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 闪存作为如今各种电子设备中常见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在于固态硬盘(SSD)、USB闪存驱动器和智能手机存储等器件。而随着电脑终端、企业存储、数据中心、甚至汽车配件等应用场景要求的多样化,NAND闪存的存储方式和堆叠技术也在持续演进。
本文将围绕闪存颗粒相关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做介绍。
NAND闪存单元
NAND闪存基于浮栅晶体管,通过其中所存储的电荷量表示不同的数据。NAND 闪存由NAND闪存单元(cell)组成,每个单元包含一个浮栅晶体管、一个源极和一个漏极。
🔺简易的NAND闪存单元示意图
在最简单的形式中,当浮栅充电时,它被识别为“编程”状态并标记为0。当浮栅没有电荷时,它被识别为“擦除”状态并标记为1。
浮栅内部捕获的电子数量与单元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成正比。若捕获大量电子,晶体管则实现高阈值电压;若捕获少量电子,则形成低阈值电压。
如果周围的电路没有改变,浮栅处于绝缘状态,其存储的电荷就保持状态不变,即使器件断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因此,NAND闪存便具备了非易失性。
然而,NAND闪存每个单元的编程/擦除(Program/Erase,简称P/E)次数是有限的。在电压作用下,电子在硅衬底和浮栅之间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