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实验报告三《指令部件实验》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实验室412                2022年 1215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实验课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指令部件实验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和了解指令总线的数据通路与构成途径。
  2. 掌握指令部件的“取指”规则及地址段运用技巧。
  3. 熟悉微控制器的控制原理。

二、实验要求

1、验证完成教材2.4.7 指令总线运用实验2.4.9 微控制器实验.。

三、实验原理

2.4.7 指令总线运用实验

指令总线(IBUS)作为传递指令信息的通道是连接指令部件的钮带,如图 2-4-11 所示,在

取指操中指令信息由主存流向指令寄存器 IR 和指令译码器 ID,若取操作数亦可经三态门流向数

据总线,指令总线(IBUS)也是主存及 IR 与数据总线之间的互递通路,在主存读写周期与数据

总线双向交換信息,在通用寄存器或内存寻址操作中透过数据总线单向传递地址信息。

2.4.9 微控制器实验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和控制中心,由它把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I/O 设备等联系成一

个有机的系统,并根据程序所特定的微指令序列对各部件的具体要求,适时地发出各种命令,控

制计算机各部件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

如图 2-4-13 所示,本系统控制器由组合逻辑与存储逻辑集合组成。两者按独立控制器的规

范与标准设计,既可单独控制,亦可交替互补(混合)控制,在国内率先把 PLA 控制理念融入

微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中。

四、实验内容与过程

(写出实验步骤、结果截图及对每一个步骤设置的理解)

1. 实验内容:

2.4.7 指令总线运用实验

1、指令寄存器 IR 字打入

2、指令寄存器 IR 偶字节打入

3、指令寄存器 IR 奇字节打入

4、指令寄存器 IR 取指与散转

2.4.9 微控制器实验

1. 指令微地址的形成实验

2. 后续微地址的形成实验

  1. 实验过程:

2.4.7 指令总线运用实验

2.4.9 微控制器实验

详细见实验指导书。

3. 实验结果:

2.4.7 指令总线运用实验

1.指令寄存器 IR 字打入  

2.指令寄存器 IR 偶字节打入

3.指令寄存器 IR 奇字节打入

2.4.9 微控制器实验

1.指令微地址的形成实验


2. 后续微地址的形成实验

(1)增量计数实践

(2)绝对变址实践 

(3)条件变址实践

A.进位变址实验

B.零标志变址实验   

五、实验总结

(包括未完成内容、结果分析、学习心得等)

未完成的内容:和同学讨论中得知,中断变址实践做不了,具体原因未知。

结果分析:和同学一起比较过,我们的结果大多都一样。但是,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增量计数实践中uPC无法执行现行微地址的加1。

学习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微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原理。在一开始做实验时,我没有把实验2.4.7中指令寄存器IR取值和散转的实验指导书数据K23-K0改为0,讲K2改为1,导致我在实验中一直得不到正确结果。

  • 3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