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拧紧工艺规范——SunTorque智能扭矩系统

智能扭矩系统-智能拧紧系统-扭矩自动控制系统-SunTorque

拧紧方法分类

01、力矩控制法(T)

力矩控制法最开始使用同时也是最简单的控制方法,它是当拧紧力矩达到某一设定的控制值Tc时,立即停止拧紧的控制方法。

它是基于当螺纹连接时,螺栓轴向预紧力F与拧紧时所施加的拧紧力矩T成正比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

T=KF
K:力矩系数,其值大小主要由接触面之间、螺纹牙之间的摩擦阻力Fμ 来决定:
(K=0.161p+0.585μd2+0.25μ(De+Di))
p:螺纹的螺距
μ:综合摩擦系数
d2:螺纹的中经
De:支承面的有效外径
Di :支承面的内径

一般情况下,K的值大约在0.2-0.4之间,然而,有的甚至可能在0.1-0.5之间。

02、力矩-转角控制法(TA)

又称超弹性控制法。

力矩-转角控制法是在力矩控制法上发展起来的,应用这种方法,首先是把螺栓拧到一个不大的力矩后,再从此点开始,拧一个规定的转角的控制方法。

它是基于一定的转角,使螺栓产生一定的轴向伸长及连接件被压缩,其结果是产生一定的螺栓轴向预紧力。

应用这种方法拧紧时设置初始力矩(TS)的目的是把螺栓或螺母拧到紧密接触面上,并克服开始时的一些如表面凹凸不平等不均匀因素。而螺栓轴向预紧力主要是在后面的转角中获得的。

摩擦阻力的不同仅影响转角的起点,并将其影响延续到最后。而在计算转角之后,摩擦阻力对其的影响不复存在,故其对螺栓轴向预紧力影响不大。因此,其精度比单纯的力矩控制法高。

力矩-转角控制法对螺栓轴向预紧力影响最大的是测量转角的起点,及途中Ts所对应的S1(或S2)点。

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拧紧精度,应注意对S点的研究。

力矩-转角控制法与力矩控制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力矩控制法通常将最大螺栓轴向预紧力限定在螺栓弹性极限的90%处,即图2中Y点处;而力矩-转角控制法一般以Y-M区为标准,最理想的是控制在屈服点偏后。

力矩-转角控制法螺栓轴向预紧力的精度是非常高的,通过图2即可看出,同样的转角误差在其塑性区的螺栓轴向预紧力误差ΔF2比弹性区域的螺栓轴向预紧力误差ΔF1要小的多。

03、屈服点控制法(TG)

屈服点控制法是把螺栓拧紧至屈服点后,停止拧紧的一种方法。

它是利用材料屈服的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的拧紧方法。

这种控制方法,是通过对拧紧的力矩/转角曲线斜率的连续计算和判断来确认屈服点的。

螺栓在拧紧的过程中,其力矩/转角的变化曲线见图3。

真正的拧紧开始时,斜率上升很块,之后经过简单的变缓后而保持恒定。过b点后,其斜率经简短的缓慢下降后,又快速下降。

当斜率下降一定值时(一般定义,当其斜率下降到最大值的二分之一时),说明已达到屈服点(即图3中的Q点),立即发出停止拧紧信号。

屈服点控制的拧紧精度是非常高的,其预紧力的的误差可以控制在±4%以内,但其精度主要是取决于螺栓本身的屈服强度。

  • 3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