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
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AS-AD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AS-AD模型):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着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的图形。
总需求曲线(AD):表述在任何一个物价水平上,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想要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总供给曲线(AS):表述在任何一个物价水平上,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物价水平与产量的调整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经济波动就是AS和AD 曲线均衡点的变动。
总需求模型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庇古的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家庭持有货币的价值,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会鼓励消费者增加支出。消费支出(C)增加意味着经济中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增加。
凯恩斯的利率效应:物价水平降低减少了家庭希望持有的货币数量,增加储蓄数量,从而降低利率,增加投资支出(I),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引起一国利率下降时,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贬值,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净出口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物价总水平既定时,影响物品与劳务需求量的其它因素发生变动,总需求曲线就会移动。
在物价总水平既定时,任何一个影响消费©、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的事件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除物价水平之外的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
总供给模型
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其资本和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和劳动转化为物品和劳务的生产技术。
由于在长期中,物价水平变动不会影响资本、劳动和技术,因此,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短期总供给曲线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当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
当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实际产量高于自然产量,当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实际产量低于自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