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简介

From : JAVA 后端知识点梳理 - Kafka 

 

KafaKa是什么

1:Apache Kafka 是一个开源的消息系统,由Scala写成,Apache软件基金会的一个开源消息系统项目。

2:Kafka 最初是由Linkedln 开发,并于2011年初开源。2012年10月从 Apache lncubator毕业,该项目的目标是为了处理实时数据提供一个统一、高通量、低等待的平台。

3:Kafka是一个分布式消息队列:生产者、消费者的功能。它提供了类似于 JMS 的特性,但在设计实现上完全不同,此外它并不是JMS规范的实现。

4:kafka 对消息保存时根据 Topic 进行归类,发送消息者称为 Producer 消息接收者成为 Consumer ,此外 kafka 集群由多个 kafka 实例组成,每个实例(server) 都称为 broker。

5:无论 kafka 集群,还是 producer 和 consumer 都依赖于 zookeeper 集群保存一些 meta 信息,来保证系统可用性。

 


Kafka 核心组件

  1. Producer :发送消息者
  2. kafka cluster :kafka集群(包含所有broker实例)
  3. broker:每个 kafka 实例( server )
  4. Topic :消息主题,所有消息根据Topic归类,kafka数据就保存在里面,一个broker可以创建多个Topic
  5. Partition:Topic的分区,每个topic可以有多个分区,分区的作用是做负载
  6. Replication:每一个分区都有多个副本,当主分区(Leader)故障的时候会选择一个备胎(Follower)上位,成为Leader。在kafka中默认副本的最大数量是10个,且副本的数量不能大于Broker的数量,follower和leader绝对是在不同的机器,同一机器对同一个分区也只可能存放一个副本(包括自己)。
  7. Message:每一条发送的消息主体。
  8. Consumer :消息接收者
  9. Consumer Group:我们可以将多个消费组组成一个消费者组,在kafka的设计中同一个分区的数据只能被消费者组中的某一个消费者消费。同一个消费者组的消费者可以消费同一个topic的不同分区的数据,这也是为了提高kafka的吞吐量!
  10. Zookeeper :依赖集群保存meta 消息

 

 


Kafka 发送数据过程分析

 

注意:消息写入leader后,follower是主动的去leader进行同步的!producer采用push模式将数据发布到broker,每条消息追加到分区中,顺序写入磁盘,所以保证同一分区内的数据是有序的!写入示意图如下:

分区的主要目的是:

1、 方便扩展。因为一个topic可以有多个partition,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扩展机器去轻松的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

2、 提高并发。以partition为读写单位,可以多个消费者同时消费数据,提高了消息的处理效率。

 

当我们向某个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服务端可能会对请求做一个负载,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那在kafka中,如果某个topic有多个partition,producer又怎么知道该将数据发往哪个partition呢?

kafka中有几个原则:

1、 可以在发送端指定。partition在写入的时候可以指定需要写入的partition,如果有指定,则写入对应的partition。

2、 hashpartition,如果没有指定partition,但是设置了数据的key,则会根据key的值hash出一个partition。

3、轮询或随机, 如果既没指定partition,又没有设置key,则会轮询选出一个partition。

 


ACK应答机制保证消息可靠性

在生产者向队列写入数据的时候可以设置参数来确定是否确认kafka接收到数据,这个参数可设置的值为01all

0     代表producer往集群发送数据不需要等到集群的返回,不确保消息发送成功。安全性最低但是效率最高。

1     代表producer往集群发送数据只要leader应答就可以发送下一条,只确保leader发送成功。

all   代表producer往集群发送数据需要所有的follower都完成从leader的同步才会发送下一条,确保leader发送成功和所有的副本都完成备份。安全性最高,但是效率最低。

 


保存数据

Producer将数据写入kafka后,集群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保存了!kafka将数据保存在磁盘,可能在我们的一般的认知里,写入磁盘是比较耗时的操作,不适合这种高并发的组件。Kafka初始会单独开辟一块磁盘空间,顺序写入数据(效率比随机写入高)。

Partition 结构(segment默认大小1G,保存时间七天)

前面说过了每个topic都可以分为一个或多个partition,如果你觉得topic比较抽象,那partition就是比较具体的东西了!Partition在服务器上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一个的文件夹,每个partition的文件夹下面会有多组segment文件,每组segment文件又包含.index文件、.log文件、.timeindex文件(早期版本中没有)三个文件, log文件就实际是存储message的地方,而index和timeindex文件为索引文件,用于检索消息。

如上图,这个partition有三组segment文件,每个log文件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存储的message数量是不一定相等的(每条的message大小不一致)。文件的命名是以该segment最小offset来命名的,如000.index存储offset为0~368795的消息,kafka就是利用分段+索引的方式来解决查找效率的问题。

Message结构

上面说到log文件就实际是存储message的地方,我们在producer往kafka写入的也是一条一条的message,那存储在log中的message是什么样子的呢?消息主要包含消息体、消息大小、offset、压缩类型……等等!我们重点需要知道的是下面三个:

1、 offset:offset是一个占8byte的有序id号,它可以唯一确定每条消息在parition内的位置!

2、 消息大小:消息大小占用4byte,用于描述消息的大小。

3、 消息体:消息体存放的是实际的消息数据(被压缩过),占用的空间根据具体的消息而不一样。

 

存储策略

无论消息是否被消费,kafka都会保存所有的消息。那对于旧数据有什么删除策略呢?

1、 基于时间,默认配置是168小时(7天)。

2、 基于大小,默认配置是1073741824。

需要注意的是,kafka读取特定消息的时间复杂度是O(1),所以这里删除过期的文件并不会提高kafka的性能!

 


消费数据

消息存储在log文件后,消费者就可以进行消费了。在讲消息队列通信的两种模式的时候讲到过点对点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Kafka采用的是点对点的模式,消费者主动的去kafka集群拉取消息,与producer相同的是,消费者在拉取消息的时候也是找leader去拉取。

多个消费者可以组成一个消费者组(consumer group),每个消费者组都有一个组id!同一个消费组者的消费者可以消费同一topic下不同分区的数据,但是不会组内多个消费者消费同一分区的数据!!!是不是有点绕。我们看下图:

图示是消费者组内的消费者小于partition数量的情况,所以会出现某个消费者消费多个partition数据的情况,消费的速度也就不及只处理一个partition的消费者的处理速度!如果是消费者组的消费者多于partition的数量,那会不会出现多个消费者消费同一个partition的数据呢?上面已经提到过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多出来的消费者不消费任何partition的数据。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建议消费者组的consumer的数量与partition的数量一致

在保存数据的小节里面,我们聊到了partition划分为多组segment,每个segment又包含.log、.index、.timeindex文件,存放的每条message包含offset、消息大小、消息体……我们多次提到segment和offset,查找消息的时候是怎么利用segment+offset配合查找的呢?假如现在需要查找一个offset为368801的message是什么样的过程呢?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图:

1、 先找到offset的368801message所在的segment文件(利用二分法查找),这里找到的就是在第二个segment文件。

2、 打开找到的segment中的.index文件(也就是368796.index文件,该文件起始偏移量为368796+1,我们要查找的offset为368801的message在该index内的偏移量为368796+5=368801,所以这里要查找的相对offset为5)。由于该文件采用的是稀疏索引的方式存储着相对offset及对应message物理偏移量的关系,所以直接找相对offset为5的索引找不到,这里同样利用二分法查找相对offset小于或者等于指定的相对offset的索引条目中最大的那个相对offset,所以找到的是相对offset为4的这个索引。

3、 根据找到的相对offset为4的索引确定message存储的物理偏移位置为256。打开数据文件,从位置为256的那个地方开始顺序扫描直到找到offset为368801的那条Message。

这套机制是建立在offset为有序的基础上,利用segment+有序offset+稀疏索引+二分查找+顺序查找等多种手段来高效的查找数据!至此,消费者就能拿到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了。那每个消费者又是怎么记录自己消费的位置呢?在早期的版本中,消费者将消费到的offset维护zookeeper中,consumer每间隔一段时间上报一次,这里容易导致重复消费,且性能不好!在新的版本中消费者消费到的offset已经直接维护在kafk集群的__consumer_offsets这个topic中!

 

原文链接:再过半小时,你就能明白kafka的工作原理了 - sullivan06 - 博客园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