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函数系列--自适应阈值

本文详细介绍了OpenCV中的二值化方法,包括全局阈值、自适应阈值和OTSU算法。自适应阈值根据像素邻域块的像素值分布确定阈值,避免了全局阈值的局限性。OpenCV提供的`adaptiveThreshold`函数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如均值或高斯加权。文章还探讨了block_size参数对结果的影响,指出它在不同设置下可以用于边缘提取或二值化。最后,简要介绍了OTSU算法,这是一种自动选取最佳阈值的方法,适用于图像分割。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图像处理中较为常用的二值化方法有:1)全局固定阈值;2)局部自适应阈值;3)OTSU等。

全局固定阈值很容易理解,就是对整幅图像都是用一个统一的阈值来进行二值化。

局部自适应阈值则是根据像素的邻域块的像素值分布来确定该像素位置上的二值化阈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每个像素位置处的二值化阈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其周围邻域像素的分布来决定的。亮度较高的图像区域的二值化阈值通常会较高,而亮度较低的图像区域的二值化阈值则会相适应地变小。不同亮度、对比度、纹理的局部图像区域将会拥有相对应的局部二值化阈值。常用的局部自适应阈值有:1)局部邻域块的均值;2)局部邻域块的高斯加权和。

而在opencv中实现了一下以上几种二值化方法:

一、全局阈值函数

threshold ( const void* src, void* dst, double thresh, double maxval, int type )

src源数组,dst为目标数组,thresh为阈值,maxval(M)为欲设最大值,type为阈值处理的类型,有如下几种:

CV_THRESH_BINARY,表示dst=(src>T)?M:0。

CV_THRESH_BINARY_INV,表示dst=(src>T)?0:M。

CV_THRESH_TRUNC,表示dst=(src>T)?M:src。

CV_THRESH_TOZERO_INV,表示dst=(src>T)?0:src。

CV_THRESH_TOZERO,表示dst=(src>T)?src:0。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