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PF的进化之路:从原始工具到操作系统核心

61 篇文章 6 订阅 ¥59.90 ¥99.00

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是一种强大的虚拟机技术,最初用于网络数据包过滤,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本文将详细介绍eBPF的发展历程,并提供相关源代码示例。

  1. 初识eBPF:网络过滤工具
    最初,eBPF是为了在Linux内核中进行高效的网络数据包过滤而引入的。它允许用户编写并注入自定义的过滤逻辑,以在网络协议栈的不同层级上操作数据包。eBPF程序在内核中运行,并可以根据特定的规则筛选和处理数据包,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eBPF程序示例,用于统计进入网络接口的TCP数据包数量:

#include <linux/bpf.h>
#include <linux/if_ether.h>
#include <linux/i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