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协议的安全性

Internet协议概述

TCP/IP层次划分 TCP/IP协议族中协议示例
应用层 HTTP、FTP、TELNET DNS、SNMP
传输层 TCP UDP
网际层 ARP、IP(及ICMP)
数据链路层 Ethernet、Token Ring、FDDI、WANS
物理层 网络线路

网际层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

IP协议

  • 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也是网际层最重要的协议
    IP数据报

  • I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 其中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20字节,是数据包必有的。

  • 首部固定部分之后,是一些可选字段,长度可变

IP协议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安全问题 防护措施
IP数据报在传递过程中易被攻击者监听、窃取。这是一种被动攻击,攻击者不改变IP数据报的内容,但是可以截取数据报,解析数据净荷,从而获得数据内容。 对IP数据报加密
由于IP层并没有采用任何机制保证数据净荷传输的正确性,攻击者可能截取数据报,修改数据报中的内容后,将修改结果发送给接收方 对IP数据报净荷部分实行完整性检测机制
IP层不能保证IP数据报一定是从源地址发送的。攻击者可以伪装成另一个网络主机,发送含有伪造源地址的数据包欺骗接受者,此攻击称为IP欺骗攻击 通过源地址鉴别机制加以防御
使用特殊的目的地址发送IP数据报也会引入安全问题。如攻击者可以使用目的地址为定向广播地址的IP数据报来攻击许多不同类型的主机 配置路由器时启用禁止发送广播数据包的功能
IP报被分段和重组,攻击者将IP包切分为非常小的碎片,然后发送给被攻击目标。IP分片只会在接收方重组。接收方会由于重组这些极小的分片而浪费大量计算资源 许多防火墙能够重组分段的IP数据报,以检查其内容

网络层协议实现缺陷

  • IP包碎片攻击
    定义:IP首部的片偏移字段用来指示当前分片在原数据包中位置,对于人为设计的偏移量、长度有矛盾的数据包的重组处理,可能导致操作系统出现异常,利用操作系统这种缺陷实施的攻击称为IP包碎片攻击
    实例:
    ①TearDrop攻击
    攻击者通过发送两个(或者更多个)分片来实现TearDrop攻击
    第一个分片的偏移量为0,长度为N
    第二个分片的偏移量小于N,而且算上第二片IP包的数据部分,也未超过第一片的尾部。这样就出现了重叠现象。
    ②Jolt2攻击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