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阶C语言(8) - 实用的调试技巧

1. 什么是bug?

        bug 是计算机领域专业术语,是计算机在硬件、软件、协议和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情况下访问的危害,世界最早的一批程序设计师之一,美国的葛丽丝·霍波在调试设备时出现故障,拆开继电器后发现有只飞蛾被夹扁在触点中间,因此霍波诙谐的把程序故障统称为BUG,后来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行话,bug狭义的概念是指软件程序漏洞或缺陷

        广义的概念还包括,测试工程师或用户所发现和提出的软件可更改的细节,或需求文档存在差异的功能实现等,许多先进的设计和实施技术,旨在尽可能早的防止错误数量和严重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识别和去除所述缺陷,删除这些错误的行为称为调试。

        bug是一个英文单词,它有臭虫、缺陷、损害、犯贫等意思。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bug还逐渐引申出另一种含义,通常会用bug来形容一些特别厉害、超出想象的事物。

        第一次被发现的导致计算机错误的飞蛾,也是第一个计算机程序错误。

2.调试是什么?有多重要?

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一定有迹可循,如果问心无愧,就不需要掩盖也就没有迹象了,如果问心有愧,就必然需要掩盖,那就一定会有迹象,迹象越多就越容易顺藤而上,这就是推理的途径
顺着这条途径顺流而下就是犯罪,逆流而上,就是真相。
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是一名出色的侦探。
每一次调试都是尝试破案的过程。
2.1 调试是什么?
调试(英语:Debugging / Debug),又称除错,是发现和减少计算机程序或电子仪器设备中程序错误的一个过程。
2.2 调试的基本步骤
  • 发现程序错误的存在
  • 以隔离、消除等方式对错误进行定位
  • 确定错误产生的原因
  • 提出纠正错误的解决办法
  • 对程序错误予以改正,重新测试

调试

  1. 程序员可以发现错误。
  2. 测试工程师也可以发现程序的错误,报bug。
  3. 用户 -> 也可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但是用户发现的话,一些付费软件,就会给用户带来损失。
2.3 Debug 和 Release 的介绍
Debug 通常称为调试版本,它包含调试信息,并且不作任何优化,便于程序员调试程序。
Release 称为发布版本,它往往是进行了各种优化,使得程序在代码大小和运行速度上都是最优的,以便用户很好地使用。
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char* p = "hello bit";
    printf("%s\n", p);
    return 0;
}
上述代码在Debug环境的结果展示:

上述代码在Release环境的结果展示:

Debug Release 反汇编展示对比:

所以我们说调试就是在 Debug 版本 的环境中,找代码中 潜伏的问题 的一个过程。
那编译器进行了哪些优化呢?
请看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i = 0 ;
      int arr [ 10 ] = { 0 };
      for ( i = 0 ; i <= 12 ; i ++ )
     {
           arr [ i ] = 0 ;
           printf ( "hehe\n" );
     }
      return 0 ;
}
如果是 debug 模式去编译,程序的结果是死循环。
如果是 release 模式去编译,程序没有死循环。
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就是因为优化导致的。
变量在内存中开辟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影响到了程序执行的结果。

3. Windows环境调试介绍

注:linux开发环境调试工具是gdb.
3.1 调试环境的准备
在环境中选择debug选项,才能使代码正常调试。

3.2 快捷键的使用
最常使用的几个快捷键:
F5
启动调试,经常用来直接跳到下一个断点处。
F9
创建断点和取消断点
断点的重要作用,可以在程序的任意位置设置断点。
这样就可以使得程序在想要的位置随意停止执行,继而一步步执行下去。
F10
逐过程,通常用来处理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可以是一次函数调用,或者是一条语句。
F11
逐语句,就是每次都执行一条语句,但是这个快捷键可以使我们的执行逻辑进入函数内部(这是最
长用的)。
CTRL + F5
开始执行不调试,如果你想让程序直接运行起来而不调试就可以直接使用。
3.3 调试的时候查看程序当前的信息
3.3.1 查看临时变量的值

再调试开始之后,用于观察变量的值。

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 0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arr[i] = i;
    }
    return 0;
}

调试过程:

3.3.2 查看内存信息

在调试开始之后,用于观察内存信息。

3.3.3 查看调用堆栈

通过调试堆栈,可以清晰的反应函数的调用关系以及当前调用所处的位置。

3.3.4 查看汇编信息
在调试开始之后,有两种方式转到汇编:
1 )第一种方式:右击鼠标,选择【转到反汇编】:
2 )第二种方式:

可以切换到汇编代码。

3.3.5 查看寄存器信息

可以查看当前运行环境的寄存器的使用信息。

4.多多动手,尝试调试,才能有进步。

1.一定要熟练掌握调试技巧。
2.初学者可能80%的时间在写代码,20%的时间在调试。但是一个程序员可能20%的时间在写程序,但是80%的时间在调试。
3.我们所讲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调试。
以后可能会出现很复杂调试场景:多线程程序的调试等。
4.多多使用快捷键,提升效率。

5.一些调试的实例

5.1 实例一

实现代码:求 1! +2! +3! +.....+n! ;不考虑溢出。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 = 0;
	int sum = 0;//保存最终结果
	int n = 0;
	int ret = 1;//保存n的阶乘
	scanf("%d", &n);
	for (i = 1; i <= n; i++)
	{
		int j = 0;
		for (j = 1; j <= i; j++)
		{
			ret *= j;
		}
		sum += ret;
	}
	printf("%d\n", sum);
	return 0;
}

这时候我们输入3,期待输出9,但实际输出的是15.所以计算错误。

调试过程中发现,第二层for循环中的ret未初始化为1,每次计算一个数的阶乘是从1开始的,但ret会保存上次的数,从而导致错误。

改正:在第二个for循环前加上: int ret = 1;

为什么呢?

这里我们就得找我们的问题。

1. 首先推测问题出现的原因。初步确定问题可能的原因最好。
2. 实际上手调试很有必要。
3. 调试的时候我们心里有数
5.2 实例二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10] = {0};
    for(i=0; i<=12; i++)
   {
        arr[i] = 0;
        printf("hehe\n");
   }
    return 0;
}

研究程序死循环的原因。

arr数组只有10个数,但是for循环访问了13个数,从逻辑上来说,会导致数组越界,数组越界应该是错误访问,问什么会一直循环下去呢,这与代码运行时的内存分配有关。

计算机内存中有栈区、堆区、静态区,而局部变量、函数形参等都是在栈区中开辟存储空间的。

内存开辟在栈区的使用习惯是:先用高地址处的空间,再用低地址处的空间

数组的空间开辟使用习惯是:先用低地址,再用高地址。

栈区的内存分配如图:

在程序运行时, 由arr[0]一直向上访问,并将数组值改为0,一直越界到arr[12].

在x86的编译环境下,i 的地址和数组末端元素arr[10]的地址之间正好相差两个存储单元(也就是上图中的两个格)。

因此,arr[12]的地址恰好等于变量i的地址,由于变量监视也可以直接看到,两个地址都是0x00affc9c.

所以在循环中,越界访问到arr[12]时,将数组元素赋值为0,同时也将i的值赋值为0;

所以循环条件"i<=12"成立,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以此类推,因此程序将一直死循环。

总结:

1.i和arr是局部变量。

2.局部变量是放在栈区上的;

3.栈区上内存的使用习惯是:先使用高地址处的空间,在使用低地址的空间。

4.数组随着下标的增长,地址是由低到高变化。

6.如何写出好的(易于调试)代码。

6.1 优秀的代码:
1. 代码运行正常
2. bug很少
3. 效率高
4. 可读性高
5. 可维护性高
6. 注释清晰
7. 文档齐全
常见的 coding 技巧
1. 使用assert
2. 尽量使用const
3. 养成良好的编码风格
4. 添加必要的注释
5. 避免编码的陷阱。
6.2 示范:
模拟实现库函数: strcpy
char * strcpy ( char * dst , const char * src )
{
         char * cp = dst ;
        assert ( dst && src );
         while ( * cp ++ = * src ++ )
                ;     /* Copy src over dst */
         return ( dst );
}
注意:
1. 分析参数的设计(命名,类型),返回值类型的设计
2. 这里讲解野指针,空指针的危害。
3. assert的使用,这里介绍assert的作用
4. 参数部分 const 的使用,这里讲解const修饰指针的作用
5.注释的添加。
6.3 const的作用
#include <stdio.h>
// 代码 1
void test1 ()
{
      int n = 10 ;
      int m = 20 ;
      int * p = & n ;
      * p = 20 ; //ok?
      p = & m ; //ok?
}
void test2 ()
{
      // 代码 2
      int n = 10 ;
      int m = 20 ;
      const int* p = & n ;
      * p = 20 ; //ok?
      p = & m ; //ok?
}
void test3 ()
{
      int n = 10 ;
      int m = 20 ;
      int * const p = & n ;
      * p = 20 ; //ok?
      p = & m ;   //ok?
}
int main ()
{
      // 测试无 cosnt
      test1 ();
      // 测试 const 放在 * 的左边
      test2 ();
      // 测试 const 放在 * 的右边
      test3 ();
      return 0 ;
}
结论:
const修饰指针变量的时候:
1. const如果放在*的左边,修饰的是指针指向的内容,保证指针指向的内容不能通过指针来改变。但是指针变量本身的内容可变。
2. const如果放在*的右边,修饰的是指针变量本身,保证了指针变量的内容不能修改,但是指针指向的内容,可以通过指针改变。

练习:

模拟实现一个 strlen 函数
参考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y_strlen ( const char * str )
{
      int count = 0 ;
      assert ( str != NULL );
      while ( * str ) // 判断字符串是否结束
     {
           count ++ ;
           str ++ ;
     }
      return count ;
}
int main ()
{
      const char* p = "abcdef" ;
      // 测试
      int len = my_strlen ( p );
      printf ( "len = %d\n" , len );
      return 0 ;
}

7. 编程常见的错误

7.1 编译型错误
直接看错误提示信息(双击),解决问题。或者凭借经验就可以搞定。相对来说简单。
7.2 链接型错误 
看错误提示信息,主要在代码中找到错误信息中的标识符,然后定位问题所在。一般是标识符名不存在或者拼写错误
7.3 运行时错误
借助调试,逐步定位问题。最难搞!!!

  • 19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ream wing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