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情未老 —— 九山顶重游记(四)

第四篇     庵庙之情

寺庙是精神的阳穴,是生命的禅床。曾几何时,一个叫杨穆的杨家将的传人避难途径与此。也被九山顶这里的山青水秀的风光所深深吸引和折服,于是选择在这里结庐而居、修行出家。从此,九山顶的漫漫山道,有了几分化外之气,数以万计的信徒不畏长途跋涉之苦,虔诚地把这里当作他们精神的皈依点。

佛家有的是清纯和空灵、佛家讲的是淡泊与静定。我常常百思不解,佛教的魔力,竟然能够把偌大的一个世界生僻的角落,变成许多人心中的故乡。在佛家大师退色的青袍里,究竟是藏着什么法宝呢?

在杨穆庵扎营的第三天,一位居士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曾有一位老和尚在此归隐山林,一间茅草棚,遮蔽风雨,每天以吃大饼和咸菜为生,渴了就喝山溪水,身体却是好的不得了。政府派人上山来请他,他就躲了起来。山下的众居士有时请他去做“打期场”(就是讲经布道,一次大致为一周时间),他却总会欣然应允。孟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佛家大师的浮云之心,让我们真是景仰不已。

杨穆庵众居士那种和睦的兄弟姐妹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众居士每年都会一批批的自发从家乡不约而同来到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到这里取经学习、交流心得。庵内几排简单的平房,就是居士们寄居之所。佛家说,要舍小家顾大家。众居士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大家。男的劈材生火种菜,女的做饭洗衣服,相敬如宾,和睦安乐,好一幅男耕女织、怡然自乐、归田园居的生活图景!杨穆庵从一间茅草棚,变成如今内外大殿层次分明、颇见规模的庙宇,都是众居士捐钱出力而为之的结果。

   有人说,一所庙宇如果没有晨钟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没有流盼的眼神。在九山顶的第三天清晨,我们有机会亲耳聆听了真正的庙宇晨钟,那声音极美,与自然相隔,夺人心魄。时值清晨,庵中除了上早课的众居士和熟睡中的我们,再无他人。只远远听见,居士们在庵堂内的唱咏声,余音绕梁,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