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名硕博研究生被清退!全都是活该?真相有时候比表面更让人无奈......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有时真相

很像结果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布了一份名单,拟清退33名“失联博士

这些被清退的博士研究生中,最长的就读时间竟然是15年

更令人震惊的是,自2019年来,已经有30多所高校,近1300多名硕博研究生被清退。

清华大学清退2名博士生

四川大学一次性清退200名研究生

复旦大学一次性清退136名研究生。

南方医科大学拟清退11名博士生和5名研究生。

北京交通大学清退超过全日制博士最长年限的59名博士生。

上海师范大学清退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

能读到研究生、博士的人,智商肯定没问题,怎么毕业就这么难?

“清退”新闻一出来,超模君注意到,在普遍的支持下,有一些人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声音”既然发出来了,超模君就不能当作看不到、听不见。

就读年限

我们先来看一看就读年限的问题。

在我国,各大高校一般将博士生就读年限设定在3~4年(政府拨款补助年限为3年),较长时间也在6~8年。可即使这样,一种普遍现象是,博士生无法在基本学习年限内毕业。

近十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都维持在55%以上,在2010年甚至达到60.86%。对42所研究生院博士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68.3%的博士生未能在三年学制内完成学业,其中,6年及以上超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生高达10.74%。

数据表明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论文《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

或许有模友还不是很清楚:怎么判定博士生毕业延期了?

根据论文《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超过“修业年限”后即为延期

与此同时,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博士修业年限“中位数”数据:

数据来自论文

《博士修业年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

RTD:Registered Time to Degree,从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到获得博士学位的实际学习时间,即不包括其中离开学校的时间。

美国大学10年累积各类学科博士学位完成情况

数据来自论文《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

可以看出,美国除了博士修业年限更长以外,修业年限在不同学科之间还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只是美国,在德国,博士生毕业平均需要4.3年,人文社科类为4.75年,生物科学为4.2年,工科为5.3年,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为4年。

然而,根据论文《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显示:

我国博士修业年限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的修业年限反而低于其他学科。

也就是说,学科之间难度不一样,对于“难”的学科博士生而言,按“平均年限”考核他,确实比较难以按期毕业。

博士毕业生累积延期毕业率明显升高了

另外,对于“非全日制博士生”而言,由于他们有工作,甚至有一些人已经有了家庭,能够投入到学业上的可支配时间会短于全日制学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执行和全日制博士生一样的修业年限,明显是有些为难了。

数据来自《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

——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

那么:

然而,结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优秀博士论文数量与博士修业年限上的分布

数据来自论文《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

分析表明: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人数和学习年限数呈反比关系。其中,优博论文获得者中,3年完成学业者最多,是4年完成学业者人数的2倍。

这意味着,延长博士生学习年限并不能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

但是,可以让更多博士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正常毕业。而如果能根据学科制定差异化修业年限,将可能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导师

我们再来看看“声音”中提到的导师问题。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曝光”的事件也跟着增多。

如果不幸遇见了上述这些老师,那么延期毕业似乎也就“理所应当”。发生师生不和,甚至反目成仇这类事,也就不足为怪。

另外,即使导师不“变态”,但如果他只想当“甩手掌柜”,或者他太忙了而没时间指导,也会对学生毕业造成影响。

按期毕业与延期完成学业博士生获导师指导频次比例表

数据来自论文《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

——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

从上表可以看出,导师指导的频次越高,按期毕业的博士生比例相对延期毕业博士生更高。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大牛固然值得骄傲。可他一年到头到处“开讲”,各种项目等着他亲临现场。这其中的喜忧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如果导师又一次招了很多“弟子”,能分一次指导机会,那就且行且珍惜。

超模君虽然在这里说的“轻松”,但对于身处其中的学生来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无疑是巨大的,毕竟延期后还可能再延期,温水煮青蛙一般熬人。

尤其是对于一些.......很可能走向极端。

如果换导师能容易一些,类似事件的结果会不会出现不同?

毕业条件—科研成果

谈过了修业年限和导师后,我们再看一看博士生的毕业条件——科研成果。

在目前的博士生培养实践中,要求博士生发表科研成果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

调查显示,97.5%的博士生所在学校有发表科研论文的规定,其中,76.1%的博士生认可这一规定,但也有20% 的博士生认为这一规定不合理。

——《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

日前,郑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周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我国高校工科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情况比较严重,与其毕业的科研成果要求有很大关系。不少高校都对理工、医学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的SCI或者EI论文的数量和级别有要求,这是他们进入学位答辩程序的必要前提。

但EI期刊数量相比SCI期刊少,而且一些高校规定收录EI论文集中的论文不算,导致难度加剧。”

重视科研成果发表没有错,它可能为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前期研究基础,促进其完成学业。

但是,科学研究取得成果不是说有就有,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还有漫长的发表周期,这无疑又会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进度。

特别是对那些努力几年,实验结果不如人意,还要重新开始的同学,可是年限又限制了他。

悲伤它追上来了

博士在读期间应该有学术成果产出,这无可厚非。但是学术成果唯论文、唯SCI、SSCI、EI,甚至有学校在论文数量上要求过高,这也导致了一些本可以按期毕业的博士不得不延期。

写在最后

对于混日子、混文凭的“硕博研究生”,清退没有错!并不是所有考上博士的人最终都能获得博士学位,所有的博士生都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

但是,粗暴的“一刀切”,它有可能会误伤一些“不够幸运”的学生。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在公众号中,回复“转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