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有什么了不起

(作者系枣庄学院学报主编/教授,枣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道可道非常道——知,规律

名可名非常名——认,表征


老子其人,无疑是一个知名度极高且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因为一提中国文化,人们就会说到儒释道三家,而老子则是道家的开创者,是其开山鼻祖级的人物,地位之高,历来备受尊崇。

但老子又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他在世时,几乎是一个隐士,是那种所谓大隐隐于朝的隐者。他刻意把自己的思想和学识隐藏起来,行事低调,不事张扬,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不像孔子那样喜欢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或者像孟子那样驰骋于大国之间,执衷于干预政治,参与社交、学术活动,当诸侯们的政治导师;他也不招学生,不授徒讲学,而是甘愿门庭冷落,图个清静;他更不想著书立说而借此传世。尽管他也是周朝的一个文化高官,司掌周朝的图书档案,但他当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官方影响力并不太大,知名度也不算太高。因此,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人们对老子了解得并不多,也甚至可以说知之甚少。

640?wx_fmt=jpeg

    这就给后世他的崇拜者和研究者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一个偌大的想象空间。他愈是神秘和模糊,人们就愈是想看透彻、搞清楚。于是就有了许多的猜测和推断,以及传说、演义甚至八卦。

但可以肯定的是,老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其人物事迹、著作、思想等,因有历史典籍记载、近现代的考古发现,以及后人的考证和研究,后来遂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辨。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子的形象就是清晰的;换言之,人们对老子的了解并不全面透彻——老子身上仍然还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他的考察和研究,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史记》中的老子


司马迁距离老子生活的时代并不遥远,而且《史记》以信史著称,司马氏对老子的记载应该比较可靠;因此,尽管在《史记》中司马氏对老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把孔子尚且列入“世家”,而老子仅以“列传”定位之,况且,对老子的记载文字也不多,只有寥寥几百字;但它也多多少少透露出了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和史料。

640?wx_fmt=jpeg

    首先,老子的籍贯、姓氏、名、字及官职是清楚无疑的,“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其次,老子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至于能让孔圣人长途跋涉,专程从鲁国来周朝国都向其问礼――可见老子在当时,应该是一个有一定威望的、学问高深的有道之人。

再次,司马迁交待了老子的心性品质、人生追求,以及创作《道德经》五千言的原委:“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他的学问以隐而不显,不求扬名为追求)。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周国和秦国之间的函谷关,还有人说是散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去,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迁还记述了当时流行的另外两个关于老子其人的传说,一说老莱子是老子,一说周朝的太史儋是老子。司马迁对此不作否定,也不敢肯定;但他可以确定的是:“老子,隐君子也。”并且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司马氏还告诉读者:老子并非孤家寡人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也曾娶妻生子,也有后人传世,汉代时,他的后人的官职做到了胶西王卬的太傅。

最后,太史公对老子作了如下评价:“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申子……韩子……皆源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这最后的评价非常中肯,老子的文章言辞旨趣的确微妙而难懂。庄子、申不害、韩非等人是老子的后学,他们的思想,尽管都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但都没有老子深远。


老子为何不叫“李子”


孔子姓孔,孟子姓孟,庄子姓庄,荀子姓荀,韩非子姓韩,依此类推,列子、墨子、惠子、公孙龙子……,无不是因姓而传世,以姓而著名;惟有老子,明明姓李,却偏偏称作“老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于这一疑问,有诸多解释:

一说,老子生下来时,眉毛、头发、汗毛全是白的,而且耳朵奇大,已有了胡须,他的父母就把他叫做老子(老儿子)。

一说,老子的母亲因吃了一只李子而怀孕,怀胎八十一载,逍遥于李树之下,割左腋而生老子,老子指着李子树而自认是他的姓氏;又因他的耳朵比较大,所以就起名曰李耳,而“老子”不过是他的外号或小名罢了。但后来,叫的人多了,“老子”就越叫越顺,逐渐成了他的名字。

一说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著名学者高亨在《老子正诂》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还说:“古人姓氏多无本字,常假借同音字。老姓变为李姓,也是同音假借。且古韵属幽部,属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老、李二字其声皆属来纽(即声母为L),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显然,在高亨看来,“李”为“老”的假借谐音字。

一说,老子之所以称为“老子”,是因为他年长而高寿。孔子曾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彭”即指彭祖,他活了八百多岁,是个有名的老寿星。老子活了多大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一说,老子本就是一隐者,他并不想扬名显世,相反,他尽量把自己隐藏起来,掩盖他自己的思想和行迹,《道德经》五千言纯粹是关令尹喜“强为我著书”的勉为其难之作。因此,他晚年去了外地,可能会隐姓埋名,而故意以老姓而假称他的李姓;他的晚辈和后学尊敬其前辈和师祖的本性,为了保守其尊长的姓名,而以“老子”作为其尊称,以致哲人隐奥,名姓若无,让后人不知其从。

上述几种解释,前两种明显是浪漫的文学虚构,传说、传奇而已,不足为信。第三种解释,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同音假借之说也难以服人,因为一个姓氏竟然能没有一个固定的文字作为其符号?“老”、“李”二音可以假借,难道“老”、“李”二字也可以(或需要)假借吗?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纯粹是学者们的迂腐之见。

而后两种说法则比较靠谱。司马迁所谓老子他活了160岁或200余岁的说法显然言过其实,有夸张成分,是道听途说而来,并不可信,但老子的高寿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像他那样的高人是不会短命的)。古人尊老敬老,人越老越受尊敬,再加上他威望、道德极高,是名符其实的“老先生”,所以称他为“老子”(老先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至于他的后学和晚辈们,了解师祖好隐恶显的秉性,所以也并不以姓称之,而以“老先生”专门指代他,渐渐地,人们就忘掉了他的姓氏,而以“老子”称之。


孔子见老子


尽管老子并不是那种追慕虚名的庸俗之人,且千方百计隐藏自己的声名,但他哲人的气质、智者的光辉又怎能完全掩盖得住呢?举手投足之间、言谈话语里面,自然会显露出来。再加上他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年高寿长的辈分、仙风道骨般的仪容等等,都会为他罩上一层极为神秘的面纱,让他超凡脱俗,拥有圣贤的风范和神仙般的光辉,其知名度不拔自高,其声名不传自远。于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其圣名就已远播开来,逐渐为世人所闻,而且拥趸甚多,孔子就是他的崇拜者之一。

640?wx_fmt=jpeg

关于孔老相会,古代有多种典籍记载:《礼记 ·曾子问》、《庄子》、《水经注》、《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史记》等都曾涉及。其中《礼记 ·曾子问》记有孔子四次问礼于老子,《史记》有两处记述了孔老相会。看来,孔子见老子历史上确有其事而无疑。至于到底见了几次,恐无法核实;但一般的说法,照正常情况分析,见一次是比较合理的。

孔子见老子,是孔子生平中的一件大事,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次相会,也是先秦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两位巨人的会面,是一龙一凤(孔子称老子为龙,而自称为凤)的雅聚。据说,孔子拜见完老子,回到住所后,足足有三天不曾开口说话,三个月不曾出门。

孔老相会,我们还是更相信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且看他是怎么说的: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次会面,孔子肯定问了许多,也谈了很多,但司马迁在此段一概略过(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写孔子“适周问礼”那一段,也并没有记述孔子向老子说了什么),而只记载了老子的一段训诫,他告诫孔子要学会隐蔽自己的锋芒,善于蛰伏潜藏,要大智若愚,去掉身上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不要让人知道自己的志向。司马迁所描述的老子的口吻、语气及谈话内容,均特别切合老子的身份、性格和思想主张等特点。而孔子回去后对其弟子所评论老子的话,既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他把老子比喻作龙,“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他留给后人的印象也真的像是一条见首而不见尾的神龙啊。能让孔夫子如此评价和赞誉,老子的厉害程度已无须赘言。


老子过关


据史书记载,老子晚年,看到周朝的衰败已无可挽回,感到工作、生活无聊无趣,渐生去意,于是退职归隐,而选择了西去秦国,这就有了老子过关的故事。老子过的是什么关?一说是散关,又叫大散关,在今天陕西省宝鸡市西南;一说是函谷关,在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北。

老子过关,事虽不大,但它附丽衍生出来的事件重大,透露出来的信息对于后人了解老子又尤为重要。所以,历史上,对老子过关之事,传说甚多,描述各异,又其说不一。

其一说,看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也非等闲之辈,而是一得道之人,此人善于观察天象,识人断事。那一日,他伫立于关楼之上,见东边天空有紫云升腾,冉冉西飘,便知有神异之人将至。过了片刻,果见一老者白衣白须,倒骑一头青牛逶迤而行,向关口靠近。到得近处,他便猜知此人定是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聃李耳先生。于是赶紧下关迎接。见面寒暄,得知果然是李耳先生驾到,于是恭敬地伺候,隆重接待。听说老子此一行是要隐世遁去,便觉心中有无限的惋惜和不舍,虽然这一次能亲炙于老子,当面请教受益,但匆匆一见,又要分手,而此一别,恐无缘再会,尹喜不甘心放过向这位高人进一步深入请教的机会,于是强迫老子要他把自己的学问写下来,以便长久地学习、钻研。老子本不愿写,依老子本性,他并不愿宣扬展现自己的思想和学识,但无奈不写不让过关,再加上看那尹喜也不是庸俗之人,且对自己的道德、学术仰慕已久,特别崇敬,是真心喜爱,于是便花了几天时间写下了上下两篇五千多个字,就是所谓的《道德经》。然后,老子骑着那头青牛出关西去,最后,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尹喜读了老子写下的那五千字的上下篇,顿感犹如醍醐灌顶,脑洞大开,像是读到了圣经天书,激动得不得了,对老子的崇拜更增添了十分,于是便产生了要追随老子,当他的学生和随从的强烈意愿,最后,竟放弃关令不做,而陪伴老子西去秦地,做了隐士。

640?wx_fmt=jpeg

关于老子西出函谷关以后的晚年生活,以及他最后终于何时何地,寿限几何,古人书中有多种说法。比如说孔子五十一岁时,又带着弟子们来到老子的隐居地宋国的沛地拜访他——可见老子又从关外回来了;再比如说老子活了一百零一岁,寿终正寝于他故里家中,许多人前来参加他的葬礼,葬礼办得隆重盛大等等。

在我看来,老子出关后去了哪里,秦国?西域?印度?甚至欧洲?或者出关几年后又返回中原,隐于沛地?这都不重要,甚至老子独自一人出关,不带随从,仅骑一头青牛,如何在兵荒马乱的郊野行走,一个须发已白的老者又如何在荒蛮的西地生活度日等等细节,也不必去较真追究。老子出关,真有其事也罢,杜撰虚构也罢,它透露出的两点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是,老子做了隐者,去了一个外人不知的地方;一是他写《道德经》是情非所愿,而是在勉为其难的情况下被动无奈而写。这是老子的性格本色,也是老子的真精神、真气质。就凭这两点,老子出关就是真实可靠的。


老子的《老子》


了解老子要靠《老子》(《道德经》又名《老子》),评价老子也要依据《老子》,因为老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少,而老子本人除《道德经》五千言之外,又无其他著述或谈话集——像孔子的《论语》那样。一部《老子》,仅用它来诠释老子的思想,评价其人生,恐未免显得单薄、片面;但这短短的五千个字,却又是那样丰富地显示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他的生活追求及生命智慧,他的形象也在字里行间渐渐丰满立体起来。

640?wx_fmt=jpeg

    《老子》一书,从宏观上来看,大致上分为两个部分,即“道经”和“德经”。全书共81章,前37章是上篇道经,其余44章是下篇德经。上下篇的关系是:道是德的“体”,而德是道的“用”。林语堂把上篇命名为“道的法则”,而把下篇命名为“道的诠释”也很有道理。

但仔细分析研究一下,不难发现上下篇81章,所谓前37章是“道的法则”,带有原理性质,而后44章是道的应用和诠释,带有具体应用性质,也并非尽然。因为上篇中也明显有用“道”指导应用的章节;而下篇中也有个别篇章是带有一般概括性的论点。因此,学习理解《老子》一书,最好不要拘泥于严格的所谓“道”和“德”的区分界限。其实它的每一章都独立成段,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思想或论述单元,可以单独研读,领会参悟其精髓和内涵。待对每个章节都有了比较透彻的领悟,头脑中自然会对《道德经》全书形成一个大致的认识轮廓和整体印象。

《老子》81章,大致涵盖了以下一些思想内容:什么是道,道的性质,道的表现,无为的重要性,柔弱、谦卑、宁静、平和的教导,绝仁弃智,武力、傲慢、强权的训诫,隐的好处,军事、杀戮的坏处等。

《道德经》一书,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颇为费解:道、有、无、无为等。其实,就连老子本人也难解说清楚什么是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道常无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在老子那里本就是一种神秘的东西,他也知道,一般的人明白不了,他自己大致知道道是什么,但却又说不清楚,甚至认为能说清楚的就不是道了。这就构成了一个悖论——《道德经》中到处充满悖论。老子思想的深奥和神秘大概也就在这里。一般读者不必非得搞清楚“道”的确切含义,也不必非得逐字逐句读明白老子每一句话的意思,读《老子》有时不能扣字眼儿;读不明白,千万不要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读不明白是正常的,如果一读就明白,恰恰不正常。

老子在《道德经》中重点强调、最为关注或者说最感兴趣的道,可以是主观的,是人类终极的东西,是属于纯粹形而上的灵魂、精神之追问;也可以是客观的,它是宇宙万物的初始,是大千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是天地的起点,也是终点,是最高目标,也是运行方式。道是主宰,也是凭借和根本。它万古不移,永恒持久,认识它,遵循它,顺从它,就像人走在道路上一样,是人类的本分,也是人类的宿命。

《道德经》的伟大之处,不一而足;而中国典籍中像它那样无一句引文、一个典故,不涉及一个人物,一个地名,一个物名,一个事件,一个时代,一个时间,总之,没有一个具象,而仅有结论似的归纳、教条似的抽象,高度哲学化、概括性的著作,可以说绝无仅有;就连《易经》也多少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人物、事件。至于,《论语》、《孟子》,有时几乎全靠引经据典来说理说事,拿来主义是他们的拿手好戏。《道德经》的原创性、原典性是显而易见也是非常罕见的,这恐怕也是它之所以能被称作“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这一点是我们读老子时,需要格外留意,用心仔细琢磨的。           

《道德经》中,如“福祸相依”、“柔弱胜刚强”、“大巧若拙”,是极其高明的辩证法。他告诫人们要学会谦卑,向水学习,自愿柔弱,甘居下位,“知其雄,守其雌”,不要争夺,要拒绝逞强等等,实在是了不起的生活哲学。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绝圣弃智弃仁,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和武力等等忠告,是老子的政治哲学,对治国理政也不无裨益。如果我们不能从《道德经》中真正悟出“道”的深意,而仅能读懂一些他的辩证思维、生活哲学和政治训诫,那么也就算慧根不浅,获益非少了。


老子的箴言


老子惜字如金,《道德经》一书仅有短短的五千言,与其说它是一本书,倒不如说这是一册警世劝诫的隽语集粹。它汇集了81个短小而精粹的哲思片段,是诗歌体的经文,易读易诵,又像哲学和哲理小品文,是治国、修身、齐家、为学的宝典。其中,有不少警句箴言,尤其值得我们铭记,这里仅撷取一些浅显易懂的:

   和其光,同其尘;上善若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曲则全,枉则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知其雄,守其雌;柔弱胜刚强;强梁者,不得其死;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无为而无不为;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金玉满堂,莫知能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40?wx_fmt=jpeg

    老子的哲学或思想,总体上看是消极的,他对待世界、对待人生不是采取积极勇敢的姿态,他也不崇尚进取和作为,追求成功、辉煌。他看世界,看到更多的是危险、失败,他对人生怀着一颗战战兢兢的心,主张小心翼翼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五千言中无一句鼓励人大干一场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激荡人心的句子。他总是告诫、劝勉、警示、教导人们要小心,要注意,不要这样,不要那样。难怪人们总说儒家是入世的学说,主张积极进取兼济天下;道家是出世的哲学,主张清静无为,独善其身——读了《道德经》自会有深切的体会。老子这种偏于向自我、向内心求真理,以自我反省、内在醒悟为手段的哲学,看起来宁静而迟钝,但却具有隽永的味道和致远的魅力,给人以启迪,让人获益。在当今这个浮躁的世界,重温老子的箴言,自然可以让我们的心绪沉静下来,脚步轻缓起来,让我们不禁冷静地回问内心:我到底需要什么?我要干什么?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值得吗?有意思吗?老子的哲学其实是一种以“舍”为“得”的哲学,显然,他喜欢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老子的地位及影响


老子非庸常之辈,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他;但我们是俗人,既然要学习他,研究他,就难免要掂量掂量他的份量,判断一下他的价值,看看别人对待他的态度和评价——这对我们了解老子、走近老子,无疑也有参考帮助意义。

老子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道家把他尊为鼻祖来膜拜,把他与庄子并称为“老庄”,是道家的一个学派;把他和黄帝一起作为创始人而称之为“黄老之学”,构成了道家的另一个学派。同时,他还是道家扬朱学派的祖源,也是法家思想的祖源。先秦以来,研老著老的著作至元代时,就超过三千种,具有代表性的也不少于一千种,由此不难看出《道德经》影响之巨大。

道家和其稍后创立的儒学,及引进于外邦并加以改造的佛家,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称为儒、释、道三家。三家相比,释家的影响力稍逊之。汉代以后,儒家学说因官方推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而道家的思想似乎更合中国人的性格和口味儿,千百年来,尽管没有官方大张旗鼓的倡导,但也并未因此受冷落,而是始终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陶冶着中国人的性情;它在民间而非官方,在人们的心里而非口头,一直持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那些具有持久魅力的东西往往都打上了道家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越是道家的,就越是中国的——道家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格,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老子在国际上的影响超乎国人的想象,他的影响可能并不比孔夫子小多少。因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世纪80年代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老子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这真应了那句中国人好说的话——“老子天下第一”。

尼采、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几位大哲学家都对老子评价甚高,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黑格尔说:“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景仰”。

据统计,国外《老子》的译本数量惊人,多达上百种,这一方面可能因为《老子》一书字数偏少,印出来就是一个袖珍本,便于携带;又因篇幅小,人们不像畏惧大部头哲学著作那样怕看不完、读不懂;而且一看价格也容易接受,谁都可以买得起。另一方面,也因为它的确是用汉语写成的最智慧、最潇洒的文字,它能满足世人对自由的浪漫向往和人类重返自然的天性追求。而这些美妙的思想恰恰是过于追求理性,崇尚工具性、实用性的西方人所最为缺少的。它是医治现代病,特别是欧美现代浮躁病的一副镇静良剂。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文化输出步伐加快、视阈增广,老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持续增强,他定会像苏格拉底、柏拉图或佛陀那样,成为世界级的思想巨人。


结  语 


老子思想中的“道”,是哲学之道,更是人类之道,世界之道,它至大至深,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既带有其创立者老子私人的主观印迹,又是作为客观的必然性而存在的。道是神秘的,它隐隐约约,忽明忽显地围绕在我们周围,它氤氲着天地,也浸染着我们,召唤人们向它看齐、聚拢。但道又“人皆用之,而莫见其形”,看不见,抓不着。然而,只要我们心中有道,向道而行,总是会离道越来越近,悟道越来越明。

世界到底是有,还是无,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但老子却大唱反调,极力强调无的存在,无的价值,认为有生于无;他追求无为,坚持无为胜有为,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深奥的道理,哲学上的悖论,不读《道德经》,怎么能掂得清呢?《道德经》是天书,更是人书,读它,可仰望天空,亦可嗅食人间烟火气。老子是世间第一狡猾之人,他聪明绝顶;他的哲学教人玩世,更教人出世,教人超越自我,超越自然。他有一套修身、齐家、治国的生活智慧,教人避祸,顺应自然和人性,有节奏、合节拍地快乐生活。他是一个大彻大悟之人,他清楚人类的弱点,明白道的力量的巨大、不可抗拒,用“无”和“无为”来消解那厉害的“道”,来顺应那掌控一切的“道”。老子从来不逞能,他时时示弱,处处露怯,《道德经》一言以蔽之,曰:无可奈何!

640?wx_fmt=jpeg

    老子,他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说了几句真话、老实话而已。但老子又实在了不起,因为他说的那几句话,改变了我们,也会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而就是那几句话,一般人却永远也说不出来。


本文摘自《枣庄日报》2019.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