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吝啬鬼是指经常依赖简单有效的策略评估信息并作出决策的个体,即利用直觉判断系统,以减轻认知的负担。
一、概念
“认知吝啬鬼”是由社会心理学家麦圭尔(McGuire)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人是一个认知的吝啬者,在知觉他物时,常常试图去掉琐碎的信息以节省精力。人们并不去知觉或记下所有信息,而只是从发生的事件中选出对形成印象的必要信息。认知心理学家菲斯克和泰勒(S.T.Fiske & S.E. Taylor)认为,认知吝啬就是个体经常依赖简单有效的策略评估信息并作出决策。它的发生并非懒惰,而是出于必要性和简单的有效性;它不是理性地、客观地评估新的信息,而是非常简单地对新信息进行评估。人的头脑中原有的架构、脚本和其他知识结构,只需要从记忆当中提取出来就可对新信息进行评估,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认知能量[1] 。属于一种认知策略。
二、产生原因
认知吝啬是在思维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人们接受信息的有限性,感知觉并不是对感知对象作完全复制,它要进行加工,要对信息进行选择与重构。认知主体在面对知觉对象时,会产生一种独立于认知客体的主观认知的组织结构,即对感知对象进行认知的解构与重构。尽管我们开始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目的性”,但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认识对象,并不能完全复制到人的大脑中,所以,也就不可能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原有状态或面貌。而各种不同事物的信息通常按接收时的面貌,以表象的形式存在。表象被存入头脑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受遗忘的剥蚀,某些细节越来越淡化,代表性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最后成为一种反映与主体某种关系的意识而存在,以朦胧的意象形式存储在记忆之中。由于意象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已经先有了对某物或某件事情的判断,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它调出,作为一种思维的材料参与到思维加工过程之中,于是就会出现几种人们意识不到的“系统性偏倚”。
总而言之,出现认知吝啬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复杂的,在对它们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达到最满意的合理性是困难的。
2、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常常偏爱策略性捷径,而不是采用精细的统计学的分析,以尽量节省时间和加工资源。
3、人偏爱用最小限度的观察去产生社会判断的策略加工,产生认知偏差 。
三、表现
认知吝啬鬼是能够很轻易被触发的,吉斯斯坦维奇的《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一书中的研究得出认知吝啬者对信息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异常的敏感,并容易进行情感性的属性替换。一旦被触发,认知吝啬者容易陷入默认的启发式加工和框架效应中 。比较典型的有一下三个效应:
1、禀赋效应: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估值更高,已经拥有的东西本身就成为了你的一个认知边界。
2、锚定效应:当我们有一个锚点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判断往往被锚点所影响。
3、框架效应:人们往往对本质相同但描述方式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