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实践的思考之二 整线产品研发回顾

      现在想来,我最初是通过一个Java版报表设计工具的开发进入BI领域的。当时公司已经有了一整套自有开发的.net版BI前端工具,从数据建模,应用设计,到前端展现,再到最终的Portal集成,一应俱全。试想在3年前,国内有几家专业的BI公司有自己自主产权的完整产品线。

      受当时条件的制约,包括当时对BI的理解,以及对产品的定位,致使该产品线无论从功能还是从其性能,都不适合大中型企业级的应用 --- 产品的生命周期到了。于是,公司决定研发更高标准的基于流行J2EE架构的全新产品线,重新设计,重新实现。

      然而此时,问题出现了。

 

一、首先,也是最根本的一点,说大一点儿是对BI行业的理解,说小一点儿是对研发产品需求的理解。

      由于产品研发之初,几乎所有的研发人员,包括核心架构师,对BI仅是一知半解。而此时公司产品研发的战略是以项目代产品,并且需求由另外单独的部门负责采集。所有这些造成了需求沟通的不畅,产品部门对需求的理解和需求分析质量低下,产品研发从需求起点开始衰减,倒在起跑线上。如今回想,唏嘘不已。

 

二、其次是团队管理方面,由于当时产品研发部刚刚成立,所有规范制度,人员整合都处于起步初始化阶段;包括公司高层和部门经理的我,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此时以项目形式进行产品研发,匆匆上马,无疑风险极大。

 

三、技术力量方面。客观的说,当初研发部门的技术能力是无法支持BI产品的规划和研发的。当时的技术人员虽有10人之多,但大多由.NET,以及Java SWT开发转型而来,真正J2EE人员仅有一人。在此情况下,加之上述两点,要在短短一年内完成3个产品的产品,同时还要进行外围几个不相干项目的研发和管理,其结果可想而知。

 

      整个研发过程持续了10个月,其中涉及了三个产品的研发,终以失败而告终。违背客观规律,失败已是必然。如今一年多已经过去了,当初的研发人员如今仅剩2人,产品仅剩一个且在痛苦的维护;回忆起来,往事历历在目,逝人犹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