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与反射

一、定义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又称为静态工厂方法(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在简单工厂模式中,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二、UML

这里写图片描述
###1. 工厂(Creator)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它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实例的内部逻辑。工厂类的创建产品类的方法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

2. 抽象产品(Product)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它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3. 具体产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
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所有创建的对象都是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

#三、分析

  • java应用之中各实例之间存在复杂的调用关系。当A对象需要调用B对象的方法时,许多人会选择new一个B对象实例,然后通过B对象实例调用相应的方法。这种做法的坏处在于:A类的方法实现直接调用了B类的类名(这种方式也被称为硬编码耦合),一旦系统需要重构需要使用C类来代替B类的时候,程序不得不更改A类代码。
  • 为了解决需要重写A类代码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个工厂类BFactory,专门用来创建B对象实例,而A类只需要调用Factory工厂的方法来得到B对象实例。
    #四、应用
    模拟计算器
    1.定义计算器抽象类(Product)
    有两个属性存放计算值和一个返回结果的方法
public abstract class Calculate {
	protected double numberA;
	protected double numberB;
	public double getNumberA() {
		return numberA;
	}

	public void setNumberA(double numberA) {
		this.numberA = numberA;
	}

	public double getNumberB() {
		return numberB;
	}
	public void setNumberB(double numberB) {
		this.numberB = numberB;
	}
	public abstract double getResult();
}

2.定义具体实现类,加减乘除(Concrete Product)

public class OperationAdd extends Calculate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 {
		return numberA+numberB;
	}
}

public class OperationSub extends Calculate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 {
		return numberA-numberB;
	}
}

public class OperationMul extends Calculate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 {
		return numberA*numberB;
	}
}

public class OperationDiv extends Calculate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Result() {
		
		return numberA/numberB;
	}
}

  1. 创建简单工厂类(Creator)
    创建方法有一个参数,输入运算符号,工厂就实例化出合适的对象,通过多态,返回父类的方法
public class OperationFactory {
	public static Calculate createOperation(String operation) {
		Calculate cal=null;
		switch(operation) {
		case "add":{
			cal=new OperationAdd();
			break;
		}
		case "sub":{
			cal=new OperationSub();
			break;
		}
		case "mul":{
			cal=new OperationMul();
			break;
		}
		case "div":{
			cal=new OperationDiv();
			break;
		}
		}
		return cal;
	}
}

4.测试类(Main方法)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culate cal;
		cal=OperationFactory.createOperation("add");
		cal.setNumberA(6);
		cal.setNumberB(12);
		System.out.println(cal.getResult());
	}
}

打印结果
18.0
#五、总结
#####优点
工厂类是整个模式的关键.包含了必要的逻辑判断,根据外界给定的信息,决定究竟应该创建哪个具体类的对象.通过使用工厂类,外界可以从直接创建具体产品对象的尴尬局面摆脱出来,仅仅需要负责“消费”对象就可以了。而不必管这些对象究竟如何创建及如何组织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权利,有利于整个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
#####缺点
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实例的创建逻辑,违反了高内聚责任分配原则,将全部创建逻辑集中到了一个工厂类中;它所能创建的类只能是事先考虑到的,如果需要添加新的类,则就需要改变工厂类了。
当系统中的具体产品类不断增多时候,可能会出现要求工厂类根据不同条件创建不同实例的需求.这种对条件的判断和对具体产品类型的判断交错在一起,很难避免模块功能的蔓延,对系统的维护和扩展非常不利;
这些缺点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得到了一定的克服。
#####使用场景
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比较少;
客户只知道传入工厂类的参数,对于如何创建对象(逻辑)不关心;
由于简单工厂很容易违反高内聚责任分配原则,因此一般只在很简单的情况下应用。
#六、拓展
如果现在要增加一个取余的算法,我们需要增加一个计算抽象类的实现类,同时还要在Factory工厂类的switch分支中去新增一个取余的判断分支,这样就违背了软件的开放封闭原则,对修改开放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用java的特性——反射来解决。
1.创建一个properties文件
存放具体的计算名称与其实现类对应的全限定包名,用于反射引用

add=com.quick_factory.OperationAdd
sub=com.quick_factory.OperationSub
mul=com.quick_factory.OperationMul
div=com.quick_factory.OperationDiv

2.创建反射类

public class Fanshe {
	public Fanshe() {
	}
	public static Fanshe getInstance() {
		return FactoryInstance.instance;
	}
	
	private static class FactoryInstance{
		private static Fanshe instance=new Fanshe();
	}
	
	public Calculate creatCalculate(String flag)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name=getProperties(flag);
		Class<?> c = Class.forName(name);
		Calculate o=(Calculate) c.newInstance();
		return o;
	}
	
	private String getProperties(String flag) {
		Properties pro = new Properties();
		InputStream  in=ClassLoader.getSystemResourceAsStream("jisuan.properties");
		try {
			pro.load(in);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ro.getProperty(flag);
	}

}

3.工厂类

public class OperationFactory {
	public static Calculate createOperation(String operation) {
		Calculate cal=null;
		try {
			cal = Fanshe.getInstance().creatCalculate(operation);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获取计算类出错");
		}
		return cal;
	}
}

4.测试类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culate cal;
		cal=OperationFactory.createOperation("sub");
		cal.setNumberA(5);
		cal.setNumberB(3);
		System.out.println(cal.getResult());
	}
}

结果:2.0

5.总结
通过创建properties文件配置参数与其具体实现类的全限定包名,然后通过反射技术来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参数来创建具体的对象。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