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国企?民营?
整理自“北邮人论坛”
生活中充满了纠结的人,当他们购买一件衣服时,从淘宝逛到商场,从商场逛到步行街,却始终选不好一件衣服,喜欢的嫌贵,便宜的不喜欢。当他们选择一家餐厅时,从大众点评刷到公众号,从公众号刷到朋友圈,却始终找不到一间称心的馆子,想吃的嫌远,没试过的怕不好吃。
你以为他们精挑细选,认真过好每一天。但当他们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却总是草草了事,痛快了之。你问他大学专业怎么选的,父母帮忙选的;工作怎么找的,同学或朋友推荐的;对象怎么来的,相亲介绍的,凑合过呗。这其中有没有部分是你自己的样子。如果有,别担心,人人都会这样。
我们似乎总是草草应付重要的事情,而对于鸡毛蒜皮的小事精雕细琢。于是我们总是在疲于奔命的应付选错重要的事情所带来的恶果,而从没有享受过选对小事的喜悦。不信?你现在能否说得出哪一家馆子是你作出过最棒的选择,你当时吃完之后又有多少喜悦?而你现在对于你选错专业或者工作所带来的恶果,每个人至少都能说出十条。
我们并非是做不对选择题,只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或者是面临重大的选择时我们往往感到无能为力,身不由己。如果你也这样,那么你至少需要朝下面三个方面努力。
能力
选择不是你想选就能选的,就像你如果想纠结在清华和北大之间,那你至少得考入全省100名才有这个资格去纠结。你想在BAT和银行之间做一个选择,那你至少得拿到两个offer才有的选,否则你只有唯一的选项,甚至是连选项都没有,那还怎么选。人生重要的时刻就那么几个,选个好大学(专业),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对象。三个都选对,人生赢家,选对一到两个,至少不亏,一个没选对,悲剧的一生。
如果你在求学阶段,那么取得一个好成绩,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向认真钻研,多尝试几次实习,谈一次恋爱都是为你能够拿到选票积累能力。如果没有积累够能力,那就等着备选,甚至连备选都没机会。赢家通吃的年代,那些优秀者放弃的机会你也未必有机会拿到,就像很多公司宁愿招不够人也不愿意要能力不够的学生。
信息
我们很多时候做出的选择,其实都是基于一个非常狭窄的信息面所给出的数据驱动。就像我们实验室每年就业的方向,基本上和上几届的师兄师姐非常类似,很简单,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知道师兄师姐所在行业甚至公司的就业要求,薪水,企业文化等内容,因此如果拿到了类似的offer和一个完全陌生行业的offer,我们本能的愿意去做出更加熟悉的选择,人对于未知有本能的恐惧。假设你不小心换了一个实验室,或者是换了一个专业,你现在很大概率会走向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
好在互联网极大的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世界了解到更多不同领域的信息,就像你能够通过大众点评的评价获取到一家饭店的基本情况,你也能够通过一个妹子的朋友圈去获得她的信息,而公司的信息就更加容易了解了,官网,论坛,就看你愿不愿意深挖了。
价值观
价值观是选择中最重要的核心,著名辩手马薇薇曾经在节目中说过:如果两个东西,一个好一个坏,那么不难选择;如果两个都好,也不难选择,随便选一个都不吃亏;难得是两个都不好,怎么选都是错,那就要想好我们更能承受哪种错误。所以最终的结果要落到,我们更能承受哪种代价,哪种机会成本。
选择了小城市的安稳,就得放弃大城市那么多的机会;选择了大城市的机会,就得承受高昂的房价。找结婚对象,除了看到你爱的那些优点,更要看能不能包容那些缺点;忠厚往往对应着不太浪漫,可爱的另一面也许是任性。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自己的选择还得忠于自己的价值观。
所以你看,我们之所以有在小事上纠结的资本,是因为小事不需要我们拥有太多的能力;而要想能够选对大事,还得不断的提高能力,搜寻信息,磨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