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
1.路由器
1.1路由的定义
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1.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路由表
2.1定义
- 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
-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
2.2形成
- 直连网段 :在路由器接口上配置IP地址,开启接口,就能自动学习到相关直连网段
- 非直连网段 :
手工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中定义目的网段/IP地址 和 转发的下一跳IP地址
2.3动态路由&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 静态路由:必须由管理员手工指定。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需要管理员手工更新配置。同时静态路由只适合简单小型的网络,当网络结构复杂、路由条目繁多的时候,静态路由将难以胜任。
- 动态路由:通过网络中运行的路由协议收集网络信息。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会自动更新路由信息,不必管理员手工去更新。
扩展动态路由的协议:
- RIP
- OSPF
- IS-IS(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 BGP(外部网关路由协议)
-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区别是目的地址用0.0.0.0表示
3.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1.路由A是pc1的默认网关,pc1想要和不同网段的pc通信,必须通过网关。所以pc1的数据包要先发给路由A的E0口,但是pc1的ARP缓存表里没有路由A的MAC地址,所以要进行ARP广播,源IP和源MAC为192.168.1.2和21-11-11,目标IP和目标MAC为192.168.1.1和ff-ff-ff,
2.E0口接收到数据包并进行拆包,发现里面的目标IP是自己的IP,这时路由A会把PC1的IP和MAC记录在他的ARP缓存表里,并且要做出回应,路由A给pc1发送一个源IP和源MAC为路由A,目标IP和MAC为pc1的数据包,pc1在收到数据包后会将路由A的IP和MAC记录在ARP缓存表里。
3.这时pc1第一次pingPC2,pc1将数据包发给路由A,路由A拆开数据包后,发现里面源IP和源MAC都是pc1的,目标IP为192.168.2.2,目标MAC为21-22-22,查找路由表后发现要将数据包从E1口发出,但是在封装过程中发现没有路由B的MAC地址,所以会进行丢包(第一次),然后进行ARP广播。
4.路由A在E1口进行广播,源IP为10.1.1.1,源MAC为21-33-33,目标IP为10.1.1.2,目标MAC为ff-ff-ff,路由B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拆包,发现里面的目标IP正是自己,便会把路由A的IP和MAC地址记录在自己的ARP缓存表里,并且回复路由A一个数据包,里面源IP和源MAC是路由B的,目标P和目标MAC是路由A的,路由A在收到路由B的数据包后,便会记录下路由B的IP和MAC地址。
5.路由A知道路由B的IP和MAC地址后,pc1第二次pingpc2,数据包经过路由A的拆包和封装过程后,数据包由路由A的E1端口进入路由B的E1端口,源IP为192.168.1.2,源MAC为21-33-33,目标IP为192.168.2.2,目标MAC为21-44-44,路由B收到数据包,拆开后发现里面的MAC地址正是自己,开始在路由表里寻找192.168.2.2,确定是从E0口发出,但是路由B在封装过程中不知道pc2的MAC地址,所以会进行丢包(第二次)。与此同时路由B在E0端口进行ARP广播,源IP为192.168.2.1,源MAC为21-55-55,目标IP为192.168.2.2,目标MAC为ff-ff-ff,pc2收到数据包拆开后,发现里面的目标IP正是自己,便会记录下路由B的IP和MAC地址,同时会回复数据包给路由B,源IP和MAC为pc2的,目标IP和MAC为路由B的,路由B收到数据包后便会记录pc2的IP和MAC到ARP缓存表里。
6.这时pc1第三次pingpc2,数据包从E0端口到路由A ,路由A进行拆包和封装,将源MAC由21-11-11改为21-33-33,目标MAC由21-22-22改为21-44-44,其源IP和目标 IP不变,数据包从路由A的E1端口到达路由B的E1端口,路由B进行数据包的拆包与封装,将源MAC由21-33-33改为21-55-55,目标MAC由21-44-44改为21-66-66,其源IP和目标IP不变,这时数据包通过E0端口就到达了PC2,PC2将数据包进行拆包,再给PC1返回一个数据包这样两台PC机就ping通了!
总结一下: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IP地址一直不变,但是MAC地址一直在变!!!!!
3.1路由和交换的区别
3.11路由(工作在网络层)
- 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
- 路由选择
- 路由转发
3.12交换(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
- 硬件转发