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理定律之一

一、新理论和新方法

本系列文章致力于介绍一套解读人类心理的原创理论,它将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还原成若干科学定律,因此称之为“心理定律论”。

   心理定律论的理论体系和学术基础已经基本表述在学术专著《心理定律论——人类本性的科学还原》(陈志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月)中,但是对于非神经科学领域的读者,该书的一些内容太专业,不少人反映读不下去。有鉴于此,本系列文章将用科普语言来介绍心理定律论的主要内容,希望能提供有意义的思想和知识。

   在人类几千年的探索中,人性的概念如此丰富,如此深奥,如此复杂,却又如此重要。对于研究科学的人来说,我们总是试图将世界的现象,包括人的本性,简化成基本的、可检验的原理和定律。

   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物质运动的核心规律,经常会提出一些理想模型,比如说“质点”,它有质量却没有体积,这样可以将动力学现象更突出地展现出来,使力学规律更清晰地表达出来。当这些规律研究清楚之后,就可以借助数学工具(如微积分)将有体积的物体的力学规律描述清楚。

   心理定律论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一个理想模型,叫做“心理主体”:一个神经系统已发育成熟、感觉健全和神智清楚的人可以看成是一个心理主体。按照这一通俗定义,婴幼儿、精神病患者、老年精神疾病者、醉酒吸毒者等等,都不算心理主体。任何人进入睡眠或昏迷状态时也不算心理主体,尽管他在清醒时可能是个什么人物。可以说,这是对人性的去繁就简。

   有一点必须申明:这个理论不是对现有学科的挑战,而是为现有科学成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由非传统学科的研究者来解读和整理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中的重要发现,从而形成一套不同于传统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为这个领域提供更简明的思路和总结,为研究和普及应用提供新的有力工具。说的直接一点,就是为了寻找基本的心理定律。其研究方法,包括事实分析、理论归纳和实验验证三个方面。

   首先,要将已有的神经科学事实进行分析。为了分析,不可避免地要建立一些新的概念,这是任何一个学科中都有的现象。比如物理学中的力学定律,需要采用“加速度”等概念,因此在介绍定律之前先要定义加速度,而定义加速度之前还需先定义“速度”,等等。类似的情况是,我们的心理定律中需要“感觉模式”等概念,而定义感觉模式之前还需定义“神经信息群”,诸如此类。通过这些工作,分析出了神经信息群活动的一些规律,也就是“神经信息群原理”。

   其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心理学层次上的涵义,形成心理学的基本命题,也就是各条心理定律。在这个过程里,往往需要心理科学事实的补充,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哲学思维。

   最后,要通过实验来对这些所谓的规律和命题进行证伪,由此提供新的科学事实,并改进理论归纳的结论。

   沿着本系列文章的阐述逻辑,读者最终能看到关于意识难解问题的诸多答案:意识的内涵;主观意识的可研究性;第二者的意识问题;动物的意识问题;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自由意志问题;等等。

二、系统划分和研究切入点

按照现代生理学的理论,整个人体可分为八个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心理定律论中,上述八个系统中的七个被定义成“子系统”——运动子系统、循环子系统、呼吸子系统、消化子系统、泌尿子系统、生殖子系统和内分泌子系统;神经系统中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被分开。

我们定义:“人体系统”指由心理主体内的运动子系统、循环子系统、呼吸子系统、消化子系统、泌尿子系统、生殖子系统、内分泌子系统和周围神经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与人体系统相对的就是中枢神经系统。

人体系统的第一大功能是维持心理主体的基本生存和繁殖。由于主要的和绝大多数的生化过程都是在人体系统里进行的,因而在不复杂的环境下,它只需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很少的调节下就可维持工作了。

第二大功能是提供心理主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面功能。从外界来的输入信息,要经过周围神经系统内的感觉器官和躯体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投射;心理主体对外界的作用或信息输出,是从中枢神经系统经过躯体神经向运动子系统下行投射来完成的。

第三大功能是情绪反应和情绪反馈。虽然情绪产生的核心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但人体系统是情绪表达的舞台。淋巴系统、内脏、前庭和骨骼肌肉系统等,对各种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平常所熟悉的面部表情、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等等,都属于这种反应的外在表现。当这些情绪反应产生之后,又会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

从心理定律论的观点来看,人体系统以生理功能为主;虽然在体积和质量上占了整个人体的绝大部分,但在心理功能上作用有限。相反,体小量轻的中枢神经系统却主导了心理主体的心理活动。作为人性的最高体现的意识,完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活动的产物。

为了研究意识现象,很多的科学家都主张从研究注意现象入手。因为注意作为意识活动中最不可缺的功能,是最早被心理学提出的概念之一。心理学界比较普遍也具有足够实验依据的观点是:注意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注意就是滤除未被注意的事件(噪音);对注意事件的响应具有较快的速度、较低的阈值和较高的精度;注意还可以使该事件容易被记忆。

中国中有一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的故事说:有一只蝉光顾喝露水,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弓着身子正要捕捉它,而螳螂并不知道有一支黄雀已经在它身后正要伸脖子来吃它,可黄雀也不知道还有一支弹弓正瞄准着它自己。这真是一幅讲述注意现象的生动画面!蝉、螳螂及黄雀都正在注意各自的猎物,这样他们能以最快的反应来捕捉稍纵即逝的猎物;但是,由于注意的选择性过滤功能,它们都忽略了威胁自己的敌人就在身边。这个成语的意义被比喻成相互争斗的人类之间的关系。

心理定律论首次大胆提出:注意是受“主题”控制的。什么是主题?心理主体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和地点会关注的某个核心问题或某件核心事态,这种关注在大脑中的体现就是主题。想象一下:当你上数学课时,老师在黑板上推导一个算式,其中引用了上一堂课中讲过的公式。这时候你发觉引用公式时好像出现了一处笔误,但老师自己并未察觉。你可能赶紧去翻上一堂课的笔记或课本上讲解该公式的部分,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当你肯定老师确实出现了笔误时,举手要求发言。得到允准后,你指出了上述笔误。在这段意识活动中,发觉笔误后你的注意已经由“听老师讲”和“看老师写”转移到了“公式是否正确”的问题上来了;但你并没有脱离“听课”这个主题,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讲课内容。

也就是说:注意的转移很多时候是对当前主题关注中的一段过程。显然,主题处于对注意进行控制和调度的位置上,是比注意更高级别的信息选择功能。

心理定律论进一步推断:在心理学的层次上,意识活动的核心就是对当前主题的关注以及在此主题之下对相关外部或内部对象的注意。

上述思想的提出绝非仅仅来自于一时的灵感,而更是基于对大量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

三、自反应机制、感觉模式与反应模式

当你到眼科医生那里去验视力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一种仪器来测试你的眼压,让你的头部固定在某一位置,眼睛张大,盯着一个光点,突然一股气流喷向你的眼睛,立刻让你的眼睛闭了一下。不过在你闭上眼睛之前,眼压数据已经测出来了。

可是有些医生会先要求你:别闭上眼睛!这其实是说在喷气以前别闭上眼睛。喷了以后还睁着?那是非人的要求,因为这个反应属于无条件反射。

一般来说,无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从感觉神经元到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冲动传递经过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但不经过大脑皮层,只经过少数或不经过中继的神经元。最突出的特点是意识不能介入其过程,反应快速且不受控。像见到美食馋涎欲滴等等都是这一类反射。然而,无条件反射功能还只是自反应机制的一类。

在心理定律论中,把任何神经信息始于人体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但并未经意识过程介入就对心理主体产生作用的神经活动程序,叫做自反应机制。

朝向反射是另一种自反应机制,它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反射。它包括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如把感官朝向刺激物;正在进行的活动受到压抑;心律变缓;瞳孔扩散;等等。我认为它是进化上最原始、最初级的“注意”生理机制,并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为了验证这一点,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的低级动物——螃蟹——进行了“厨房实验”式的研究,肯定其有朝向反射能力,但却无大脑皮层。也就是说不可能有意识活动的一些低级动物仍然可以有朝向反射功能。

诸如上述的反射功能都是天生的,或者说心理主体对此“生而知之”。正常的人都有一部分生而知之的能力,当然还有更多学而知之的能力。

想象一下:晚饭之后,你嚼着口香糖在林荫下散步的同时,却聚精会神地思考着一件与四周景象完全无关的事情。你的咀嚼、走路的方向、步幅和节奏等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完全不被注意,完全不受思维的控制。进行这些动作所需的感觉信息的处理,控制和反馈信息的产生,是通过身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一种自反应机制完成的。

这种自反应机制被称为隐性记忆常常通过多次重复而逐渐积累而形成,主要表现为技能或操作的熟练;表达时一般无认知过程的参与并不能用言词来陈述,是非意识性的记忆。

上述介绍中还没有概括中枢神经系统中全部的自反应机制,但已经能够给我们这样一种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自反应机制,当源自人体系统的感觉信息触发自反应机制时,会快速地自动产生作用于人体系统的反应信息,并不需要意识的介入。而且,可以有很多的自反应机制在同一时间内起作用。

不妨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打乒乓球的熟手,当与球友进行非比赛性的对打时,甚至能够你来我往地一边打球,一边很投入地聊天。这时候,你的意识活动全都集中到了对话的内容上了,对打乒乓球的动作则完全由自反应机制接管了。

不难看出,这里触发你的自反应机制的感觉信息不是单一的,不仅有乒乓球的运动信息,还有球、球台以及球拍甚至身体之间的空间信息,这些感觉信息的集合被称为“感觉模式”。你对身体姿态、手臂到球拍的控制信息集合,被称为“反应模式”。

四、自反应定律及其意义

我们进一步定义:如果一个感觉模式无需意识的介入就能触发一个反应模式,叫做“习惯感觉模式”。上篇中不用脑筋的乒乓球对打就是因为乒乓球的运动处于习惯感觉模式之内。再比如说你可以站着并端着茶杯,而丝毫不影响你和别人的交谈;你能够一边开车,一边观察路况和交通灯,一边搜寻你要找的商店。在每一个时刻,你的思维通常集中于一件事情,如交谈或搜寻,其他的事情都因为属于习惯感觉模式,同时平行地由自反应机制完成了反应模式。

但是这样自动到不用动脑子的事还是很有限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意识才华决不会是多余的。比如在散步中,如果地面的落叶盖住了前边的一个石子,而你不走运踩了上去,就会引起你的注意,因为“踩石子”已超出了你隐性记忆的范围。这样可以提醒你重新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环境,避免出现真正的危险。如果一个感觉模式通过意识的介入才产生一个反应模式,叫做“注意感觉模式”。比如说打球当中对方问你的问题,必须通过你的意识活动才能作答,因此属于注意感觉模式的范围。

作者曾是个足球场上业余球员。当我控球时,注意力集中在球和自己下肢的动作上,上肢动作完全被忽略了。但运动力学告诉我们上肢的协调配合绝对不可缺少,只是在未被觉察的中枢神经活动中完成罢了。这种被注意忽略但仍起作用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从习惯感觉模式到反应模式的自反应过程。但是,如果对方防守球员在我控球时拉扯我的手臂,那么我的手臂就不能在未被觉察的中枢神经活动中完成配合动作。于是,我的注意会被吸引到这个异常的感觉模式上来,通过意识活动才能处理,也就是说将其当作注意感觉模式来处理,产生适当的反应模式,既获得身体平衡,同时完成有意识的技术动作。

于是,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第一条心理定律——自反应定律

只有来自于人体系统的习惯感觉模式能够触发中枢神经系统内已有的自反应机制,直接产生相应的反应模式反作用于人体系统而不需要意识活动的介入;任何注意感觉模式都要借助意识活动才能产生相应的反应模式。

正如在其它科学领域一样,第一条定律往往是最简单的定律,但是它引入了该学说的全新概念,给后面的论述创造了条件。

关于人性,自反应定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首先,它揭示了人性中相当的部分是不受意识活动控制的。有的部分不受意识控制是为了使意识活动聚焦于对人更重要的事情上;也有的部分独立于意识活动是为了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有效率地适应环境的影响。

其次,它提示我们人性当中的有些部分类似于动物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把人体系统的概念换成更广泛的“动物体系统”的概念,这条定律对大多数陆地上的哺乳类动物都适用。当一头猎豹追扑一个猎物时,和橄榄球防守球员对待对方持球球员的情形差不多,追扑者所注意的事情中完全不包括如何平衡自己的重心。然而,平衡自己的重心是哺乳类动物进行正常生存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稳态,就像保持自己的体温不变一样。因而他们所采取的方式也同人类一样——通过自反应机制来控制和调节肢体的协调配合,毋须注意的介入。换句话说,自反应定律对于我们人类及众多的哺乳类动物保持各自的生物稳态非常重要。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既然这条定律所表达的生物学规律早在哺乳类动物出现之时就已产生,既然它应付远古到如今的环境都那么有效和完善,因而在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其他的变异时,这一规律所对应的那套基因仍然被保存了下来。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不由自主地对大自然又多了一份敬意。

五、划时代的记忆发现

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涉及大脑不同的长时记忆功能。为了说明这些划分的依据,先来讲述一个病人的遭遇。

       1953年,一个简称为HM.的病人,27岁,严重的癫痫病发作得非常频繁。这一病症自他16岁起一直使其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医生按当时医学界的知识,用尽了所能采用的医疗手段,都无法治愈。于是动用了最后的一招——切除了他的一部分脑组织。结果,尽管成功地治愈了癫痫,但却给其记忆系统留下了严重的后果。

   自手术之后,HM.的意识总是停留在现在,对他来说不存在刚过去的昨天。他不能记住频繁来看望他的朋友的名字,不能认出自己最近的照片,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不知道现在的日期,不清楚当前的住处,甚至不记得其父母已经去世。看起来HM.只能记得手术前约两年以前的事情,包括其童年时的经历。这样的情况使HM.必须受到每时每刻的监护。

   但是科学家们发现,HM.除记忆以外的其它智力相当正常,其IQ测试值在正常范围的高端。如果给他看一张卡片然后拿开,马上问他时,他能回答出卡片上的内容,这表明其短时记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损;然而如果一两分钟过去后再问他时,他就完全记不起来了。

   可是,虽然手术后的HM.似乎失去了产生某种长期记忆的能力,他却实际上能相当好地执行某些运动性技能以及产生相关的记忆,如反向勾画五角星的轮廓。这种作业要求他对着镜子勾画轮廓,因此视觉反馈与正常的情况刚好反向,是一种很费劲的感觉运动协调的练习,需要有意识地集中注意来进行。开始时HM.做得很糟糕,跟普通人开始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他能够通过练习不断获得进步,练得越多,进步越多。但与普通人的区别却很有趣:虽然HM.对完成画星的作业越来越在行,可他并不记得他昨天练过画五角星这件事。

   在发现HM.的病例之前,关于大脑是如何保持记忆的,存在两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各自都得到一些神经生理学或神经病理学上的数据支持。一类观点可叫做“整合论”,认为记忆的保持依赖于大脑的整体性,而不依赖于大脑的精细结构定位。另一类可以称为“定位论”,认为不同的记忆是由不同的特定脑区来负责的,但又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说清楚这些脑区与不同的记忆到底是如何对应的。

   但是,HM.的案例不同。他在被手术之前,参与的专家学者们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各种数据都作了仔细的记录;在做手术当中,对其大脑的组织结构的前后变化也留下了尽可能详尽的记录;在做完手术之后,他很可能成了人类历史上被最多的科学家研究过的病人,据说几十年间有超过一千个研究人员亲自探访过他。

   根据他出现的奇特记忆问题,科学家们提出大脑中存在两套不同的长时记忆:一套被称为显性记忆;另一套是隐性记忆。后经半个世纪科学家们的各种不同实验研究表明,这样的分类是可靠的和有生理学证据的。

   关于隐性记忆,咱们已经在自反应机制中讨论过。一般通过多次重复而逐渐积累而形成,主要表现为技能或操作的熟练;表达时一般无认知过程的参与并不能用言词来陈述,是非意识性的记忆。

   显性记忆与隐性记忆相反,这种对过去经验和信息的记忆与回忆过程须要意识活动的参与,常常需要借助语言描述。例如,你要记住一个新朋友的姓名和面孔,只能凭借有意识的努力才能做到;当你下次再见到他时,必须再经过有意识的回忆才能想起他的名字。

   从HM.的大脑里被医生切除的那一部分,在神经解剖学上简称为MTLMTL对于显性记忆的形成不可或缺;但是对与隐性记忆却没有影响。

   可怜的HM.由于失去了MTL,无法记住刚刚才结识的朋友和发生的事情。但是,MTL却不负责永久保存显性记忆,而是逐渐地让别的脑区来更长久地记住已形成的显性记忆。因此,手术前约两年以前的记忆因为已经被别的脑区接管,不再依赖于MTL,于是如家人的面孔和名字,仍然能够留在记忆中不受影响。

   由于MTL不影响隐性记忆,因此它仍然能够学习诸如反向勾画五角星之类的技巧。可他昨天练过画五角星这件事却需要有意识地回忆,即属于显性记忆,无怪乎他记不起来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