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世界节奏变得很快,每个成年人都活的匆匆忙忙,慌慌张张,一刻也不敢放松;焦头烂额一年,屁滚尿流又一年。我们以为这是人生的成长历程。但其实恰恰相反,这样的人生,活得狼狈极了。像猪八戒偷吃人参果一样,只顾往嘴里塞,都没心思品品是什么味儿。
生活、工作偶尔慌张,偶尔背负压力,都不要紧,但不能一直处在急躁、慌张的状态里。因为静能生慧,慌则致乱。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平息心中的噪声。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视频,其中有一段很喜欢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所以放轻松一点,不管外面如何巨浪翻腾,你只管沉住气,慢慢地走你的路。等你平静地把该做的事都做好,生活自会把该给你的东西,在合适的时候,一样一样都给你。__现实没有按照你期待的剧本安排,你急也是这样,不急也是这样。那就不如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耐心等。因为好的人生,不慌不忙。
《好的人生,不慌不忙》摘抄书中2个故事,于我而言,是一种成长,分享给看这本书的你们。
《好的人生,不慌不忙》
李月亮 著
(一)
知乎上有个精神医学专业的博士后,讲他高中时考试的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他以前数学不好,特别怕考试。每次他的试卷正面才做一半,教室里就开始有人翻试卷,做反面了。一两个人翻,他还比较淡定,但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翻试卷。哗啦哗啦哗啦啦……清脆的声音划过教室,听得他胆战心惊。“别人都翻面了,我还在那抠,还完全没头绪,那心里真是翻江倒海。”那时他心态就垮掉了,就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虽然还有几道题空着,但也跟风翻面,硬着头皮开始做反面。这样考下来,成绩可想而知。
但事实上,那些早早翻面的人,未必比他考得好。而如果他不去管别人翻不翻面,不慌不忙地按照自己的节奏作答,成绩一定会更好。所以,你说他何苦呢。人生其实也是一场无比漫长的考试。你身边时时刻刻都会有人“翻试卷”,也时时刻刻都有人在“交试卷”。要是你不能稳住自己的节奏,总慌慌张张,强行跟风,不太可能拿高分。
(二)
杨绛就是一个会等待的人。很多人都知道,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不要紧”。钱钟书把家里的台灯弄坏了,她说“不要紧”。门轴也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不要紧。他们夫妻俩都是文化人,当时被下放到干校做体力活,杨绛也觉得“不要紧”。钱钟书负责烧开水,她负责种菜,两人得闲就坐在小马扎上,看书或写东西,气定神闲。杨绛还曾被分去扫厕所,她依然“不要紧”。平心静气地把脏兮兮的女厕所,扫得焕然一新。两人就这么平静从容地过了一辈子。
杨绛87岁那年,挚爱钱钟书去世了。她说自己要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她开始整理钱钟书的手稿书信。几大麻袋的手稿,多数是字迹模糊的散页和纸片。她戴着眼镜,不慌不忙地逐页辨认,再仔细分类和梳理,日复一日,做着繁浩的工作。她一边整理钱钟书的书稿,一边写他们一生的故事。
九十二岁,《我们仨》出版,轰动一时。
九十三岁,《杨绛文集》(8卷本)出版,几次加印。
一百零四岁,《钱钟书手稿集》终于全部出齐,共计71册。
她不慌不忙地,走完了这长长的一生。这一生里,除了爱人离世,不管遇到怎样的麻烦,她好像都没慌乱过。这种淡定而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我们现代人最缺的,也是最该学习的。
#好的人生,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