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数据结构】并查集

并查集

1. 并查集原理

在一些应用问题中,需要将n个不同的元素划分成一些不相交的集合。开始时,每个元素自成一个单元素集合,然后按一定的规律将归于同一组元素的集合合并。在此过程中要反复用到查询某一个元素归属于哪个集合的运算。适合于描述这类问题的抽象数据类型称为并查集(union-findset)。

比如:某公司今年校招全国总共招生10人,西安招4人,成都招3人,武汉招3人,10个人来自不同的学校,起先互不相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团体,现给这些学生进行编号:{0, 1, 2, 3,4, 5, 6, 7, 8, 9}; 给以下数组用来存储该小集体,数组中的数字代表:该小集体中具有成员的个数。(负号下文解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毕业后,学生们要去公司上班,每个地方的学生自发组织成小分队一起上路,于是:西安学生小分队s1={0,6,7,8} ,成都学生小分队s2={1,4,9},武汉学生小分队s3={2,3,5}就相互认识了,10个人形成了三个小团体。假设右三个群主0,1,2担任队长,负责大家的出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趟火车之旅后,每个小分队成员就互相熟悉,成为了一个朋友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出:编号6,7,8同学属于0号小分队,该小分队中有4人(包含队长0);编号为4和9的同学属于1号小分队,该小分队有3人(包含队长1),编号为3和5的同学属于2号小分队,该小分队有3个人(包含队长1)。

仔细观察数组中内融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数组的下标对应集合中元素的编号

  2. 数组中如果为负数,负号代表根,数字代表该集合中元素个数

  3. 数组中如果为非负数,代表该元素双亲在数组中的下标

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西安小分队中8号同学与成都小分队1号同学奇迹般的走到了一起,两个小圈子的学生相互介绍,最后成为了一个小圈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0集合有7个人,2集合有3个人,总共两个朋友圈。

通过以上例子可知,并查集一般可以解决一下问题:

  • 查找元素属于哪个集合
    • 沿着数组表示树形关系以上一直找到根(即:树中元素为负数的位置)
  • 查看两个元素是否属于同一个集合
    • 沿着数组表示的树形关系往上一直找到树的根,如果根相同表明在同一个集合,否则不在
  • 将两个集合归并成一个集合
    • 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并
    • 将一个集合名称改成另一个集合的名称
  • 集合的个数
    • 遍历数组,数组中元素为负数的个数即为集合的个数。

2. 并查集实现

namespace yj
{
	class UnionFindSet
	{
	public:

		UnionFindSet(int sz)
			:_set(sz,-1)
		{

		}

		int FindRoot(int x)    // 查找元素所在集合(根)
		{
			while (_set[x] >= 0)
				x = _set[x];

			return x;
		}

		void Union(int x1, int x2)  // 合并两个集合
		{
			int root1 = FindRoot(x1);
			int root2 = FindRoot(x2);

			// 两个元素已经在同一集合 => 不用合并
			if (root1==root2)
				return;

			if (root1 != root2)
			{
				_set[root1] += _set[root2];
				_set[root2] = root1;
			}
		}

		int SetCount()  // 集合的个数(数组中负数的个数)
		{
			size_t count = 0;
			for (size_t i = 0; i < _set.size(); ++i)
			{
				if (_set[i] < 0)
					++count;
			}
			return count;
		}

	private:
		std::vector<int> _set;
	};
}

测试:

void testUFS()
{
	UnionFindSet u(10);

	u.Union(0, 6);
	u.Union(6, 7);
	u.Union(7, 8);

	u.Union(1, 4);
	u.Union(4, 9);

	u.Union(2, 5);
	u.Union(5, 3);

	std::cout << u.SetCount() << std::endl;

	u.Union(0, 1);
	std::cout << u.SetCount() << std::endl;
}

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合并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0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Data Structure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in C++, Second Edition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预备知识 第1章 C++回顾 1.1 引言 1.2 函数与参数 1.2.1 传值参数 1.2.2 模板函数 1.2.3 引用参数 1.2.4 常量引用参数 1.2.5 返回值 1.2.6 重载函数 1.3 异常 1.3.1 抛出异常 1.3.2 处理异常 1.4 动态存储空间分配 1.4.1 操作符new 1.4.2 一维数组 1.4.3 异常处理 1.4.4 操作符delete 1.4.5 二维数组 1.5 自有数据类型 1.5.1 类currency 1.5.2 一种不同的描述方法 1.5.3 操作符重载 1.5.4 友元和保护性类成员 1.5.5 增加#ifndef、#define和#endif语句 1.6 异常类illegalParameterValue 1.7 递归函数 1.7.1 递归的数学函数 1.7.2 归纳 1.7.3 C++递归函数 1.8 标准模板库 1.9 测试与调试 1.9.1 什么是测试 1.9.2 测试数据的设计 1.9.3 调试 1.10 参考及推荐读物 第2章 程序性能分析 2.1 什么是程序性能 2.2 空间复杂度 2.2.1 空间复杂度的组成 2.2.2 举例 2.3 时间复杂度 2.3.1 时间复杂度的组成 2.3.2 操作计数 2.3.3 最好、最坏和平均操作计数 2.3.4 步数 第3章 渐近记法 3.1 引言 3.2 渐近记法 3.2.1 大Ο记法 3.2.2 渐近记法Ω和Θ 3.3 渐近数学(可选) 3.3.1 大O记法 3.3.2 Ω记法 3.3.3 Θ记法 3.3.4 小ο记法 3.3.5 特性 3.4 复杂度分析举例 3.5 实际复杂度 3.6 参考及推荐读物 第4章 性能测量 4.1 引言 4.2 选择实例的大小 4.3 设计测试数据 4.4 实验设计 4.5 高速缓存 4.5.1 简单计算机模型 4.5.2 缓存未命中对运行时间的影响 4.5.3 矩阵乘法 4.6 参考及推荐读物 第二部分 数据结构 第5章 线性表——数组描述 5.1 数据对象和数据结构 5.2 线性表数据结构 5.2.1 抽象数据类型linearList 5.2.2 抽象类linearList 5.3 数组描述 5.3.1 描述 5.3.2 变长一维数组 5.3.3 类arrayList 5.3.4 C++迭代器 5.3.5 arrayList的一个迭代器 5.4 vector的描述 5.5 在一个数组中实现的多重表 5.6 性能测量 5.7 参考及推荐读物 第6章 线性表——链式描述 6.1 单向链表 6.1.1 描述 6.1.2 结构chainNode 6.1.3 类chain 6.1.4 抽象数据类型linearList的扩充 6.1.5 类extendedChain 6.1.6 性能测量 6.2 循环链表和头节点 6.3 双向链表 6.4 链表用到的词汇表 6.5 应用 6.5.1 箱子排序 6.5.2 基数排序 6.5.3 凸包 6.5.4 并查集 第7章 数组和矩阵 7.1 数组 7.1.1 抽象数据类型 7.1.2 C++数组的索引 7.1.3 行主映射和列主映射 7.1.4 用数组的数组来描述 7.1.5 行主描述和列主描述 7.1.6 不规则二维数组 7.2 矩阵 7.2.1 定义和操作 7.2.2 类matrix 7.3 特殊矩阵 7.3.1 定义和应用 7.3.2 对角矩阵 7.3.3 三对角矩阵 7.3.4 三角矩阵 7.3.5 对称矩阵 7.4 稀疏矩阵 7.4.1 基本概念 7.4.2 用单个线性表描述 7.4.3 用多个线性表描述 7.4.4 性能测量 第8章 栈 8.1 定义和应用 8.2 抽象数据类型 8.3 数组描述 8.3.1 作为一个派生类实现 8.3.2 类arrayStack 8.3.3 性能测量 8.4 链表描述 8.4.1 类derivedLinkedStack 8.4.2 类linkedStack 8.4.3 性能测量 8.5 应用 8.5.1 括号匹配 8.5.2 汉诺塔 8.5.3 列车车厢重排 8.5.4 开关盒布线 8.5.5 离线等价类问题 8.5.6 迷宫老鼠 8.6 参考及推荐读物 第9章 队列 9.1 定义和应用 9.2 抽象数据类型 9.3 数组描述 9.3.1 描述 9.3.2 类arrayQueue 9.4 链表描述 9.5 应用 9.5.1 列车车厢重排 9.5.2 电路布线 9.5.3 图元识别 9.5.4 工厂仿真 9.6 参考及推荐读物 第10章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