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AOP 前切入点及多参数问题

问题:看了很多关于Spring AOP的文章,在讲各种切入方式(before、around、after-returnning、thrown等)时,被切入的业务主体Bean的方法,基本都是无参数的。


也有提到有参数的,但都是一个String型的参数。

以before为例,无参数方法的切点配置为

<aop:before method="before" pointcut="execution(* cn.xxxx..*.*(..))"/>


如果方法有一个String型的参数param,则配置为

<aop:before method="before" arg-names="param" pointcut="execution(* cn.xxxx..*.*(..)) and args(param)"/>


注:如果参数其实可为任何类型,即Object。如果非要强调是String型,参数为其他类型的方法,不想被切点切入,则可写成 method="before(java.lang.String)"
(经实际测试 arg-names="param" 不写也可以)

但如果 cn.xxxx..*.* 的方法有多个参数,且个数不定,要想让切点可以切入,这么个写法就不行了。

我搜了N多的帖子,也没能找到方法,最终几经辗转,终于在网友的帮助下,点破了这一层窗户纸,其实也很简单,还是在配置的写法:

<aop:before method="before" pointcut="execution(* cn.xxxx..*.*(..)) and args(..)"/>


与之配合的切点的写法是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p) throws Throwable {
...
}


这样,不论业务Bean的方法有多少个参数,都可以被这个切点切入了。如果需要访问各个参数,只需

Object[] args = jp.getArgs();


----------------------------------华丽的分割线-----------------------------------

其实,能够满足如上需求的方法,至少还有一种,就是拦截器。


<bean id="myServic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ProxyFactoryBean">
<property name="interceptorNames">
<list>
<value>beforeInterceptor</value>
</list>
</property>
<property name="target">
<ref bean="realServiceTarget" />
</property>
</bean>

<bean id="realServiceTarget" class="cn.xxxx.xxx.Xxxx"/>
<bean id="beforeInterceptor" class="cn.xxxx.xxx.MyChecker"/>


思路是在注入ServiceBean时,偷梁换柱一下,用myService代替,实际是指向Spring的拦截器,它可以在执行真正的ServiceBean之前,先执行beforeInterceptor所指向的拦截代码
(这里是MyChecker,这个拦截器要实现org.aopalliance.intercept.MethodInterceptor接口,并完成public Object invoke(Method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Throwable方法)然后再交还给target属性指明的真正的ServiceBean。它不仅仅能够得到方法的参数,而且还有更强的功能——决定是否继续执行target。

public class MyChecker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
* 用户访问认证方法。
* 如果登录合法则开始执行服务,否则返回错误。
*/
public Object invoke(Method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Throwable {
Method invokeMethod = invocation.getMethod();
Object[] args = invocation.getArguments();
...
if(....){
return invocation.proceed(); // 检查OK,继续执行
}else{
return null; // 检查NG,阻断执行
}
}
}


看到了吧,这里不仅仅可以得到目标方法的参数 Object[] args = invocation.getArguments();
还可以,控制是否要继续执行目标方法,还是阻断。因此用来做认证是再合适不过了。

----------------------------------华丽的分割线-----------------------------------

为什么要加入两条分割线之间的之一段呢?除了也作为before切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更主要的是想引出下面的问题:

我发现,在我成功的用AOP切入之后,每次都执行了两遍切点,且我检查了配置文件,并没有重复定义<AOP>

当我在切点代码中加入

Object target = jp.getTarget();


我发现,这个target有一次是我的ServiceBean,而另一次是类似$Proxy22之类的东西。这才恍然大悟,它应该是那个拦截器!也就是说,拦截器被切点切入了一次,真正的target又切入了一次。

显然,从配置文件的写法上似乎是无法避免拦截器被切入的(虽然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 并不是切面),那只能在切点里想办法回避了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p)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target = jp.getTarget();
if(AopUtils.isAopProxy(target)){
return;
}
...
}


至此,可以让多参数方法被切入的before切点完成了。

(after-returnning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多参数也很简单,甚至不用在pointcut配置中声明,还可取到返回值)

<aop:after-returning method="afterReturning" arg-names="retVal" returning="retVal" pointcut="execution(* cn.xxxx..*.*(..))"/>


切点,可以同时得到JoinPoint和返回值

public void afterReturning(JoinPoint jp, Object retVal)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target = jp.getTarget();
if(AopUtils.isAopProxy(target)){
return;
}
...
}


最后,不知道哪位晓得,如果通过AOP而不是中间段落中提到的【拦截器】,来实现现有拦截器的功能,即取得入口参数,并可以控制继续执行被切的业务ServiceBean,还是阻止它执行。

如果能帮上我,请留言,谢谢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