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是一个不正确的概念

    “先天”常常指从概念出发,从逻辑原理出发,从概念推导概念,从原理得出结论;“后天”往往指从经验出发,从经验提炼出概念,依据经验事实建立理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从逻辑到感知的过程。 

     现象哲学代表性学者胡塞尔从前期《逻辑研究》转向后期《大观念》的思路;同时,分析哲学领袖维特根斯坦也从前期《逻辑哲学论》转向后期《哲学研究》的思路。这两次转变都不约而同地去掉了“逻辑”,分别走向了“观念”和“哲学”,也许这不是巧合和偶然。
     
      两位哲学家都在潜移默化地遵循着先/后天研究领域的规律:从逻辑走向非逻辑。这里大致有两个原因。首先从研究的过程来说,“逻辑”主要涉及“判断理论”,它属于较高层次的意识活动,而要讲清楚判断理论,还要对感觉、知觉等较低层次的意识活动进行研究。另一个原因涉及逻辑和数学的普遍有效性。弗雷格指出,心理规律是经验规律,只具有偶然的真理性;逻辑和数学的规律具有普遍必然性,它不能用经验的规律说明。也许这也是智能领域研究的突破口和契入点吧!

       客观地说,复杂性科学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复杂性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过程,而科学则是“分科而学”的过程,一个聚合过程,一个弥散过程,一正一反,所以正确的称谓应该是复杂性研究领域。智能就是复杂性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根本上不是“分科而学”的科学,而是融合多学科的复杂性。

       从不同角度看,也许客观规律并不具有唯一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事物,从物理学角度,从数理学角度,从心理学角度,从博弈学角度,从伦理学角度,从管理学角度,……都会不一致吧!?也许会各有各的客观规律,各有各的逻辑线索,所谓非逻辑,往往是游刃于这诸多各自逻辑线索的适时适处的辗转腾挪、缝补联结、恰到好处而已,有道是:逻辑是为非逻辑服务的、智能是为智慧服务的之缘故吧!具体到人机融合智能中的深度态势感知,既有逻辑维度上的态、势、感、知,又有非逻辑上的态、势、感、知,逻辑上的可以形式化计算,非逻辑上的应该意向性算计,当前火热的AI们,试图解决的是前者,对后者一般采取的是视而不见,因为这个问题已足以困难到影响他们挣钱、消费和智商、情商的正常使用。

     不过,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理解这些朋友们!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