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初识

1.GNOME是Linux操作系统上最常用的图形桌面环境之一
2.常用命令:注意区分大小写

   date:显示日期与时间
   echo $LANG:显示目前所支持的语言
   LANG=zh_CN.UTF-8:修改语言成为zh_CN.UTF-8
   cal:显示日历 #用法为cal [[month]  year]
   bc:最简单好用的计算器 #默认输出为整数
   
scale=number:指定小数点的位数,使用’quit‘退出bc软件环境
[root@foundation66 ~]# date
Thu Jan 25 09:39:15 CST 2018
[root@foundation66 ~]# echo $LANG
en_US.UTF-8
[root@foundation66 ~]# LANG=zh_CN.UTF-8
[root@foundation66 ~]# echo $LANG
zh_CN.UTF-8
[root@foundation66 ~]# cal
      一月 2018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oot@foundation66 ~]# cal 12 2017
     十二月 2017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oot@foundation66 ~]# cal 13 2017
cal: illegal month value: use 1-12
[root@foundation66 ~]# bc
bc 1.06.95
Copyright 1991-1994, 1997, 1998, 2000, 2004, 2006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This is free software with ABSOLUTELY NO WARRANTY.
For details type `warranty'. 
1/3
0
scale=3
1/3
.333
quit
[root@foundation66 ~]# 

3.date的一些参数

   [kiosk@foundation66 ~]$ date +%Y/%m/%d
   2018/01/24
   [kiosk@foundation66 ~]$ date +%H:%M
   16:36
   [kiosk@foundation66 ~]$ man date       
   #man 查看命令的在线帮助
   DATE(1--释义如下:)     
   NAME 命令的全名
   SYNOPSIS     命令的基本语法
          date [OPTION]... [+FORMAT]
          date [-u|--utc|--universal] [MMDDhhmm[[CC]YY][.ss]]
   DESCRIPTION  与命令有关的环境参数
   /word       #主动查找关键字
   ‘q’:退出帮助
   1:用户在shell中可操作的命令或可执行的文件
   5:配置文件或者是某些格式的文件
   8:系统管理员可用的命令
   

4.常用热键[tab]|[Ctrl+c]|[Ctrl+d]

   Tab+[tab]:补齐文件路径|补全命令
   Ctrl+C:中断目前程序
   Ctrl+D:退出(exit)或者键盘输入结束
   
   

   
5.数据同步写入磁盘:sync
   

   sync命令用于强制被改变的内容立刻写入磁盘,更新超块信息
   
   在Linux/Unix系统中,在文件或数据处理过程中一般先放到内存缓冲区中,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写入磁盘,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sync命令则可用来强制将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立即写入磁盘中。用户通常不需执行sync命令,系统会自动执行update或bdflush操作,将缓冲区的数据写 入磁盘。只有在update或bdflush无法执行或用户需要非正常关机时,才需手动执行sync命令

6.buffer与cache
   

    buffer:为了解决写磁盘的效率
    cache:为了解决读磁盘的效率
   
    linux系统为了提高读写磁盘的效率,会先将数据放在一块buffer中。在写磁盘时并不是立即将数据写到磁盘中,而是先写入这块buffer中了。此时如果重启系统,就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sync命令用来flush文件系统buffer,这样数据才会真正的写到磁盘中,并且buffer才能够释放出来,flush就是用来清空buffer。sync命令会强制将数据写入磁盘中,并释放该数据对应的buffer,所以常常会在写磁盘后输入sync命令来将数据真正的写入磁盘。
   如果不去手动的输入sync命令来真正的去写磁盘,linux系统也会周期性的去sync数据
   

7.惯用关机命令:Shutdown

   -k:不是真的关机,只是发送警告消息出去
   -h:将系统的服务停掉之后,立刻关机
   -r:将系统的服务停掉之后,就重启
   
   /sbin/shutdown -h 10 “I will shutdown after 10 mins!”
   告诉大家,这台机器会在10分钟之后关机
   
   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now相当于时间为0的状态
   shutdown -h 22:10     #系统将在今天的22:10关机,若在22:10之后执行则隔天关机
   shutdown -h +10       #系统再过10分钟后自动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
   shutdown -r +30 “The system will reboot!!”   
    #再过30分钟后系统将会重启,并显示后面的信息给用户
   shutdown -k now “The system will reboot”
                      #仅发出警告信件的参数,但是不会重启
   

8.切换执行等级:init

   
   0:关机
   3:纯命令行模式
   5:含有图形的界面模式
   6:重启

9.忘记root密码的处理办法

   重启系统
   在系统读秒的时候按任意键
   e--进入grub
   将光标移动到kernel那一行
   e--进入编辑模式,在最后输入single
   passwd修改密码,输入两次修改成功!!
   reboot

   
   
10.Linux的启动过程

(1)启动第一步--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信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计算机必须在最开始就找到它。这是因为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PnP特性等等。在此之后,计算机心里就有谱了,知道应该去读取哪个硬件设备了。

(2)启动第二步--读取MBR
众所周知,硬盘上第0磁道第一个扇区被称为MBR,也就是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它的大小是512字节,别看地方不大,可里面却存放了预启动信息、分区表信息。
系统找到BIOS所指定的硬盘的MBR后,就会将其复制到0×7c00地址所在的物理内存中。其实被复制到物理内存的内容就是Boot Loader,而具体到你的电脑,那就是lilo或者grub了。

(3)启动第三步--Boot Loader
Boot Loader 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一切准备。
Boot Loader有若干种,其中Grub、Lilo和spfdisk是常见的Loader。
我们以Grub为例来讲解吧,毕竟用lilo和spfdisk的人并不多。
系统读取内存中的grub配置信息(一般为menu.lst或grub.lst),并依照此配置信息来启动不同的操作系统。

(4)启动第四步--加载内核
根据grub设定的内核映像所在路径,系统读取内存映像,并进行解压缩操作。此时,屏幕一般会输出“Uncompressing Linux”的提示。当解压缩内核完成后,屏幕输出“OK, booting the kernel”。
系统将解压后的内核放置在内存之中,并调用start_kernel()函数来启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并初始化各种设备,完成Linux核心环境的建立。至此,Linux内核已经建立起来了,基于Linux的程序应该可以正常运行了。

(5)启动第五步--用户层init依据inittab文件来设定运行等级
内核被加载后,第一个运行的程序便是/sbin/init,该文件会读取/etc/inittab文件,并依据此文件来进行初始化工作。
其实/etc/inittab文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设定Linux的运行等级,其设定形式是“:id:5:initdefault:”,这就表明Linux需要运行在等级5上。Linux的运行等级设定如下:
0:关机
1:单用户模式
2:无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3:有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4:保留,未使用
5:有网络支持有X-Window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6:重新引导系统,即重启
关于/etc/inittab文件的学问,其实还有很多

(6)启动第六步--init进程执行rc.sysinit
在设定了运行等级后,Linux系统执行的第一个用户层文件就是/etc/rc.d/rc.sysinit脚本程序,它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设定PATH、设定网络配置(/etc/sysconfig/network)、启动swap分区、设定/proc等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etc/rc.d中查看一下rc.sysinit文件,里面的脚本够你看几天的

(7)启动第七步--启动内核模块
具体是依据/etc/modules.conf文件或/etc/modules.d目录下的文件来装载内核模块。

(8)启动第八步--执行不同运行级别的脚本程序
根据运行级别的不同,系统会运行rc0.d到rc6.d中的相应的脚本程序,来完成相应的初始化工作和启动相应的服务。

(9)启动第九步--执行/etc/rc.d/rc.local
你如果打开了此文件,里面有一句话,读过之后,你就会对此命令的作用一目了然: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rc.local就是在一切初始化工作后,Linux留给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地方。你可以把你想设置和启动的东西放到这里。

(10)启动第十步--执行/bin/login程序,进入登录状态
此时,系统已经进入到了等待用户输入username和password的时候了,你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帐号登入系统了。:)
===
漫长的启动过程结束了,一切都清静了…
其实在这背后,还有着更加复杂的底层函数调用,等待着你去研究…本文就算抛砖引玉了:)
本文参考了如下文章,精炼荟萃而成: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835918-1-1.html
http://hi.baidu.com/fembed/blog/item/b9f0881f51145866f624e4be.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9485.htm

11.一个超级赞的文档哦,点进去一定不会后悔哦!!

   http://man.linuxde.ne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