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激活函数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3FE3gvNPkkU9sL1Cqx0xw
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自己的注释,给自己看的,原文如果还在,去看原文呦

神经网络激励函数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单层的感知机, 也是我们最常用的神经网络组成单元啦. 用它可以划出一条线, 把平面分割开,那么很容易地我们就会想用多个感知机来进行组合, 获得更强的分类能力, 这是没问题的。

可以发现, 这样一个神经网络组合起来,输出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还是一个线性方程, 说好的非线性分类呢

祭出主菜. 题主问的激励函数作用是什么, 就在这里了!!
我们在每一层叠加完了以后, 加一个激活函数, 这样输出的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非线性函数!

于是就很容易拓展到多层的情况啦, 更刚刚一样的结构, 加上non-linear activation function之后, 输出就变成了一个复杂的, 复杂的, 超级复杂的函数…额别问我他会长成什么样, 没人知道的,我们只能说, 有了这样的非线性激活函数以后, 神经网络的表达能力更加强大了(比起纯线性组合, 那是必须得啊!)

在做regression的时候, 不仅尝试了tanh, sigmoid这些常用的, 还试了一把近两年在dl中超级火的ReLU. 结果发现ReLU做出来的准确度简直是不忍直视啊…于是在报告里吹了一大通可能这个function不work的原因…其实自己知道那就是扯淡好么, 如果实验结果好了, 肯定又能找到一堆其它理由去support它了.

**

所以这也是NN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大问题, 别看这两年DL风生水起, 依然是个没办法好好解释的东西, 谁也不敢保证这东西放到某个应用上就一定能成, 最后调出来的就发paper, 调不出来就换参数, 甚至换一个模型继续试呗…

**
当然我也不是经验很丰富啦, 对调参这门手艺还是继续保持敬仰的~~~ 只是最近看到好多摩拳擦掌准备投身DL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同学, 有感而发…花点时间搞搞清楚原理可能就不会觉得这个东西那么靠谱了, 更多的像是magic, 还不如其它的模型用着心理踏实…入行需谨慎啊

非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34626/answer/21036590

翻译为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会更好。
激活函数是用来加入非线性因素的,因为线性模型的表达能力不够。
以下,同种颜色为同类数据。
某些数据是线性可分的,意思是,可以用一条直线将数据分开。比如下图:

这时候你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器学习的方法,比如感知机算法(perceptron learning algorithm) 找到一个合适的线性方程。

但是有些数据不是线性可分的。比如如下数据:

第二组数据你就没有办法画出一条直线来将数据区分开。
这时候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做线性变换(linear transformation),比如讲x,y变成x2,y2,这样可以画出圆形。如图所示:

如果将坐标轴从x,y变为以x2,y2为标准,你会发现数据经过变换后是线性可分的了。大致示意图如下:

另外一种方法是引入非线性函数。我们来看异或问题(xor problem)。以下是xor真值表

这个真值表不是线性可分的,所以不能使用线性模型,如图所示

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神经网络,通过激活函数来使得这组数据线性可分。
激活函数我们选择阀值函数(threshold function),也就是大于某个值输出1(被激活了),小于等于则输出0(没有激活)。这个函数是非线性函数。

神经网络示意图如下:

其中直线上的数字为权重。圆圈中的数字为阀值。第二层,如果输入大于1.5则输出1,否则0;第三层,如果输入大于0.5,则输出1,否则0.

我们来一步步算。

第一层到第二层(阀值1.5)

第二层到第三层(阀值0.5)

可以看到第三层输出就是我们所要的xor的答案。

经过变换后的数据是线性可分的(n维,比如本例中可以用平面),如图所示:

总而言之,激活函数可以引入非线性因素,解决线性模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论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34626/answer/465380541

神经网络的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是一群空间魔法师,扭曲翻转特征空间,在其中寻找线性的边界。

图片来源:漫威

如果没有激励函数,那么神经网络的权重、偏置全是线性的仿射变换(affine transformation):

这样的神经网络,甚至连下面这样的简单分类问题都解决不了:

在这个二维特征空间上,蓝线表示负面情形(y=0),绿线表示正面情形(y=1)

在这个二维特征空间上,蓝线表示负面情形(y=0),绿线表示正面情形(y=1)
没有激励函数的加持,神经网络最多能做到这个程度:

线性边界——看起来不怎么好,是吧?

这时候,激励函数出手了,扭曲翻转一下空间:

线性边界出现了!再还原回去,不就得到了原特征空间中的边界?
当然,不同的激励函数,因为所属流派不同,所以施展的魔法也各不相同。

上为变换后的特征空间的线性边界;
下为原特征空间的非线性边界

上图中,出场的三位空间魔法师,分别为sigmoid、tanh、relu

sigmoid

sigmoid是一位老奶奶,是激励函数中最有资历的。

图片来源:Katya Art

虽然比较老迈、古板,已经不像当年那么受欢迎了,但在分类任务的输出层中,人们还是信赖sigmoid的丰富经验。

sigmoid及其梯度(红色曲线为梯度)

我们可以看到,sigmoid将输入挤压进0到1区间(这和概率的取值范围一致),这正是分类任务中sigmoid很受欢迎的原因。

tanh

tanh也是一位资深的空间魔法师:

图片来源:Katya Art

等等,这不就是sigmoid?背过身去以为我们就不认识了吗?
没错,tanh就是乔装打扮的sigmoid:

tanh及其梯度(红色曲线为梯度)

如上图所示,tanh的形状和sigmoid类似,只不过tanh将“挤压”输入至区间(-1, 1)。因此,中心为零,(某种程度上)激活值已经是下一层的正态分布输入了。

至于梯度,它有一个大得多的峰值1.0(同样位于z = 0处),但它下降得更快,当|z|的值到达3时就已经接近零了。这是所谓梯度消失(vanishing gradients)问题背后的原因,会导致网络的训练进展变慢。

ReLU

ReLU是一个守门人,凡是麻瓜(0)一律拒之门外(关闭神经元)。

图片来源:Konami

它是今时今日寻常使用的激励函数。ReLU处理了它的sigmoid、tanh中常见的梯度消失问题,同时也是计算梯度最快的激励函数。

ReLU及其梯度(红色折线为梯度)

如上图所示,ReLU是一头完全不同的野兽:它并不“挤压”值至某一区间——它只是保留正值,并将所有负值转化为零。

使用ReLU的积极方面是它的梯度要么是1(正值),要么是0(负值)——再也没有梯度消失了!这一模式使网络更快收敛。

另一方面,这一表现导致所谓的“死亡神经元”问题,也就是输入持续为负的神经元激活值总是为零。

本回答基于Daniel Godoy授权论智翻译的《可视化超参数作用机制:一、动画化激活函数》改编。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金子的夏天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