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在电力行业,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然而,传统变电站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人工巡检,这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也面临着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变电站无人值守化已成为现实,智能化解决方案正逐步重塑电力运维的新篇章。
一、智能巡检与监测:变电站的新“守护者”
在变电站无人值守化的解决方案中,智能巡检与监测技术扮演着核心角色。通过部署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变电站实现了对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的实时监测。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够实时反馈数据,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二、智能优化运行:提升效率,降低能耗
除了智能巡检与监测外,变电站无人值守化解决方案还通过智能优化运行技术,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预测设备的负荷变化,提前调整设备参数,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这种智能化的优化运行方式,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智能故障诊断与维修:快速响应,精准处理
变电站设备出现故障时,传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往往需要人工参与,效率低下且存在风险。而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则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处理。通过对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迅速定位故障点,提出维修建议,并通过远程控制协助运维人员完成维修工作。这种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式,大大提高了运维的效率和可靠性。
四、智能安全管理:全面监控,确保安全
在变电站无人值守化的过程中,智能安全管理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视频监控和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异常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运维人员进行处理。这种全面监控的方式,确保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变电所运维云平台系统结构
系统可分为四层:即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感知层:包含变电所安装的多功能仪表、温湿度监测装置、摄像头、开关量采集装置等。除摄像头外,其它设备通过RS485总线接入现场智能网关RS485端口。
传输层:包含现场智能网关和交换机等设备。智能网关主动采集现场设备层设备的数据,并可进行规约转换,数据存储,并通过交换机把数据上传至指定的服务器端口,网络故障时数据可存储在本地,待网络恢复时从中断的位置继续上传数据,保证服务器端数据不丢失。
应用层: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若变电所数量小于30个则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合一配置。服务器需要具备固定IP地址,以接收各智能网关主动传送过来的数据。
展示层: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的方式访问平台信息。
5系统功能
5.1用能月报
用能月报支持用户按总用电量、变电站名称、变电站编号等查询所管理站所的用电量,查询跨度可设置为月。
5.2站点监测
站点监测包括概况、运行状态、当日事件记录、当日逐时用电曲线、用电概况。
5.3变压器状态
变压器状态支持用户查询所有或某个站所的变压器功率、负荷率、等运行状态数据,支持按负荷率、功率等升、降序排名。
5.4运维
运维展示当前用户管理的有关变电所在地图上位置及总量信息。
5.5配电图
配电图展示被选中的变电所的配电信息,配电图显示各回路的开关状态、电流等运行状态及信息,支持电压、电流、功率等详细运行参数查询。
5.6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展示了当前实时画面(视频直播),选中某一个变配电站,即可查看该变配电站内视频信息。
5.7电力运行报表
电力运行报表显示选定站所选定设备各回路指定采集间隔运行参数和电能抄表的实时值及平均值行统计。
5.8报警信息
对平台所有报警信息进行分析。
5.9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页面可以发布巡检或消缺任务,查看巡检或消缺任务的状态和完成情况,可以点击查看任务查看具体的巡检信息。
5.10用户报告
用户报告页面主要用于对选定的变配电站自动汇总一个月的运行数据,对变压器负荷、配电回路用电量、功率因数、报警事件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列出在该周期内巡检时发现的各类缺陷及处理情况。
5.11APP监测
电力运维手机支持“监控系统”、“设备档案”、“待办事项”、“巡检记录”、“缺陷记录”、“文档管理”和“用户报告”七大模块,支持一次图、需量、用电量、视频、曲线、温湿度、同比、环比、电能质量、各种事件报警查询,设备档案查询、待办事件处理、巡检记录查询、用户报告、文档管理等。
3.12APP支
6.系统硬件配置
五、结语
变电站无人值守化是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变电站的运维工作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变电站无人值守化将在电力行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