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操作mysql更新多条数据

项目场景:

将数据库第二列k456+213形式改为整数存储
记录一下下,便于查找


问题描述

1.K有大写有小写
2.mysql无法批量更新


---



---

# 解决方案:

```判断大小写
加入主键更新

在这里插入代码片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127.0.0.1”, user=“root”, password=“639801”, database=“user1”, port=3306, autocommit=True)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maintenance1”)
data = cursor.fetchall()
row = cursor.rowcount # 取得记录个数,用于设置表格的行数
vol = len(data[0]) # 取得字段数,用于设置表格的列数
tart_num=[0.0]*row
end_num=[0.0]*row
data1=[]
for i in range(row):
if datai != None and “+” in datai:# 这一列不一定是k12+5的形式,所以要判断一下
start_str=str(datai)
if “k” in start_str:
start_int1 = start_str[start_str.index(“k”) + 1:start_str.index("+")]
if “K” in start_str:
start_int1 = start_str[start_str.index(“K”) + 1:start_str.index("+")]
start_int2 = start_str[start_str.index("+") + 1:]
start_num1 = float(start_int1)*1000+float(start_int2)
else:
start_num1 = datai
start_num[i] = start_num1
data1.append((start_num[i], data[i][75]))# 第75列是主键
sql=“UPDATE maintenance1 SET start_number=(%s) WHERE id=(%s)”

cursor.executemany(sql, data1)
cursor.close()
conn.commit()
conn.close()


欢迎使用Markdown编辑器

你好! 这是你第一次使用 Markdown编辑器 所展示的欢迎页。如果你想学习如何使用Markdown编辑器, 可以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Markdown的基本语法知识。

新的改变

我们对Markdown编辑器进行了一些功能拓展与语法支持,除了标准的Markdown编辑器功能,我们增加了如下几点新功能,帮助你用它写博客:

  1. 全新的界面设计 ,将会带来全新的写作体验;
  2. 在创作中心设置你喜爱的代码高亮样式,Markdown 将代码片显示选择的高亮样式 进行展示;
  3. 增加了 图片拖拽 功能,你可以将本地的图片直接拖拽到编辑区域直接展示;
  4. 全新的 KaTeX数学公式 语法;
  5. 增加了支持甘特图的mermaid语法1 功能;
  6. 增加了 多屏幕编辑 Markdown文章功能;
  7. 增加了 焦点写作模式、预览模式、简洁写作模式、左右区域同步滚轮设置 等功能,功能按钮位于编辑区域与预览区域中间;
  8. 增加了 检查列表 功能。

功能快捷键

撤销:Ctrl/Command + Z
重做:Ctrl/Command + Y
加粗:Ctrl/Command + B
斜体:Ctrl/Command + I
标题:Ctrl/Command + Shift + H
无序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U
有序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O
检查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C
插入代码:Ctrl/Command + Shift + K
插入链接:Ctrl/Command + Shift + L
插入图片:Ctrl/Command + Shift + G
查找:Ctrl/Command + F
替换:Ctrl/Command + G

合理的创建标题,有助于目录的生成

直接输入1次#,并按下space后,将生成1级标题。
输入2次#,并按下space后,将生成2级标题。
以此类推,我们支持6级标题。有助于使用TOC语法后生成一个完美的目录。

如何改变文本的样式

强调文本 强调文本

加粗文本 加粗文本

标记文本

删除文本

引用文本

H2O is是液体。

210 运算结果是 1024.

插入链接与图片

链接: link.

图片: Alt

带尺寸的图片: Alt

居中的图片: Alt

居中并且带尺寸的图片: Alt

当然,我们为了让用户更加便捷,我们增加了图片拖拽功能。

如何插入一段漂亮的代码片

博客设置页面,选择一款你喜欢的代码片高亮样式,下面展示同样高亮的 代码片.

// An highlighted block
var foo = 'bar';

生成一个适合你的列表

  • 项目
    • 项目
      • 项目
  1. 项目1
  2. 项目2
  3. 项目3
  • 计划任务
  • 完成任务

创建一个表格

一个简单的表格是这么创建的:

项目 Value
电脑 $1600
手机 $12
导管 $1

设定内容居中、居左、居右

使用:---------:居中
使用:----------居左
使用----------:居右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一列文本居中 第二列文本居右 第三列文本居左

SmartyPants

SmartyPants将ASCII标点字符转换为“智能”印刷标点HTML实体。例如:

TYPE ASCII HTML
Single backticks 'Isn't this fun?' ‘Isn’t this fun?’
Quotes "Isn't this fun?" “Isn’t this fun?”
Dashes -- is en-dash, --- is em-dash – is en-dash, — is em-dash

创建一个自定义列表

Markdown
Text-to- HTML conversion tool
Authors
John
Luke

如何创建一个注脚

一个具有注脚的文本。2

注释也是必不可少的

Markdown将文本转换为 HTML

KaTeX数学公式

您可以使用渲染LaTeX数学表达式 KaTeX:

Gamma公式展示 Γ ( n ) = ( n − 1 ) ! ∀ n ∈ N \Gamma(n) = (n-1)!\quad\forall n\in\mathbb N Γ(n)=(n1)!nN 是通过欧拉积分

Γ ( z ) = ∫ 0 ∞ t z − 1 e − t d t   . \Gamma(z) = \int_0^\infty t^{z-1}e^{-t}dt\,. Γ(z)=0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数据库的名字叫WawaDB,是用python实现的。由此可见python是灰常强大啊! 简介 记录日志的需求一般是这样的: 只追加,不修改,写入按时间顺序写入; 大量写,少量读,查询一般查询一个时间段的数据; MongoDB的固定集合很好的满足了这个需求,但是MongoDB占内存比较大,有点儿火穿蚊子,小题大做的感觉。 WawaDB的思路是每写入1000条日志,在一个索引文件里记录下当前的时间和日志文件的偏移量。 然后按时间询日志时,先把索引加载到内存中,用二分法查出时间点的偏移量,再打开日志文件seek到指定位置,这样就能很快定位用户需要的数据并读取,而不需要遍历整个日志文件。 性能 Core 2 P8400,2.26GHZ,2G内存,32 bit win7 写入测试: 模拟1分钟写入10000条数据,共写入5个小时的数据, 插入300万条数据,每条数据54个字符,用时2分51秒 读取测试:读取指定时间段内包含某个子串的日志 数据范围 遍历数据量 结果数 用时(秒) 5小时 300万 604 6.6 2小时 120万 225 2.7 1小时 60万 96 1.3 30分钟 30万 44 0.6 索引 只对日志记录的时间做索引, 简介里大概说了下索引的实现,二分查找肯定没B Tree效率高,但一般情况下也差不了一个数量级,而且实现特别简单。 因为是稀疏索引,并不是每条日志都有索引记录它的偏移量,所以读取数据时要往前多读一些数据,防止漏读,等读到真正所需的数据时再真正给用户返回数据。 如下图,比如用户要读取25到43的日志,用二分法找25,找到的是30所在的点, 索 引:0 10 20 30 40 50 日志:|.........|.........|.........|.........|.........|>>>a = [0, 10, 20, 30, 40, 50]>>>bisect.bisect_left(a, 35)>>>3>>>a[3]>>>30>>>bisect.bisect_left(a, 43)>>>5>>>a[5]>>>50 所以我们要往前倒一些,从20(30的前一个刻度)开始读取日志,21,22,23,24读取后因为比25小,所以扔掉, 读到25,26,27,...后返回给用户 读取到40(50的前一个刻度)后就要判断当前数据是否大于43了,如果大于43(返回全开区间的数据),就要停止读了。 整体下来我们只操作了大文件的很少一部分就得到了用户想要的数据。 缓冲区 为了减少写入日志时大量的磁盘写,索引在append日志时,把buffer设置成了10k,系统默认应该是4k。 同理,为了提高读取日志的效率,读取的buffer也设置了10k,也需要根据你日志的大小做适当调整。 索引的读写设置成了行buffer,每满一行都要flush到磁盘上,防止读到不完整的索引行(其实实践证明,设置了行buffer,还是能读到半拉的行)。 查询 啥?要支持SQL,别闹了,100行代码怎么支持SQL呀。 现在查询是直接传入一个lambada表达式,系统遍历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数据行时,满足用户的lambada条件才会返回给用户。 当然这样会多读取很多用户不需要的数据,而且每行都要进行lambda表达式的运算,不过没办法,简单就是美呀。 以前我是把一个需要查询的条件和日志时间,日志文件偏移量都记录在索引里,这样从索引里查找出符合条件的偏移量,然后每条数据都如日志文件里seek一次,read一次。这样好处只有一个,就是读取的数据量少了,但缺点有两个: 索引文件特别大,不方便加载到内存中 每次读取都要先seek,貌似缓冲区用不上,特别慢,比连续读一个段的数据,并用lambda过滤慢四五倍 写入 前面说过了,只append,不修改数据,而且每行日志最前面是时间戳。 多线程 查询数据,可以多线程同时查询,每次查询都会打开一个新的日志文件的描述符,所以并行的多个读取不会打架。 写入的话,虽然只是append操作,但不确认多线程对文件进行append操作是否安全,所以建议用一个队列,一个专用线程进行写入。 锁 没有任何锁。 排序 默认查询出来的数据是按时间正序排列,如需其它排序,可取到内存后用python的sorted函数排序,想怎么排就怎么排。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