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socket编程的流程,分为服务端与客户端。
1.服务端(TCP)
1.1 地址结构体声明
//地址结构体、描述符声明
int listenfd, conn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har buffer[4096];
int n;
(1)listenfd, connfd:服务端需要两个文件描述符,也就是创建socket得到的,其中listenfd用于监听客户端的连接,connfd用于与客户端的消息收发。
(2)servaddr:地址结构体,用来指定服务端的协议族、IP地址、端口。
(3)buffer:存放收发消息的一块内存。
(4)n:recv()函数的返回值(在后面),-1 = 出错,0 = 客户端关闭, >0 = 客户端消息的长度。
1.2 创建socket
if(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1 )
{
printf("create socket error: %s(errno: %d)\n",strerror(errno),errno);
exit(0);
}
(1)socket():在1.1中声明的listenfd ,用socket()函数创建socket。
(2)AF_INET:协议族,在socket编程中只能是AF_INET。
(3)SOCK_STREAM:流式传输,或者直接理解为TCP方式传输。
1.3 地址结构体赋值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协议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地址
servaddr.sin_port = htons(6666);//端口
(1)memset(…):地址结构体分配内存。
(2)另外三个意义与1.2中一致,其中INADDR_ANY代表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任何IP地址都可以,因为服务器可以有很多IP地址(多网卡)。也可以指定为某一个IP。
1.4 绑定socket与地址结构体
if( 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1)
{
printf("bind socket error: %s(errno: %d)\n",strerror(errno),errno);
exit(0);
}
也就是传说中的bind,把用于监听连接的socket与服务器地址绑定,也就是listenfd与服务器的地址绑定。
1.5 设置监听模式
if( listen(listenfd, 10) == -1)
{
printf("listen socket error: %s(errno: %d)\n",strerror(errno),errno);
exit(0);
}
如1.1所说,listenfd是用于监听的socket,这一步就是为了设置listenfd为监听模式,并且等待客户端连接。
1.6 接受客户端连接队列请求
if(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NULL, NULL)) == -1)
{
printf("accept socket error: %s(errno: %d)",strerror(errno),errno);
continue;
}
accpet函数来并不是“接受客户端”连接的意思,等待连接工作在1.5的listen已经做了,实际上accept的含义是从已连接的客户端队列请求中取一个出来,如果队列没有客户端连接请求则阻塞(不会继续往下运行),如果成功了则下一步用connfd收发数据。
1.7 与客户端通信
while (1)
{
memset(buffer,0,sizeof(buffer));
if ( (n=recv(clientfd,buffer,sizeof(buffer),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