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er In Native
Binder实现原理分析
Android Binder原理从开始到放弃
Android跨进程通信IPC系列
1:
Java应用层: 对于上层应用通过调用AMP.startService, 完全可以不用关心底层,经过层层调用,最终必然会调用到AMS.startService.
Java IPC层: Binder通信是采用C/S架构, Android系统的基础架构便已设计好Binder在Java framework层的Binder客户类BinderProxy和服务类Binder;
Native IPC层: 对于Native层,如果需要直接使用Binder(比如media相关), 则可以直接使用BpBinder和BBinder(当然这里还有JavaBBinder)即可, 对于上一层Java IPC的通信也是基于这个层面.
Kernel物理层: 这里是Binder Driver, 前面3层都跑在用户空间,对于用户空间的内存资源是不共享的,每个Android的进程只能运行在自己进程所拥有的虚拟地址空间, 而内核空间却是可共享的. 真正通信的核心环节还是在Binder Driver。:
2:
在Binder IPC通信过程中,进程间通信都要先通过向Binder驱动发送BC_XXX命令,然后Binder 驱动稍做处理后通过对应的BR_XXX将命令转给给目标进程。
如果有返回值,进程也是先将返回结果以BC_REPLY的形式先发给Binder驱动,然后通过驱动以BR_REPLY命令转发。
PS:从Driver发出的命令以BR开始,而发往Driver的命令以BC开头。
3:
虚拟进程地址空间(vm_area_struct)和虚拟内核地址空间(vm_struct)都映射到同一块物理内存空间。当Client端与Server端发送数据时,Client(作为数据发送端)先从自己的进程空间把IPC通信数据copy_from_user拷贝到内核空间,而Server端(作为数据接收端)与内核共享数据,不再需要拷贝数据,而是通过内存地址空间的偏移量,即可获悉内存地址,整个过程只发生一次内存拷贝。一般地做法,需要Client端进程空间拷贝到内核空间,再由内核空间拷贝到Server进程空间,会发生两次拷贝。对于进程和内核虚拟地址映射到同一个物理内存的操作是发生在数据接收端,而数据发送端还是需要将用户态的数据复制到内核态。到此,可能有读者会好奇,为何不直接让发送端和接收端直接映射到同一个物理空间,那样就连一次复制的操作都不需要了,0次复制操作那就与Linux标准内核的共享内存的IPC机制没有区别了,对于共享内存虽然效率高,但是对于多进程的同步问题比较复杂,而管道/消息队列等IPC需要复制2两次,效率较低。这里就不先展开讨论Linux现有的各种IPC机制跟Binder的详细对比,总之Android选择Binder的基于速度和安全性的考虑。
binder 驱动会调用 mmap() 在内核空间分配一块内存,这块内存同时映射进了内核空间和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所以数据只需要从发送方进程的用户空间 copy 到内核空间,就相当于把数据发送到了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因此整体只需要一次 copy 。
Android Binder机制大都涉及Java层、Native层、驱动层这三个方面,这个驱动不是驱动硬件,而是驱动一块内存。 应用之间进行通讯,必须要有暗号,当两个应用持有相同的暗号(AIDL时),才可以进行通讯。
现在我们可以对 Binder 做个更加全面的定义了:
从进程间通信的角度看,Binder 是一种进程间通信的机制;
从 Server 进程的角度看,Binder 指的是 Server 中的 Binder 实体对象;
从 Client 进程的角度看,Binder 指的是对 Binder 代理对象,是 Binder 实体对象的一个远程代理
从传输过程的角度看,Binder 是一个可以跨进程传输的对象;Binder 驱动会对这个跨越进程边界的对象对一点点特殊处理,自动完成代理对象和本地对象之间的转换。
Binder在Android系统中江湖地位非常之高。在Zygote孵化出system_server进程后,在system_server进程中初始化支持整个Android framework的各种各样的Service,而这些Service从大的方向来划分,分为Java层Framework和Native Framework层(C++)的Service,几乎都是基于BInder IPC机制。
Java framework: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例如 ActivityManagerService(用于控制Activity、Service、进程等) 这个服务作为Server端,间接继承Binder类,而相应的ActivityManager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 当然还有PackageManagerService、WindowManagerService等等很多系统服务都是采用C/S架构;
Native Framework层:这是C++层,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pBinder。例如MediaPlayService(用于多媒体相关)作为Server端,继承于BBinder类,而相应的MediaPlay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pBinder类。
3 Binder 通信模型
Binder框架定义了四个角色:Server,Client,ServiceManager(以后简称SMgr)以及Binder驱动。其中Server,Client,SMgr运行于用户空间,驱动运行于内核空间。这四个角色的关系和互联网类似:Server是服务器,Client是客户终端,SMgr是域名服务器(DNS),驱动是路由器。
Binder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一个Binder实体可以发送给其它进程从而建立许多跨进程的引用;另外这些引用也可以在进程之间传递,就象java里将一个引用赋给另一个引用一样。为Binder在不同进程中建立引用必须有驱动的参与,由驱动在内核创建并注册相关的数据结构后接收方才能使用该引用。而且这些引用可以是强类型,需要驱动为其维护引用计数。Binder只需一次拷贝。
binder通信是一种client-server的通信结构,
1.从表面上来看,是client通过获得一个server的代理接口,对server进行直接调用;
2.实际上,代理接口中定义的方法与server中定义的方法是一一对应的;
3.client调用某个代理接口中的方法时,代理接口的方法会将client传递的参数打包成为Parcel对象;
4.代理接口将该Parcel发送给内核中的binder driver.
5.server会读取binder driver中的请求数据,如果是发送给自己的,解包Parcel对象,处理并将结果返回;
6.整个的调用过程是一个同步过程,在server处理的时候,client会block住。
IxxxxService.Stub.asInterface(IBinder obj) :
这个函数是干啥用呢?首先当bindService之后,客户端会得到一个Binder引用,是Binder 哟,不是IxxxxService.Proxy实例,那这样的话,我们第一个想法是利用Binder引用作为参数实例化出一个IxxxxService.Proxy。Ok, 但如果服务端和客户端都是在同一个进程呢,还需要利用IPC吗?这样就不需要了,直接将IxxxxService当做普通的对象调用就成了。Google 的同志们他们利用IxxxxService.Stub.asInterface函数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了统一,也就是不管你是在同一进程还是不同进程,那么在拿到Binder引用后,调用IxxxxService.Stub.asInterface(IBinder obj) 即可得到一个IxxxxService 实例,然后你只管调用IxxxxService里的函数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