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电子在四维空间首次被捕获,量子科技再创极限!

最近,一个物理学上的突破被实现了:一种难以捉摸的电子行为终于在更普遍的电子活动中被区分和识别。

这一成就源于日本爱媛大学Ryuhei Oka领导的科研团队,他们在一种名为双(亚乙基二硫)-四硫杂戊烯(bis(ethylenedithio)-tetrathiafulvalene)的超导体中成功测量到了被称为“狄拉克电子”的独特电子状态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材料进展》杂志上,标志着科学界在理解复杂电子系统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图片

含有狄拉克费米子(DF)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特性,已被广泛研究。此次实验提出的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呈现这种三维(3D)带状结构的重要且易于理解的信息和与温度无关的电阻率特性

图片

超导体、半导体以及拓扑材料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潜在应用方面。然而,我们对这些材料的本质及其行为模式还存在许多未知之处。

所谓的狄拉克电子,是在特定条件下呈现出的普通电子的一种独特状态,需要依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来理解它们的量子行为。在这种情形下,原子的叠加效应使得某些电子处于一种异常的状态,这让它们能在材料中以极高的能效进行“跳跃”。

这些电子因其特殊的存在条件而表现得仿佛没有质量,这使得它们的行为更像是光子,并能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振荡。

大约一个世纪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通过其方程预测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在石墨烯等多种拓扑材料中观测到这种狄拉克电子。

尽管如此,要充分利用狄拉克电子的潜力,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理解它们。这正是物理学家当前面临的挑战所在。由于狄拉克电子与普通电子共存,要准确地检测和测量这两种电子中的任意一种都非常困难。

这项突破性发现在我们理解拓扑材料的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拓扑材料是一种具有独特特性的量子材料,其内部表现为电子绝缘体,而表层则呈现出导电性。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这类复杂材料内在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图片

狄拉克电子系统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锥形电子结构,而普通材料则是圆形电子结构。这次研究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两种极端电子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利用电子自旋共振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观察材料

图片

在这一创新实验中,Oka及其团队通过运用电子自旋共振这一特性,开创了探测狄拉克电子的新方法。

电子作为自旋的带电粒子,其旋转的电荷分布使它们呈现磁偶极子的特性。因此,当在材料中施加磁场时,这些磁场就会与其中的未成对电子自旋相互作用,进而改变它们的自旋状态。

这项技术的应用,使物理学家得以观测和探测未成对的电子。正如Oka团队所揭示的,这项技术不仅能直接观察双(亚乙基二硫)-四硫杂戊烯中的狄拉克电子,还能将它们与传统电子(属于不同自旋系统)区分开。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要全面理解狄拉克电子,需要考虑四个维度:其中包括传统的三个空间维度,即x、y、和z轴,以及作为第四维度的电子能级

图片

不同取向(θ,j=0和90°)和不同旋转轴(b轴和c轴)之间随T变化的ESR光谱比较

图片

α-ET2I3(单晶,296K)的部分ESR光谱

“由于三维的带状结构无法在四维空间中得到完整描述,”研究人员在论文中阐述:“我们提出的分析方法,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揭示这些复杂结构的关键和易于理解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是传统方法所无法揭示的。”

通过在这些维度上对狄拉克电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团队揭示了一些之前未知的特性。它们的运动速度并非固定,而是受到材料内部温度和磁场角度的影响。

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狄拉克电子行为的又一重要线索,这对于未来技术中利用这些特性的潜力意义重大。

参考链接:

[1]https://www.sciencealert.com/light-speed-electrons-discovered-moving-in-4-dimensions-for-the-first-time

[2]https://phys.org/news/2024-03-photon-electrons-dimensional-world-real.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