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开源负责人许勇:未来开源计划重点是AI和服务小程序生态

640?wx_fmt=gif




导读:2018年6月25日,Linux 基金会,集结世界顶级开发者的非营利开源组织,宣布腾讯成为基金会的最新白金会员。在开源领域,腾讯的贡献正逐步增长,日益成为社区活跃一员。在与社区机构互动上,腾讯广泛联动Linux资源,以首批企业身份使用OpenDaylight SDN控制器,并作为创始人之一成立中国开放 SDN (COS) 委员会。在项目支持上,腾讯赞助了数十个GitHub开源项目,同时是云原生计算基金会、Hyperledger、LF Networking 和开放网络基金会的成员。在深耕垂直领域上,腾讯以 LF 深度学习基金会首要创始成员的身份,计划通过贡献旗下AI开源项目Angel 项目,助力基金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据悉,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刘昕,将作为腾讯开源顾问加入Linux基金董事会,代表企业行使相关权益。同时,腾讯作为白金会员,还能充分利用基金会在开源管理、法律规章、活动执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为开源社区提供资源与支持。


640?wx_fmt=jpeg

以下为LC3腾讯专访许勇回答部分的内容:

 

主持人:各位老师,咱们LC3腾讯专访的活动现在开始,台上嘉宾分别是腾讯开源顾问&Linux基金会董事刘昕,腾讯副总裁曾宇,腾讯开源负责人许勇,要不然咱们三位嘉宾有什么想说的或者对腾讯开源想介绍的也可以先聊两句。

   

许勇:欢迎各位媒体跟我们做一个专场的沟通,2010年随着腾讯的开放战略,腾讯开源开始从内部的自研或技术积累到逐渐和外界有更多的沟通。在技术上,腾讯开源也是经历了一个由内部到外部的一个转变的过程。我们在这当中提倡大家能够把自己的技术共享出来,能够更多的复用技术,尽可能避免重复造轮子,到现在我们慢慢跟外界有更多合作的方式,整个过程其实来讲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在国内尤其是大企业来做技术共享也是非常难的事情。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可以看到腾讯跟外面的包括国际上的一些大的开源组织如linux基金会合作,希望能够把腾讯的许多技术积累能够释放出去,能够跟外界共享,也希望融入到目前开源的整个运动中来,实现共赢。这就是腾讯开源目前的基本情况。

 

媒体:我有一个问题,一是刚才咱们宣布加入了linux基金会,为什么选择加入这个基金会,二是腾讯对开源有什么认识?三是腾讯都使用了哪些开放,目前腾讯有哪些开源项目,腾讯在开源社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许勇:我补充说一下,可能我们看到以前腾讯开源的项目类似于工程师文化驱动,比如说我出于对代码对开源的热爱,我贡献出这个项目。后来慢慢我们会看到,开源和我们自身的业务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更大价值,像这次和Linux基金会的深度合作,使得我们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使我们的开源项目能够更长久,更持续,能够更多的和社区产生良好的互动。腾讯开源正由最初的工程师文化驱动的个体行为,转变到现阶段业务目标结合,发挥开源更大的力量,这样无论是对开源社区和行业,还是对腾讯公司本身来讲,这都是一个多方受益的举措。腾讯开源也会继续以不同的方式,包括以个体的方式,以参与社区贡献的方式,或者说以我们与基金会合作这种方式,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多角度参与到开源的活动中来。

 

640?wx_fmt=jpeg

Linux基金会官网对腾讯成为白金会员表示欢迎


媒体:腾讯在内部开源上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怎么样,或者有什么新的问题,另外在外部问题上有哪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许勇:是这样的,在过程中我刚才讲从2010年开放战略,最初在内部分享代码存在部门墙的问题和业务目标在时间投入上的矛盾等。但现在我们看到我们看到,腾讯的工程师越来越多的有更多的工程师文化驱动,基于这种开源的热情和追求,我可以牺牲自己的一些业余时间去完成我的一些想法。其实从根本上我觉得每个大公司可能都解决不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或者我要完成KPI这些问题,我没时间做更多开源的一些事。

 

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转变,现在越来越多和业务结合,会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就是说我既在做开源的同时又对业务有促进,就像曾总讲的,做了开源可以缩短开发时间,提升创新的效率,这个结合起来,实际上使腾讯开源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样可以一部分,或者说解决刚才提到的我们一直困扰的部门墙和KPI的问题,慢慢和业务结合,他业务上也能得到提升,他自己本身的开源的追求也能得到满足。


在开源的过程中,包括今天TARS这个项目也遇到很多问题,大公司开源最怵的就是涉及到法律,专利这些问题,我们TARS到捐献给Linux基金会,整个内部流程推动下来也是比较艰难的,举个例子就是我们TARS捐赠给Linux基金会商标,在腾讯是商标捐赠的第一例,腾讯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商标去转给其他非腾讯公司的事例,我们也和相关同时讨论,沟通了多轮,最终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非常不容易,可以说甘苦自知。所以说在对外的过程中其实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我们会觉得可能我们和Linux基金会合作,未来我觉得可能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包括可能一些合作上的问题,这些可能都是一些新的问题,就会不断的遇到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前不久对外开源了一些项目会外界很多质疑或者类似于觉得你不行,但是从外界公司和我们内部互动反馈来讲大家都是很良性的,就是说很友善的指出你这个怎么样怎么样,然后我们的工程师马上就是可能连夜做梳理,做优化,也可以看到其实有些问题出现了一个好的现象,就是加强了我们跟社区更紧密的联系,能够让我们内部的工程师更了解开源社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究竟应该怎么样贡献自己的力量,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教训,对腾讯今后做开源其实帮助是非常大的。

 

媒体:您好,我想问一下,因为腾讯之前一直强调开源和开放,那么开源的程度如何抽象概括,举个例子大概比方的难易程度可能是在1-10里面排5左右的话,现在可以说整个程序的开源,系统的开源大概会在什么位置?大概到什么样的程度然后类比一下。第二是在商业模式上面,在开源的生态下面,对商业模式有什么调整?

   

许勇:我觉得如果是1-10分之间我们应该在6分左右,其实我们会发现说可能你以前没想开源的事到你想开源,到你真正开源出去其实是蛮难的,比如以前我写代码就不想开源,可能我跟业务和数据的耦合非常紧密,发现想开源也是蛮难的。包括基于一些商业化的考虑,因为我们以前经验也少,也不知道开源出去会有什么风险,所以说有些是属于偏保守的。但是可以看到慢慢现在有更多的开放和开源的思维在技术上,有更多人能够认识到它带来一些收益和对业务的提升。这次的TARS和Linux基金会合作,也想腾讯内部做一个榜样出来,让一些犹豫或者有疑虑的业务去看一下其实业务和开源结合起来是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能够起到刚才曾总所说的能够提升创新效率的这种效果,所以说我觉得目前难度来讲应该是在6左右。

 

打6分是现在这个状况,以前可能更难,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上有政策,可能我们管理层像曾总他们比较支持开放和开源,2010年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2010年前其实腾讯起码技术上是挺封闭的,现在打6分的状况是因为在上面有政策支持,在下面已经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了,就是说工程师文化在许多部门、许多团队已经深入一些了。现在其实难点在于我们要好多第一次去做可能没有经验,可能会困难,甚至刚才讲的就是历史包袱,就等于是我们要开放技术,我们要做解耦,做这种优化等等,主要难得是在这么一点,就是在这些方面困难不少。领导不支持,还有就是工程师对开源认识不足,都不知道开源是怎么玩的,我觉得这两个是以前我们从2010年到现在克服的最大的两个难点,到现在打6分主要是我刚刚讲到历史包袱这些东西可以解决,或者比如我们吃过一次亏下次就不再吃这种亏了,有经验了。

 

媒体:您好,我的问题是目前对于腾讯而言参与开源的方式有哪些,第二个问题是腾讯在去年公布的一共是20个开源项目,那么在最近的一次项目是月底的面对面翻译小程序的开源,在2018年下半年有没有什么重大的开源项目开源计划?

   

许勇:现在我们如果整体盘一下,其实腾讯在开源方面投入还是蛮大的,首先就是类似这种工程师或者说业务去参与这种知名的开源社区的贡献,包括像kurbernetes、Docker、Hadoop等等,其实在业务上用到的,腾讯的参与力度还是蛮大的,基于这些项目提交patch和issue等,活跃度还是非常高的。另外可以看到腾讯现在慢慢的把自己的项目开源出去,去年大概20个左右,目前累计有57个开源项目在Github上。近年来腾讯也是积极的参与基金会的建设,包括加入成为会员,然后把自己的项目捐献出去。我相信第三种形式也会在腾讯内部越来越多,主要是腾讯是通过这三种形式去做这种参与外界的开源。


未来在开源方面,我们重点还是会在一些AI项目以及围绕服务微信小程序开发者生态方面更多的努力。因为其实就是说微信小程序它可以作为一个开发者生态,这方面其实是需要很多很友好的可能更多的开放性的东西出来,才能够把整个生态做得更好。腾讯开源在下半年的话,重点会在这两个方面努力,还有TARS和Linux基金会的合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后面还有许多工作要落地和探索,究竟怎么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整个开源的行业中来,能够更好的产出更良好的东西。

640?wx_fmt=png


腾讯技术工程官号

腾讯前沿技术 | 产品 | 行业信息交流发布平台

640?  640?wx_fmt=jpeg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制造业工厂中两条交叉轨道(红色和紫色)上的自动导引车(AGV)调度问题。系统包含2辆红色轨道AGV和1辆紫色轨道AGV,它们需完成100个运输任务。文章首先介绍了AGV系统的背景和目标,即最小化所有任务的完成时间,同时考虑轨道方向性、冲突避免、安全间隔等约束条件。随后,文章展示了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了轨道网络建模、AGV初始化、任务调度核心逻辑、电池管理和模拟运行等多个方面。为了优化调度效果,文中还提出了冲突避免机制增强、精确轨道建模、充电策略优化以及综合调度算法等改进措施。最后,文章通过可视化与结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调度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和对自动化物流系统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及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制造业工厂中多AGV调度系统的开发与优化;②帮助理解和实现复杂的AGV调度算法,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和系统可靠性;③通过代码实例学习如何构建和优化AGV调度模型,掌握冲突避免、路径规划和电池管理等关键技术。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理论分析,还包括了可视化工具和性能评估方法,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GV调度技术。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任务特征分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任务特征的动态调度策略,以应对高峰时段和卸载站拥堵等情况。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个使用MATLAB编写的基于FDTD(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了ABC(吸收边界条件)和正弦脉冲激励源,并附有详细的代码注释。文中首先介绍了关键参数的选择依据及其重要性,如空间步长(dx)和时间步长(dt),并解释了它们对算法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接着阐述了电场和磁场的初始化以及Yee网格的布局方式,强调了电场和磁场分量在网格中的交错排列。然后详细讲解了吸收边界的实现方法,指出其简单而有效的特性,并提醒了调整衰减系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描述了正弦脉冲激励源的设计思路,包括脉冲中心时间和宽度的选择,以及如何将高斯包络与正弦振荡相结合以确保频带集中。此外,还展示了时间步进循环的具体步骤,说明了磁场和电场分量的更新顺序及其背后的物理意义。 适合人群:对电磁波传播模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高校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FDTD方法及其具体实现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教学演示、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领域,旨在帮助使用者掌握FDTD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建议:由于本文涉及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提前熟悉相关背景知识,如电磁理论、MATLAB编程等。同时,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代码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