华; 199-20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