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件I/0缓冲的认识

文件I/O操作并非直接与磁盘交互,而是利用内核缓冲区提高效率。read()和write()系统调用涉及用户空间与内核缓冲区的数据复制。缓冲区大小对I/O性能有显著影响,最佳大小通常为4096字节。stdio库提供了缓冲功能,通过setvbuf()进行控制,并可通过fsync()、sync()和O_SYNC标志强制同步到磁盘。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文件I/O的内核缓冲

或许很多初学文件I/O时会认为read()或write()系统调用会直接对磁盘中的文件发起访问,其实不然,此俩个调用只会使用户空间缓冲区与内核的高速缓冲区之间复制数据。

write(fd,"12345");

例如上述操作,当write返回后,在之后的某个时刻内核会将该数据写入(刷新至)磁盘(所以系统调用其实并不与磁盘同步)如果在此期间,另一个程序试图读取这些字节,将会直接存内核高速缓存区读走

与此相同,对于从磁盘读,内核也会先读到内核缓冲区中,read调用将从这里读走数据。对于序列化的文件访问,内核通常会尝试预读,以确保在需要之前就将该文件的下一数据快读入缓冲区,采用这一设计,可以使read()和write()的操作加快

linux的内核缓冲区没有固定的上线,内核会分配尽可能多的内存,一般此举只受限于俩个因素。可用的物理内存总量和其他目的对内存的需求

2.缓冲区大小对I/O系统调用的影响

如果没有缓冲区,我们可以想象以下读写1000个字节,那么内核就得访问1000此磁盘,众所周知,内核访问磁盘的速度是非常慢的,那么缓冲区的大小会对操作时间有多大影响呢?

接下来这个表格摘自linux系统编程手册中,它是要通过设置不同大小的缓存区,来比较复制100M文件所用的时间

BUFFER_SIZ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