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 - 复习(一)

第1章 绪论

数据库的本质是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效支持的、使用数据结构组织的数据的集合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 1.数据(Data)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定义为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数据的含义称为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 2.数据库(DataBase,DB)

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基本特征:1.永久存储 2.有组织 3.可共享 4.冗余度小 5.易扩展

  •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一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主要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等

  •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DBA)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1.1.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运用常规的手段从事记录、存储和对数据加工,也就是利用纸张来记录和利用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尺)来进行计算,并主要使用人的大脑来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

  • 数据的管理者:用户(程序员),数据不保存
  •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 数据的共享:不共享,冗余大
  •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程序
  • 数据的结构:无结构
  •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2.文件系统阶段:

在这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利用在信息管理方面。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维护问题成为紧迫的需要,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技术迅速发展起来。此时,外部存储器已有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软件领域出现了操作系统和高级软件。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管理外存的数据管理软件,文件是操作系统管理的重要资源之一。

  •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可长期保存
  •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 数据的共享:共享差,冗余大
  •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 数据的结构: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3.数据库系统阶段

1.1.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程序员必须关注记录结构和不同文件记录之间的联系,工作量大,变成复杂,开发速度慢,缺乏并发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数据结构化
  •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 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
  • 物理独立性: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数据不用改变
  • 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和控制
  •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 并发控制
  • 数据库恢复

1.2数据模型

一、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部分组成。


三、逻辑模型的分类(非关系模型与关系模型)

非关系模型: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层次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就是树结构):

  • ①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 ②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网状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一对多关系,结构上像有向图):

  • ①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 ②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1.2.2概念模型

表示方法:E-R图
注意: E-R图中,实体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表示,关系用菱形表示。

  •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叫做超码
  •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的最小子集为码
  • 码肯定是超码,但是超码不一定是码
  • 一个实体可以有多个码
  • 一个码可以包括一到多个属性

例子:班级号,序号,学号,姓名
学号是一个码,也是一个超码
[班级号,序号]也是一个码
[学号,姓名]是超码,不是码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标明联系的类型(1:1, 1:n, m:n)

比如有两个简单实体,分别是单位和职员,它们的关系就是1:m,一个单位可以有多个职员;

再比如有两个实体,分别是学生和图书,它们的关系就是m:n,从而形成中间表学生借阅的图书,结果是1本图书可以被多人借阅,1个人也可以借多本图书。


1.2.3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3种)


1.2.4最常用的数据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5层次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6网状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Schema)、外模式(External Schema)、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一个]

  • ①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 ②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模式的地位: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

  • ①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
  • ②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多个]

  • ①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 ②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的用途

  • ①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 ②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
  • 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

  • ①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 ②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用途

  • a. 记录的存储方式(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按hash方法存储)
  • b. 索引的组织方式
  • c. 数据是否压缩存储
  • d. 数据是否加密
  • e. 数据存储记录结构的规定

<

  • 12
    点赞
  • 4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