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可视化的三个步骤:
-
确定问题,选择图形
-
转换数据,应用函数
-
参数设置,一目了然
1、首先,要知道我们用哪些库来画图?
matplotlib
Python中最基本的作图库就是matplotlib,是一个最基础的Python可视化库,一般都是从matplotlib上手Python数据可视化,然后开始做纵向与横向拓展。
Seaborn
是一个基于matplotlib的高级可视化效果库,针对的点主要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的变量特征选取,seaborn可以用短小的代码去绘制描述更多维度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图
其他库还包括
Bokeh(是一个用于做浏览器端交互可视化的库,实现分析师与数据的交互);Mapbox(处理地理数据引擎更强的可视化工具库)等等
本篇文章主要使用matplotlib进行案例分析
第一步:确定问题,选择图形
业务可能很复杂,但是经过拆分,我们要找到我们想通过图形表达什么具体问题。分析思维的训练可以学习《麦肯锡方法》和《金字塔原理》中的方法。
这是网上的一张关于图表类型选择的总结。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基本视觉元素来展现图形:
-
点:scatter plot 二维数据,适用于简单二维关系;
-
线:line plot 二维数据,适用于时间序列;
-
柱状:bar plot 二维数据,适用于类别统计;
-
颜色:heatmap 适用于展示第三维度;
数据间存在分布,构成,比较,联系以及变化趋势等关系。对应不一样的关系,选择相应的图形进行展示。
第二步:转换数据,应用函数
数据分析和建模方面的大量编程工作都是用在数据准备的基础上的:加载、清理、转换以及重塑。我们可视化步骤也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格式再套用可视化方法完成作图。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
-
合并:merge,concat,combine_frist(类似于数据库中的全外连接)
-
重塑:reshape;轴向旋转:pivot(类似excel数据透视表)
-
去重:drop_duplicates
-
映射:map
-
填充替换:fillna,replace
-
重命名轴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